尊貴雪歌仁波切

這次仁波切講的主題有二﹕
一是仁波切當天去澎湖,幫忙一戶可憐的人家修法,大家針對這事相向仁波切請益。其中有討論到﹕
.當我們看到世間慘劇時,用什麼心態去面對?用業去解釋它---那是對方的業,我也幫不上忙,等我成佛了,才有能力幫忙?
.「為人著想」可以是讓自己心量變大的方法,也可以是膨脹自己的藉口,方寸之間的掌握, 只有自己真誠的面對自己,才看得到「我愛執」的把戲。


二是仁波切講廣論、略論中都有提到的「依止善知識勝利」。依止善知識的殊勝有﹕近諸佛位,諸佛歡喜,不缺離善知識,不墮惡道,惡業煩惱不能勝,不違越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益。
仁波切詳細解釋為什麼依止善知識有這些好處,這些好處之間的關聯為何。而我們不可看到那麼多好處就貪心大起,不經觀察,一股腦地把不具德相的師長視為佛陀。

有任何問題,或是錯字,或是疑惑,或是心得,都歡迎您提出來,大家都來討論,讓這塊園地屬於大家的。


今天有居士?我去澎湖,去看一?人家。這家人的老大一出生就不會走路,也不會講話,也沒有辦法站起來,嘴?發出啊啊的聲音,口水一直流出來,十七歲了,一直是這樣子過日子。那誰照顧他呢?他十六歲的弟弟。老二不只照顧哥哥,還照顧媽媽以及下面的一個弟弟。老二好像很愛照顧這個家,是一個很有愛心很用心的人,看著他照顧家?的情形,我們都感動得想哭。他們住的是別人給他們住的,自己也沒有房子。剛剛講的那個哥哥,他的房間是木頭地板通舖,他在房間裡就像動物一樣成天打轉,有時候很痛苦就用頭去撞牆壁,牆上還留有血漬的痕跡。
居士請我到那裡,是想讓那個媽媽心會不會放開一點,因為那樣的家庭很辛苦,媽媽很憂鬱,不過他們的物質生活倒還好,冰箱和瓦斯、洗衣機、電視等等都有人送。那個老二長相蠻莊嚴的,很有愛心。我今天一整天坐在那邊,就一直看著老二,那老大的排洩物都是老二處理的,他就像一個很有愛心的媽媽,一天好要處理好幾次他哥哥的排洩物,褲子和下身也都要洗。老大每天就是這樣過日子,十七歲看起來好像八、九歲的樣子,可能是因為他的煩惱比較少吧。居士也希望看我有沒有辦法以誦經的方式,將非人的問題處理掉,但他們家不是這個問題,應該說是因為業力吧,所以很難處理。

問:仁波切今天去有修法嗎?
仁:有,因為居士要求替這個家修法。但是並沒有辦法與那個老大溝通,而媽媽是有一點憂鬱症,常常拿刀子割自己的手。

問:那是非人干擾嗎?
仁:不是吧!是憂鬱症。可能是她看到老大,心裡感到難過。我就跟媽媽說她的老二是那麼好的小孩,很認真讀書,又很有愛心。那個爸爸也說老二好像一點都不會生氣,我們也都可以看得出來,覺得他好像是修菩薩行的人。這實在很難得,因為不是做一、兩次就好了,他就這樣一輩子都要做。家裡的責任都是他一個人擔,而他心裡也一點都沒有壓力,還很歡喜的在幫忙這個家。

