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二)

51 【三昧】三昧為梵語Samadhi之音譯,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為正思維指導下的定力。《大智度論》:“ 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以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佛教認為修行能證得“三昧”,則能引發種種神通妙用。以後遂引申為妙處、極致、蘊奧、訣竅等。《書言故事·讚歎類》:“得妙處,曰得三昧。”《故事成語考·釋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釋家曰三昧,道家曰貞一,總言奧義之無窮。”《宋史·李元儀傳》:“元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唐朝僧人懷素雅好草書,自言得草聖三昧。可見“三昧”一詞運用已十分廣泛。(常正)

52 【大千世界】形容廣大而又豐富的世界。《楞嚴經》卷四說“世為遷流,界為方位”。後來,“世界”成了一個偏義複詞,僅含空間的意思。佛經中說,以須彌山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稱為一個世界。積一千個世界,為“小千世界”;積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積一千個“中千世界”,即為“大千世界”。“以三積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釋氏要覽·界趣》)《五燈會元》卷一:“遍觀三千大千世界,覓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據說,我們人類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釋迦牟尼教化。一個“大千世界”包含十億個世界,而宇宙中有無數的“大千世界”(見《法華經·如來壽量品》)。 (李明權)

53 【大無畏】佛菩薩不屈不撓地度化一切眾生,宣示正道,降伏一切外道邪說,謂之“大無畏”。“大無畏”出於無我無私的平等慈悲精神。像釋迦牟尼前生為薩埵太子時捨身飼虎,藥王菩薩前生燒臂供佛等,均是“大無畏”的例子。再舉一例:宋·許申《重修靈山開善院碑記》稱:唐代大顛和尚曾參訪南嶽石頭希遷禪師,得“大無畏法”。後遇暴徒張遠凡以刃加頸,大顛神態自若地說:“若(你)必及我,是夙負命;如不負公,殘惡在汝。”張遠凡慚愧拜謝而去。《大日經》說“六無畏”:善無畏、身無畏、無我無畏、法無畏、法無我無畏和平等無畏。《大智度論》說“四無所畏”:一切智無所畏、漏(煩惱)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和說盡苦道無所畏。此外,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能令眾生離於怖畏,故又稱“施無畏菩薩”。又唐代密宗創始人名“善無畏”,原是中天竺人,在洛陽譯出《大日經》並加以注疏。現代泛指為了正義的事業,毫無畏懼,奮不顧身,我們稱之為“大無畏”精神。如碧野《雪路雲程·前峽與後峽》:“築路的英雄門,是如何用大無畏的精神克服了艱險的大自然。” (李明權)

54 【大我】梵語Pormatman或Mahatman的意譯。謂遠離“我執”、“我見”而達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最高“我”;含有常一主宰的意思。為涅槃四德“常樂我淨”之一。語出《涅槃經》二三:“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涅槃經疏》五:“大我謂諸如來成就入自在我。于法得自在者。”吾人所執著自我的身心,是沒有自在性、常一性;佛陀所證得的涅槃,則為真實且常住不變,故稱大我,義同真我。後用以指群體,群體社會。與個人之“小我”相對。如孫中山《社會主義之派別與方法》:“個人社會,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發明。” (文賢)

55 【大和尚】也寫作“大和上”,通常用於敬稱年高德劭的僧人。如日本人稱鑒真為“唐大和上”。一般也用以稱寺廟中的方丈、住持。如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四謂:“沙門住方丈領眾者,俗尊之曰大和尚。”中國第一個使用“大和尚”稱號的,是晉代高僧佛圖澄。清·艾衲居士《豆棚閒話》第六則說:“考得大和尚三字,乃是晉朝石勒的時節,有個佛圖澄,自已稱道。其實他是個聖僧,看那石勒皇帝,就如海上鷗鳥一般。神通廣大,能知過去未來,儼然一尊燃燈古佛,自然動人欽敬。”據《晉書·藝術傳·佛圖澄》及《神僧傳》卷一等記載:佛圖澄原是天竺人,少學道術。來洛陽時,自稱已有一百多歲。關於他,有種種神異的傳說。後趙主石勒詢以軍國大事,屢有應驗,因尊稱佛圖澄為大和尚。(李明權)