問:我們常常會踫到像這樣世間很苦的象狀,那仁波切看到這麼慘,是以什麼樣的心情看待?除了隨喜老二,你會不會覺得幫不上忙的感覺?
仁:對呀!是感覺幫不上忙!他們雖然很窮,但是我覺得還好,因為很多印度人比他們更慘,他們要用的幾乎都有了,我不覺得他們很窮,而且那爸爸說春天的話他一天釣魚可以賺到一千塊,其他的季節比較難釣到魚,一天也有五、六百塊的收入。所以錢上面還算可以。但是媽媽有憂鬱症,她在想什麼、要表達什麼我們也猜不到,我們找不到她問題出在那裡。她很少講話,眼睛看著你的時候是斜斜的看, 笑也不是真正的笑出來,有一點點不正常。媽媽37歲,很年輕。那老二就從早上忙到晚上睡覺,每天他忙的都是一樣的事,就是照顧那個老大,自己還要讀書,整個事情都是要他處理。他們家的前面有一個棟樓很漂亮,是他叔叔的家,跟他們住的實在是差太多了,好像天跟地一樣。這我覺得有一點奇怪的。

問:我們一般在家人很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家人有一些狀況,其他家人就也會很擔心,可能就是共業吧,我想假如我是那個媽媽我可能也會有憂鬱症,可是我們是佛教徒,那我們怎麼樣用佛法的方法幫助他們去面對這樣的境界?
仁:主要是那個媽媽肚量不夠,沒有辦法面對那個問題。那對我們來說,已經了解到了一點經典的內涵,了解了以後,心量一定會變大,所以踫到什麼問題都會忍耐得住。所以差別應該是在她心量不夠,心量不夠就一定會得憂鬱症!沒有辦法從問題裡面走出來。因為她心量不夠,我們如何解釋她都聽不進去。

問:心量要廣的話是從哪裡下手?是業果嗎?我們去接受業果嗎?然後我們就願意說這是我們這一生要受到的果報?所以我應該要接受嗎?
仁:對佛教徒來說就是業果的解釋,那對一般人來說,則是特別能夠替別人著想。替別人想的人,心量一定會很大,倒不必用來世或前世或因果來解釋。

問:那老二就是這樣子的人嗎?
仁:對!老二就是這樣子的人,他就是一直會想對方需要什麼,就一直在這上面幫忙。替別人想,以佛教來說就是慈悲心的部份。以慈悲心給人很大的幫助,心就會廣。那來世、前世、因果業報來說,它算是小乘的修行,但對心量也有幫助。所以以這兩者的心量來說,慈悲心的心量會比較強比較廣。如果以因果業報、來世、前世想的話,有可能會有一點點憂鬱症哦!

問:像那個老二能在那種環境裡不去感受周圍的苦,而且又能做得那麼自在,您覺得他是凡人嗎?那他與他們是什麼共業?共業裡頭他又有別業嗎?
仁:他在這樣的一個家裡出現,我們可以解釋是業呀!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他一定是修得很好,或是他到了修菩薩行的程度,那也不一定啊!但他就是往慈悲心的方面­­­--替別人著想,在這方面他可以說是修行蠻好的。他很會替別人想,這其實很重要。我有時想,像基督教他們並不解釋什麼因果業報,但是在替別人想這方面,他們做得卻是蠻好的。

問:可是我都替別人想,那誰替我想呢?然後就會覺得很委曲!當一個家裡有很多責任要你擔的時候,我們會想,這樣我的前途怎麼辦?不像那個弟弟(老二)。
仁:不曉得,可能替別人想的時候,別人的事情變成是自己的事情。變成是自己的事情的時候。這時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已經有了我們自己執著的心,由執著心替別人想的時候,其實心是這樣想﹕別人的事情我做到的話,我會很有名,我的善業會增加,我會怎樣怎樣…。是這樣子的話,就變成已經由執著心去做,那個替別人想的部份,反而是我愛執。這樣就不是真正的在為別人著想,就變成為自己在做事情。比如說我為我的團體做事,當我的團體有一點點做不到我的理想,自己就傷心,這就是執著心了,可是我們也可以解釋說他為了別人做很多事。對他來說,別人的部份是自己的部份,是別人好像變成自己,但那不是菩提心的想法,他仍是以執著心在做事,可是他的外在行為好像是為了別人,內心卻是執著心,還有一種是,他替別人著想的時候,是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角度去想,那就會很廣。這種的執著心很強的話,那他的外在行為好像是為了別人,內心卻是執著心,所以替別人著想可以分兩種情形吧!