56 【大徹大悟】徹底的覺悟,亦即完全證到“不生不滅”的真如實相,不退道心,屬於大菩薩的境界。如《觀無量壽經》謂:“廓然大悟,得無生忍。”清代有位著名的禪師,是臨濟宗三十六世,即以“徹悟”為號。他主張禪淨雙修,大弘淨土宗。“大徹大悟”與通常所說的“開悟”程度不同。“開悟”是覺悟之始,而“徹悟”是覺悟之成。按天臺宗“六即”之說,“開悟”為“名字即”,見道而已,仍是凡夫;而“徹悟”為“分證即”,已經證道,屬於聖賢。梁啟超在《中國古代思潮》第六章中說:“修法華三昧,越十四日,智者大徹大悟,遂直接佛傳,創立此派。”智者即陳、隋間的高僧智顗,他在二十多歲時從慧思修行“法華三昧”而徹悟,後來成為天臺宗的創始人。後用以泛指徹底瞭解,完全明白。如《老殘遊記續集》:“你緊記在心,將來自有個大徹大悟的日子,你就知道不是尋常的套話了。”(李明權)

57 【大慈大悲】給與歡樂為“慈”,拔除痛苦為“悲”,合稱“慈悲”。愛一切眾生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難的人為大悲。佛家以“慈悲為懷,提倡廓然大公的利他精神。佛稱”兩足尊“,即具足智慧和慈悲。菩薩實行“四無量心”,即慈、悲、喜、舍。唐·王維《燕子龕禪師》詩雲:“救世多慈悲,即世無行作。”表明“慈悲”即“救世”之心。佛菩薩心量廣大平等,救度一切眾生而不見眾生之相,故稱“大慈大悲”,所謂“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智度論》卷二七)“大慈大悲”常用以稱佛。如《說嶽》第一回:“我佛原是個大慈大悲之主。”“大慈”、“大悲”又分別指稱彌勒、觀音兩尊菩薩。彌勒(Maitreya)意為“慈氏”,是“未來佛”,當予眾生未來之樂,號為“大慈尊”,觀音菩薩“救苦救難”,拔除眾生今現在之苦。號為“大悲菩薩”。後來,幫助別人、救人於患難之中,都叫做“大慈大悲”、“大發慈悲”。亦用為祈求別人憐憫和幫助的話。如《喻世明言》卷三七:“伏望母親大人,大發慈悲,優容苦志。”又如茅盾《趙先生想不通》:“啊喲!大少奶奶,大慈大悲的嫂子!下次我再說,罰我爛舌頭!”(李明權)

58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丈二和尚”指寺廟中比較高大的諸天、羅漢等塑像。俗用“和尚”來稱呼羅漢等,也是可以的。例如,佛經上常有這一類話:“(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就是大和尚,其中包括羅漢等佛弟子。顯然,人們無法用手觸摸到高大的塑像,因而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比喻弄不明情況,搞不清底細。如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長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李明權)

59 【丈六金身】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和化身。一般稱佛的化身為“丈六金身”,如宋·劉昌詩《蘆浦筆記·佛牙》謂:“常聞佛號丈六金身。”又如元·李翀《日聞錄》:“‘佛,父母所生血肉之軀也,何為而有丈六金身?’曰:‘既成而變也。’佛像通常是按“化身”而塑造的,所以也稱為“丈六金身”。其說本於《後漢書·西域傳·天竺》,書中記載:漢明帝夢見一位長大的金人,頂有光明,便問群臣。有人告訴他:“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面黃金色。”明帝於是派使者到印度去考察佛法,並在國內繪製“丈六金身”的佛像。一般認為,這是佛法東傳的開始。佛經中也有關於“丈六金身”的說法。《觀無量壽經》謂:“阿彌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李明權)

60 【寸鐵殺人】語本宋代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譬如人載一車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來弄,便不是殺人手段。我則只有寸鐵,便可殺人。”猶言一發中的,一針見血,片言隻語便可使學人頓悟自性。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故有此喻。直到明代,“寸鐵殺人”這句話還流行在禪林中。“蓋近日叢林議論,崇尚宗門,主於單刀入陣,寸鐵殺人”(明·沈德符《野獲編·釋道·禪林諸名宿》)宋代朱熹很欣賞“寸鐵殺人”之喻。《朱子語類》卷一一五說:“因舉禪語雲:寸鐵可殺人。無殺人手段,則載一車槍刀,逐件弄過,畢竟無益。”一味搬弄許多經義文句,未從自性悟出,畢竟不能切實受用。以此援禪入儒的,還有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蓋自我儒言之,若子貢之多聞,弄一車兵器者也;曾子之守約,寸鐵殺人者也。”(李明權)

61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語本《續燈錄》卷十一:“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後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原指參禪過程中所遇到的進退無路、左右為難的困境。後俗語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形容走投無路,陷入絕境。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宋金)情知為丈人所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不覺痛切於心,放聲大哭。”(李明權)

62 【上供】指在諸佛、祖師聖像前,備供物、聖膳等物供養。《敕修百丈清規》卷四:“聖僧侍者,貴有道心,齋粥二時,上供,鳴下堂椎。”後泛指人們用物品祭祖或敬神。如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快穿好袍子馬褂,給祖先上供去。”又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九回:“一樣一樣的菜拿上來,只擺一擺,便撤了下去,就和上供一般誰還吃得下。”(文賢)

63 【上乘】乘,即交通工具的意思 ,比喻能將眾生從煩惱的此岸運載到覺悟的彼岸的教法而言。上乘,梵語Mahayana的意譯。大乘的異名,亦稱“大衍”。與“小乘”相對。印度世親《攝大乘論》卷一:“如是三藏,上乘下乘有差別故,則成三藏。”俗指上品、上等的人或事理、物品。如《花月痕》第十五回:“采秋言道,‘人之相知,貴相知心,落了言詮,已非上乘。’”(文賢)

64 【口頭禪】禪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宗旨,提倡直截了當的“頓悟”,甚至說:“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惶。”(《碧岩錄》第一則)禪宗還認為“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等你開口,堪作何用!”(同上,評唱)禪宗的末流,好取現成的經語、公案、掛在口頭上,作為談助,被斥為“口頭禪”。“口頭禪”完全違背了禪宗“頓悟見性”的宗旨。後來,把口頭上經常說的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也稱為“口頭禪”。如:宋·王楙《野客叢書·王先生壙銘臨終》詩:“平生不學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又《菜根譚》前集:“讀書不見聖賢,為鉛槧傭;居官不愛子民,為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為口頭禪。”(李明權)

65 【口吐蓮花】“蓮花”是佛教的象徵,吉祥和清淨的標誌。說法微妙,謂之“口吐蓮花”,似出於唐·張瀛《贈琴棋僧歌》:“我嘗聽師說一法,波上蓮花水中月。”然而,其源當上溯至南北朝時的佛圖澄。《晉書·藝術傳·佛圖澄》記載:後趙國主石勒召佛圖澄,試以道術。佛圖澄便“取缽盛水,燒香呪之,須臾缽中生青蓮花,光色曜日”。後用“口吐蓮花”比喻口出妙語,說話有文采。如《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少遊又問訊雲:‘願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小妹一頭走,一頭答應:‘隨道人中吐蓮花,半文無舍。’”也作“口吐珠璣”。如明·謝讜《四喜記·花亭佳偶》:“身呈文彩,口吐珠璣,登雲會上廣寒梯,攀龍定涉承明陛。”(李明權)