問:我常常有這樣的感受﹕例如看到那個弟弟這樣做,就覺得他做得非常好,然後覺得自己很不如。有時候看到世間苦那麼多,然後自己卻是在修行,覺得很自私。我會覺得說,我應該去做那種像基督徒做的事,至少可以直接的幫助到人。很多人看佛教的部份,也是有這樣的看法,認為佛教應多做社會福利的事。我自己身為佛教徒,也有那種罪惡感。
仁:對!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這樣子!但我們心裡也要有次第,就是要先把自己做
好,然後再去幫別人的忙,這是一個次第。

問:問題是先自己做好,是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去幫助別人?
仁:佛法有二乘(大乘與小乘),佛法二乘是,不要傷別人是第一步,然後第二步就是幫助別人,小乘跟大乘的意思就是這個樣子。不要傷別人,就是自己做的時候不要傷別人,而自己要是做得好,也就不會傷別人,所以它仍有幫助別人的方向。傷別人的時候,當然自己也傷到了,所以自己要做好,就是不可以傷別人。而自己做得好就是自己的身語意,那些都不可以錯,錯的話就會傷到別人,所以正確不正確的差別,就是我們去看有沒有傷到別人。

問:只要不去傷害到別人就算幫助到別人?
仁:對!有的是他先前沒有傷到,但是,他慢慢慢慢的傷到別人,而他做出來的一些錯,影響到它的結果,結果的結果,就變成傷到別人,這樣也是不可以的。所以替別人想的這件事,是很需要的,我們大家都需要的。不管是下輩子、或者我們這個世界、這一輩子、這個環境,就我們住的這個地方,替別人想的人愈多,我們就會愈好。像他們那個家裡沒有那個老二的話,他們家裡一定完全沒有辦法活下去。所以有時候我們的慈悲心先不需要很廣,先不需要想來世、或要把別人救出輪迴等等。先看自己在現場看到的一些苦,我有沒有辦法替他想?看到人家苦的時候,這些都變成自己心裡的想法,要怎麼出離,這些感受要生出來。
自己這樣了解了以後,我們自己也可以想像,我現在用的、穿的都那麼好,有這樣好的受用,像非洲那些吃不到,穿不到的人,他們如果有我們這些受用的話,會有多麼的好!總結來說,那些吃不到的眾生有吃到的話,會有多麼的好!以這樣的心再吃,並祈求佛菩薩。這樣的話,替別人想的心會慢慢的增長,看到別人好的時候那種忌妒的心也會減少降低,那就不會有憂鬱症了。

問:所以那個媽媽如果不要想家裡有多痛苦,而是想老二是個多好的小孩,那她就不會得憂鬱症了?
仁:對!我今天就是一直在這方面給她解釋的!我跟她說她的小孩那麼莊嚴,那麼乖。我去過很多國家(其實沒有很多,只去過幾個國家而已) ,見過很多很有錢的商人,但是他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小孩的問題,而她有這樣的小孩子,家財萬貫都比不上。她就笑一笑。而那個老二當我們在讚嘆他的時候,也是一副沒什麼的表情,也不驕傲,也不彆扭,心很平穩。我這樣對媽媽解釋的時候,她有一點點聽進去的感覺。

(回到略論的研討)