66 【千差萬別】“差別”與“平等”相對,本是佛教教義中的一個範疇。後禪宗將“差別”衍為“千差萬別”,謂天地間的萬物品類繁多,區別很大。如《景德傳燈錄·文遂》:“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意謂“千差萬別”與“平等無異”是同一本體,“差別”即“平等”。莊子也說過:“以不平平之,其平也不平。”也寫作“萬別千差”。如《五燈會元:寶峰文禪師法嗣》:“四天之下,萬別千差。一時明瞭,便能握金剛王寶劍,七縱八橫,受用自在,豈不快哉!”俗語中多用之。如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而身心所從來,又有遺傳、時代、周圍、教育等等,尤其五花八門,千差萬別。”(李明權)。

67 【廣結善緣】“緣起性空”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認為一切事物都由“因緣假合”而成。因此,佛家很重視“緣”即事物彼此間的聯繫和影響。“緣”有“塵緣”、“惡緣”和“善緣”等。佛家主張“廣結善緣”,如修習佛法、結交善友、利益眾生等,以為將來得度的因緣。“廣結善緣”亦簡稱結緣、有緣。隋·智顗《法華經文句》卷二謂:“結緣者……過去根淺,複漏汙雜,三慧不生,現世雖見佛聞法,無四悉檀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此名結緣眾。”如梁簡文帝《相宮寺碑》:“皇太子蕭緯,自昔蕃邸,便結善緣。”即指學佛。又如唐·司空圖《贈岑上人》詩:“巡禮諸方遍,湘南頻有緣。”指與僧人結交。又如樹恒《絢爛之極歸於平談》謂:“(弘一法師)書寫了大量作品,廣結善緣。”經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一切善事,都可以稱為“廣結善緣”。後來,與人往來、與物接近的機緣,亦泛稱“結緣”。如唐·白居易《醉後重贈晦叔》詩:“豈是今投分,多疑宿結緣。”又宋·陸遊《湖上》詩:“桃李已忘疇昔分,禽魚猶結後來緣。”(李明權)

68 【門外漢】指外行人,是說他對某項知識或技能還沒有入門。《五燈會元·天竺證悟禪師》:“謁護國此庵元禪師,夜語次,師舉東坡《宿燕林偈》(原偈中雲: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見路徑,何言到耶?是門外漢耳。’師通夕不寐,乃曉鐘鳴,去其秘畜,以前偈別曰:‘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門外漢。’師禮謝。”東坡欲從溪聲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聲色與見聞等如虛空華(花),本無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說他是“門外漢”。至今廣泛用以稱外行人。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一七八首:“倘攻之曰門外漢,我聞之欣然。”(禹振聲)

69 【習氣】猶言習慣,系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如宋·蘇軾《再和潛師》詩:“東坡習氣除未盡,時複長篇書小草。”陸遊《抄書詩》:“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習氣”多含貶義。如謂“官僚習氣”、“流氓習氣”等。“習氣”一詞出於梵語Vasana,謂現行的煩惱曆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等。正如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說:“言習氣者,心現行氣分重習所成。”習氣相續到成熟時,能招生死果報。法相宗認為:斷除了煩惱的“種子”,伏除了煩惱的“現行”之後,還存在煩惱的“習氣”。“習氣”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隋·智顗《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習氣究竟盡也。”這就是說,二乘羅漢還有“習氣”,只有佛才能完全斷除“習氣”。(李明權)

70 【飛天夜叉】梵語Yaksa,音譯為夜叉、藥叉等。佛經中常提到的一種勇健捷疾的食人鬼。唐·窺基《法華經玄贊》卷二指出:“夜叉,此雲勇健,飛騰空中。”故亦稱“飛天夜叉”。如《楞嚴經》卷八說:“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天夜叉,地行羅刹,游於四天,所行無礙。”飛天夜叉是壁畫中常見的形象。如唐·李綽《尚書故實》謂:“後數日,其父母見在高塔之上,梯而取之,則神如癡,久之方語,雲見如壁畫飛天夜叉者,將入塔中。”又如宋·洪邁《夷堅甲志·飛天夜叉》謂:“他日,入神祠,見壁畫飛天夜叉。”夜叉食人,亦譯為“能啖鬼”。因此,民間也有飛天夜叉吃人的傳說。明·沈德潛在《野獲編·鬼怪》中說,福建抽稅太監高寀信方士胡言,欲“食小兒腦千余”,“此等俱飛天夜叉化身也”。清·袁枚在《續新齊諧·飛僵》中說:“凡僵屍久則能飛,不復藏棺中,……又久則成飛天夜叉。”實屬無稽之談。(李明權)

71 【飛蛾投火】多用以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五五引《涅槃經》說:“汝等今者興建是意,猶如飛蛾投於火。”宋·賾藏主輯《古尊宿語錄大隨開山神照禪師》:“豈比飛蛾投火,自傷自壞。”後為俗語,如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尋他不著,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寬忍)

72 【豐幹饒舌】為佛教典故。據《宋高僧傳》卷十九載:唐·豐幹禪師原在浙江天臺山國清寺舂米供僧。先天(西元712-713)中,他去京兆化緣,閭丘胤將去台州作太守,問豐幹說:“台州有何賢達?”豐幹說:“到任記謁文殊。”閭丘胤上任後到國清寺,在僧廚中見到了寒山、拾得二個僧人(傳說為文殊、普賢菩薩的化身),於是禮拜。兩個僧人笑著說“豐幹饒舌”,便揚長而去。後用以比喻多嘴、嘮叨。(常正)

73 【開士】“菩薩”的一種意譯。《玄應音義》卷四:“開士,謂以法開導之士也。”孔子曰:“士志於道 。”曾參發揮師教,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依此“士”義,古代譯師遂將菩薩意譯為“開士”。前秦苻堅時對沙門(出家修行人)之有德者賜號“開士”,以後多用以指高僧。唐·李白《贈僧》詩:“衡嶽有開士,五峰秀真骨。”唐·李頎《題璿公山池》詩:“遠公遁跡廬山嶺,開士幽民祇樹林。”唐·劉長卿《寄靈一上人初會雲門》詩:“高僧本姓竺,開士舊名林。”(常正)

74 【開山】佛家多選擇名山創建寺院,謂之“開山”。因此稱寺院的第一代住持為“開山祖”。《佛祖統紀》卷八《擇卿傳》:“建壽聖院,請師開山。”《續傳燈錄·龍翔士圭禪師》:“屢遷名刹,紹興間奉詔,開山雁蕩能仁(寺)。”宋·劉克莊《送日老住九座山》詩:“守土親為大檀越,開山留下廢砧基。”後常泛指一宗一派的創始人為“開山祖師”。宋·劉克莊《詩話》:“歐公(歐陽修)詩如昌黎(韓愈),不當以詩論,本朝詩惟宛陵(梅堯臣)為開山祖師。”(常正)

75 【開化】佛經謂開導蒙昧,化惡向善為“開化”。《法華經·序品》:“是諸八王子,妙光(佛)所開化。”《無量壽經》卷上:“入眾言音,開化一切。”《壇經·機緣品》:“(智)隍後禮辭,複歸河北,開化四眾。”後引申為開創教化和趨向文明之意。《宋書·顧覬之傳》:“興建極開化,樹聲貽則,典防之興,由來尚矣。”(常正)

76 【開花結果】《續傳燈錄》卷三十謂:“開花結果自馨香。”意謂通過修行之“因”而逐漸證到覺悟之“果”。後亦比喻通過努力而有收穫。如《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如今方下種,還沒有發芽哩,再隔五六年,開花結果,才到你口。”亦寫作“開花結實”。如郭沫若《新繆司九神禮贊》:“我自己沒有住在溫室裏,敬謝不敏,實在迸不出芽,紮不起根,還不忙說開花結實。”(李明權)