問:我們以前有幾個問題,上次沒有問。我們上次把依止上師的部份討論完。在22頁依止上師的勝利,有1.得進佛位2.諸佛悅意3.常遇善知識4.不墮惡趣5.速斷一切煩惱惡業6.不背菩薩行7.常具正念8.功德資糧漸漸增長9.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仁波切要我們去思惟它的次第。那這個次第可不可以聽聽仁波切的想法?
仁:得進佛位,這個意思說,要到佛陀的果位是只有依止善知識才有,沒有另外一條路。或者還可以解釋成﹕依止善知識的修行愈好,就可以愈快成佛,這是密續的特色。顯教沒有針對依止上師的修法,而密續有。顯教對依止善知識也不像密續的嚴格。學密續的時候,依止善知識的修行是要很嚴格很深的。我們依止善知識愈深,愈快得到加持。
很多人對「加持」不太懂。真正加持的意思是會改變的意思。我們西藏的加持是講「秦勒」(譯音),「秦」是我們皈依的對象,或是我們祈求的對象。對象的功德,傳到我們身上,我們因而有所改變,那個變就是「勒」,「勒」的意思就是變的意思。所以加持的意思是,那個功德我們收到了,收到了就自己變好了。

問:這樣是不是不用做什麼,只要他的功德能夠飛過來,我就會改變了!
仁:不是!

問:像是外力呀!外力讓我改變,所以加持是不是就是這樣子?
仁:不是。有沒有收到功德是要靠自己,自己不努力是收不到的。所以收到就變,變這個意思就是加持,「秦勒」就是這樣子。所以我剛剛講的加持,就不是在頭上踫一踫的那種。
依師做得好,會得到很大的加持,很快就成佛,這就是第一個得進佛位的意思。我們要想的是完全沒有另外一條路可以成佛,只有依師。特別是想要愈快成佛,愈需要很深的修行,愈要依止善知識。

問:你的意思是說,密續之所以能夠比顯教還要快的原因,是因為它在密續當中對依師法類的要求更嚴更深?
仁:對!

問:那是自己去感受上師的加持力,然後自己去得到是不是? 我要依止一位善知識,然後我就一直自己很努力的去感受上師,好像我就跟他連接上去了,跟他相應,然後自己感受到了善知識的教導力量,然後我自己願意改變?
仁:這主要是在自己的修行上面,而不是上師有沒有這個能力,使自己的證量增長,沒有那麼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上師方面,上師最基本的德相也都要具足。之後自己證量是不是會一直增長,修行是不是一直會進步,這些就靠自己依止善知識的修行了。
關於依止善知識方面,比如說我們對一個老師一直有信心的話,他講的一字一句我們都會很注意,會用心聽,我們用心體會,就會有所感受,這就是我們對他的信心。對他的信心如果退失,他講什麼好的我們也不會有什麼感受,我們一般人也會這樣子的。所以依止善知識的時候也會有這樣子的情況。特別是在佛法的修行上面,因為依止的善知識後面的那些佛菩薩,一直在看著、一直想幫忙我們,那祂們一直想幫忙我們,要從哪裡下手呢?一定要透由善知識來幫忙。所以我對他信心具足的時候,一定會得到佛菩薩的幫忙!所以佛菩薩們就是透由善知識這個門幫助我們。所以佛菩薩給我們的幫助是不可思議的,很珍貴的。
依止善知識之類的修行故事在很多傳記裡都有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就是當他們對善知識有強大信心的時候,才會馬上就改變。法王也說,他的一些修行朋友在達隆莎拉閉關,他們已經當了格西了,很多的經典都通了,可是證量卻生不起來,他們打坐時很會思惟,但是感受一直生不起來;而有的人自己的上師已經圓寂了,但他們對上師的信心還很強,有的時候因為憶念上師,感恩的心很強,強到幾乎要昏倒,在這個情況下,突然間就有一點點不一樣的感受會出現。這是法王講的例子。法王是很謙虛的,雖然他說自己完全沒有證量,也沒有修過那些法,只是他的修行朋友告訴他這些故事而已。可是法王自己也要修,也要思考,依止善知識的部份也都修了,有過這方面的證量,才知道人家在講什麼。

問:您是說不可以只修依師法,也不可以不修依師法?
仁:對!

問:如果不修別的法,只修依師法,很容易出錯嗎?經典都不看,別的書我都不看,我只跟著一個老師,老師說什麼我就做什麼,這樣子可以嗎?
仁:不是這個意思!比如說修無常,當然自己要去思維,老師沒有辦法給你一個無常的證悟,絕不可能。自己還是要修,要思考,但是要感受到無常真正的量,就得要祈求上師,要有依止善知識那種的信心才行。
怎麼說呢?我們要生出無常的證量,要先在依止善知識上面修,才會有無常的證量。同樣的,依止善知識是不管你修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哪一個階段都要配合修依止善知識。所以這裡說「得進佛陀的果位」的意思就在這裡。
我們說依止善知識會成佛,成佛的快速靠依止善知識,要成佛也是靠依止善知識,但我們心?對善知識和佛之間還是有一個距離。那個距離對我們來說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會想﹕我有依止善知識了,但是佛菩薩我也需要接近一下。例如馬爾巴到他上師那洛巴的面前,那洛巴故意給他看到一個本尊,馬爾巴想那個本尊很難得見到,所以先拜了本尊,結果就沒有成佛了。這業力是很強的。
馬爾巴會這樣子,我們就更不必講了,如果我們碰到同樣的情形,一定就是這樣子。而且馬爾巴只是發生一次,一次就完蛋了,而我們本身的想法就已經是這樣子的了。所以在這裡講的是,我們依止善知識的時候,佛菩薩本身就跟善知識一模一樣,我們不需要特別親近佛菩薩他們,這就是第二個「諸佛悅豫」的意思。
所以我們不可以將善知識和佛菩薩分開,我們思考第二個諸佛悅豫的時候,我們心裡也要這樣思考,然後佛菩薩和上師之間的距離要把它消除掉。心裡要怎樣想呢?我們要想﹕上師跟我們接近,佛菩薩就跟我們接近。這樣心裡一直想著依止善知識的好處,或想著上師和我們接近的話佛菩薩也會跟我們接近,一直以這樣的心行持的話,我們就會常遇善知識。

問:「常遇善知識」,是指菩薩會派很多善知識來教我們嗎?還是派一個善知識,然後生生世世教我們?
仁:是不是相同的善知識,是看我們自己修行的程度。修行程度比較高的時候,所有的善知識對我們來說,就如同是一個善知識;我們修行的程度如果沒有那麼高,我們就會認為是不同的善知識。所以這裡說我們會不斷的遇到善知識,可能是因為我們心裡仍有佛菩薩跟善知識之間有距離的一個看法。
佛菩薩一直是透由善知識而給我們幫忙。佛菩薩的力量是無量無邊的,祂可以不斷的透過不同的人成為我們需要的善知識。如果我們沒有把善知識真的看作是佛菩薩,而只是一個很乖的弟子依止著善知識,這樣子的話,我們的業果就沒有辦法像一直把善知識當作是佛菩薩看待的弟子的業。因為把善知識看作是佛菩薩的話,才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沒有把上師看作是佛菩薩而只是把他當作是一般心地善良或很好的修行人的話,來世很難說是不是可以不斷的遇到善知識。

問:那就是說一定要把上師看成是佛菩薩?
仁:能把上師看成佛菩薩的話,那個加持力是很強的。而且那是自己去造業,不是佛菩薩有沒有能力的問題。自己去造作這樣的一個善業的話,這個果就是會不斷的遇到善知識;另外一個沒有把善知識看作是佛菩薩,只是乖乖的跟著善知識走,這樣子的話他的善業就沒有前者來得強。所以很難說會不會不斷的遇到善知識。