77 【開葷】中國佛教徒自梁武帝之後普遍實行素食,不食葷辛,也有在規定的齋日、齋月茹素的。而茹素者改食葷辛之始,民俗謂之開葷,亦名開齋、開素。宋·王楙《野客叢書》:“今人久茹素,而其親若鄰,設酒肴之具,以相暖熱,名曰開葷,於理合曰開素。此風已見六朝。”如唐·白居易有“月終齋滿誰開素”詩句。清·崔灝《通俗編·飲食·開葷》:“東昏侯(蕭寶卷)喪潘妃之女,閹豎共營肴羞曰:為天子解菜。解猶今雲開葷也。”其實,佛律雖禁食酒肉葷辛,但若有病患等原因需要飲食者,也可開許。如《四分律》卷四二:“為病比丘,許啖諸種肉,飲諸種汁漿,”又《十湧律》卷二六、《僧祇律》卷三二等則許食離見、聞、疑之三種“淨肉”。今民間稱初次嘗試新鮮事物或初次打破禁忌曰“開葷”。也有長期過艱苦生活,一朝改善伙食,增加葷菜,戲稱“開葷”的。(常正)

78 【開悟】《華嚴經》卷四:“開悟一切愚暗眾生”,義為開發眾生的智慧,使之悟解佛理,較早見於《史記·商君傳》:“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謂開通、領悟。佛教傳入後,“開悟”遂成為一個廣泛流行的詞。禪宗修行不拘形式,不立文字,號稱教外別傳,參禪惟以悟明心性為宗旨,若禪修有省或明心見性,謂之“開悟”。如《景德傳燈錄·簡禪師》:“德山以手中扇子再招之,師忽開悟。”“開悟”又為“開示悟入”的省語。《法華經·方便品》說: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便是為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和“入佛知見”。表示“開悟”由淺入深的順序。又開,指“破無明”;悟,指“見實相”。意即因聞佛法而覺悟。《壇經·懺悔品》:“一眾聞法,靡不開悟。“(無名氏)

79 【開眼界】“眼界”即“眼根”,為六根之一,大致相當今天所說的視覺器官,包括眼球和視神經等。因為六根屬於“十八界”中的一類,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夠維持自相,不與他相混淆,稱為“界”。眼界與色界相對,產生眼識界(視覺)。如《心經》:“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楞嚴經》中有“開眼見明,名為見外”之句,“開眼”,猶睜眼。為佛菩薩像畫眼點睛,也稱為“開眼”或“開光”(光、光明,指眼)。如《禪林象器箋·垂說門》謂:“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諸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眼不但是人身的傳神處,而且還是智慧的象徵。如佛教中有慧眼、法眼、佛眼等說。在禪宗那裏,“開眼”常用作開悟、覺悟的代稱。如《五燈會元》卷二十:“汝解心已極,但欠著力開眼耳。”看到了以前未見到過的東西,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俗語謂之“開眼界”。如《中國現在記》第十一回:“想起金山是最有名的地方,一向沒有去過,今日天氣晴明,正可前去開開眼界”。又如《新華文摘》1991年第5期:“昆侖山口某油庫壯觀、新奇的一幕使我大開眼界。”(李明權)