問:如果說有一個判斷力很弱的人,遇到一個貪瞋痴都很重的人,前者把後者誤認為是一個善知識,把他當成佛一樣的看待,前者這一生看起來被騙得很慘;又比如說我是一個很小心的人,對于後者我只是把他當成普通人來看,就下一生來說,前者的下一生一定會比我好嗎?因為他把後者當成佛一樣的看待,這一生如果他什麼都被騙光了,對下一生來說他會不會比我好?他如果真的很誠心的把後者當成佛一樣的看待的話。
仁:對自己來說沒有很大的錯誤,但是也是錯誤。因為那個善知識沒有具備那些條件的話,我們還是得不到佛菩薩很大的加持。具備善知識應有條件,一定是需要的,不管我們的看法怎麼樣,但是那個對象(善知識)該具備的條件一定是需要的。

問:如果對於我面前的善知識,他是不是具備條件我還不確定的時候,我不一定要急著去得到上面所說的功德,我不該勉強我自己把對方當成是佛來看待。但如果說真正覺得是的時候,就應該要試著去這樣看待他嗎?
仁:上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你自己觀察了之後,你確定他真正的具有這樣的條件,那時你就要像對佛樣對待你的善知識。對!要修這樣子。

問:而且,可以不只一位嗎?只要是覺得善知識有夠那個證量,不管是幾位善知識,你都要把他們當成是佛菩薩?
仁:對!

問:所以意思是說善知識們本身的體性都一樣,都是佛的體性?
仁:對!不管有幾個都一樣。
然後是「不墮惡趣」。對善知識的信心很強的話,我們會跟他持守戒律,或是持守對善知識立的誓言,那些是比一般的戒律還更嚴格,所以這些戒我們好好守的話,這樣的善業比一般守戒的善業還更強、更好。
我們守戒特別會關係到我們投胎在哪裡。守戒特別跟我們的投胎很有關係,所以我們跟善知識持守的戒或誓言,我們好好的做,就一定不會投胎到三惡道,因為它是戒的業果。我們出生在人道,具有思考遠慮的能力、說和聽聞等等的能力,不像其他動物不具足這些能力。這樣的話,生而為人會有一些功德,當然也一定會有一些責任。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這些責任是什麼呢?就是不可以造作殺、盜、淫等身語意的十不善業。因為我們有思考能力,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以此功德來傷害、欺騙而造作惡業的話,這是與可以投身為人的業不相應的。

問:跟人的業不相應?
仁:因為人有這樣的功德,所以也有該做的責任。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是與這些功德不相配的,大家都會笑他。因為欺騙、傷害、盜取,我們正常的人是做不下去的,所以是不相配的。

問:不相配是說不配?就是不配當人?
仁:對!不相配,就是不配當人。所以為什麼守戒是有關我們投胎的去處,原因就在這裡。所以我們要配合人道的話,就要好好的把持什麼是該做的,不該做的就不要做,這樣才配得上當人。
我們跟上師之間像這樣的本分行持要求愈嚴格,所做出來的業力就愈強,所以就會不墮惡趣。
然後是「速斷一切煩惱惡業」。如果我們一直這樣的持守戒律,並遵從上師的教誡,這樣就一定可以很快的斷除我們的煩惱惡業。
惡業和煩惱是小乘和大乘共的部份,而我們現在接觸的是大乘的佛法,所以我們除了共的(斷除惡業煩惱)以外,還有大乘的菩薩行,一直如菩薩法行持的話,這就是「不悖菩薩行」。
再來是「常具正念」。常具正念是不會忘失的意思,小乘及大乘的佛法是如此深廣,我們修行時一不小心就會忘失,而跟善知識在一起的話,我們會時時看到他的行持,這就會影響我們,令我們不至於忘失。因為我們對善知識有信心,所以他做什麼我們一定會很專注,又特別會專注在善知識的修持上,這樣我們就不容易會忘失。
再來是「功德資糧增長」。上師等於是完全具備如此深廣的大、小乘的佛法,就好像手掌一樣可以一覽無遺。依止善知識時,小乘的速斷煩惱惡業,大乘的大悲心、菩提心的修行,都具足在善知識身上,有善知識在,我們就不會顧此失彼,不會忘失。這樣子的話,大、小乘佛法都互相有幫助。小乘佛法的修對大乘佛法有幫助,大乘佛法的修行對小乘佛法也有幫助,就像三士道一樣,上士道一樣要具足中、下士道的道理是一樣的,這些互相都有幫助。所以功德?糧一定會增長,因為這些是互為關係的。我們依止善知識的話,這些我們都會看到,而且互為關係,我們如此了解的話,就可了知我們在修其中任何一項時,都與其他互為影響,所以會一直增長。
第九個是總結來說的,也就是「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這裡現前的意思是還未成佛前,你會投胎到人道等等,這些都算是現前。所以在現前裡這些就算整個都包括了。

問:那「究竟」是成佛嗎?
仁:對!「究竟」就是成佛的意思。

 

 

 

 

 

 

 

 

 

 

 

 

 

 

 

 

四諦講修佛學會

相關文章:
◎1201~入菩薩行論‧菩提道次第 見悲青增格西 緣氣:(8742)
840~菩提道次第心論 能海上師集 緣氣:(8645)
753~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導讀 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 緣氣:(7940)
728~菩提道次第攝頌 宗喀巴大師  緣氣:(7931)
660~菩提道次第廣論‧藏語文教授 西藏宗教基金會 緣氣:(7488)
647~菩提道次第禪修閉關‧大乘佈薩律儀 雪歌仁波切 緣氣:(8162)
603~菩提道攝頌 宗喀巴大師造 緣氣:(4113)
【No238】菩提道次第略論﹝下﹞ 法尊法師 緣氣:(11444)
【No237】菩提道次第略論(中─2) 法尊法師 緣氣:(17084)
【No236】菩提道次第略論(中─1 ) 法尊法師 緣氣:(13712)
【No235】菩提道次第略論(上) 法尊法師 緣氣:(14306)
【No229】菩提道燈論 阿底峽尊者造 緣氣:(5792)
【No203】菩提道次廣論造作翻譯內容題解﹝下﹞ :法尊法師 講論 緣氣:(10817)
【No202】菩提道次第廣論造作翻譯內容和題解 法尊法師 緣氣:(10010)
菩提道次第廣論 談錫永 緣氣:(7930)
菩提道上 釋仁俊 緣氣:(4480)
菩提道次第略論 宗喀巴大師 緣氣:(8269)
菩提道次第廣論 尊貴 丹增嘉措喇嘛 講授 緣氣:(5744)
菩提道次第略論(1-39) 日宗仁波切 緣氣:(11501)
布達拉宮及參觀線路介紹 ~菩提道次第殿 宗喀巴大師 緣氣:(8070)
菩提道精華要義 多識仁波切 緣氣:(9281)
《菩提道次第心傳錄》談人生無常 緣氣:(7972)
轉化困難為菩提道 梭巴仁波切 緣氣:(7859)
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章 思想研究 緣氣:(9629)
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 釋恒強 緣氣:(9809)
《菩提道次第攝頌》(略本) 空穀天籟 緣氣:(7575)
菩提道次第心傳錄 談人生無常 緣氣:(9996)
菩提道次第皈依境 緣氣:(8482)
藏傳佛教菩提道次皈依境 喜饒嘉措 緣氣:(8375)
菩提道燈論 緣氣:(6190)
實踐佛法 … 六度四攝 菩提道果必要條件 星雲大師 緣氣:(6735)
菩提道次第廣論-下士道-34集/永本法師 永本法師 緣氣:(1887)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士道-32集/永本法師 永本法師 緣氣:(1533)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62集/永本法師 永本法師 緣氣:(1859)
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23集/永本法師 永本法師 緣氣:(1606)

上一篇(一窺雪歌仁波切的前世今生) 回目錄 下一篇(龍樹菩薩論頌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