80 【井中撈月】源出佛教的一個寓言故事據《僧祇律》載:佛以諸比丘說,過去世時,伽屍國波羅奈城有五百隻獼猴,一日在林中玩耍,來到一井邊,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月亮(影子),於是對同伴說:“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們應把它撈出來,以免世間長夜暗冥。”眾猴不知如何下手。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樹,乃說:“我捉樹枝,汝捉我尾,輾轉相連,乃可出之。”於是眾猴輾轉相捉,樹弱枝折,群猴都掉進井水裏了。佛陀以此故事喻那些自以為是,分不清是非虛實,害己害人的外道邪師。以後用來比喻追求虛幻的事物,白費心機。《景德傳燈錄》卷七:“屍利雲:‘佛性猶如水中月,可見不可取。’”又作“水中撈月”,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恰便似沙裏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五錢銀幹什麼事?況又去與媳婦商量,多分是水中撈月了!”亦作“水中捉月”。《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引《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常正)

81 【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是佛經中常見的“護法神”。諸天和龍神為八部眾的上首,故稱。天,梵語deva,包括三界的諸天(可參見“諸天”條)。中國古代把“龍”列為“四靈”之一,印度人稱“龍”為Naga(那伽),形態與中國土生的“龍”略有區別,似是摩竭魚(鯨魚)與中國龍的混合物,佛經上稱“龍力不可思議”,並有不少龍王護法和故事。如釋迦太子降生時,九龍吐水,為他灌頂。其他六部眾為:夜叉:勇健、輕捷,如守護佛寺山門的執金剛夜叉,毗沙門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將軍。乾闥婆:意為“尋香”,吸香氣為食,從屬於天帝釋,能淩空作樂。阿修羅:意譯為“非天”,身大好鬥。迦樓羅:居住在四大洲大樹上的金翅鳥神,雙翅展開有三百多萬公里。緊那羅:歌神,帝釋屬下,似人而有頭角。摩睺羅伽:大蟒神,人身蛇首,樂神。《盧至長者因緣經》謂:“爾時四眾,天龍八部,四眾圍繞,王及大眾,五體投地,為佛作禮。”幾乎每部經都有類似的場面。亦寫作“天龍神王”、“八部天龍”。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一》:“王斂舍利,用金作鬥量,得八斛四鬥,諸國王、天龍、神王,各得少許。”又如清·龔自珍《已亥雜詩》之八一:“遙知法會靈山在,八部天龍禮我言。”(李明權)

82 【天女散花】典故出自《維摩詰經·觀眾生品》。維摩詰大士在丈室中“示疾”(故意顯示有病,借題發揮)說法。時丈室中有一天女。為了試探會上大眾的道行,把花瓣撒向他們。花瓣飄到菩薩眾的身上,紛紛掉落地上;而碰到弟子們身上,便緊粘不掉。天女對弟子們說:大菩薩花不著身,是因為他們沒有“分別想”。你們還有“分別想”,因此花瓣就粘在身上了。後用“天女散花”形容大雪紛飛,也形容拋撒東西。如唐·宋之問《設齋歎佛文》:“龍王獻水,噴車馬之塵埃;天女散花,綴山林之草樹。”又如宋·陸游《夜大雪歌》:“初疑天女下散花,複恐麻姑行擲米。”梅蘭芳曾據以改編為劇《天女散花》,領銜主演,名噪一時。(李明權)

83 【天花亂墜】傳說佛說法時,諸天感動,撒下香花作為“供養”和皈教。如《心地觀經·序分》雲:“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又傳說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時感動上天,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後多形容講經說法,有聲有色,極其動聽。亦指言談虛妄,不切實際,或用甜言密語騙人,如《紅樓夢》六十四回:“說得天花亂墜,不由的尤老娘不肯。”又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憑那哥哥說得天花亂墜,只是不肯回去。”(無名氏)

84 【天堂】三界六道輪回中的一處,包括欲界中的六欲天,色界中的四禪十八天和無色界中的四空天,在“六道”中,“天堂”的福報最大,如壽命極長、身量極高、享受各種欲樂等。佛家認為,要生天堂,必須廣修諸善。慧琳《均善論》說:“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義而蹈道;懼地獄以敕身,孰與從理以端心?”“天堂”雖然是與“地獄”相反的概念,但是,一旦“天福”享盡,仍不免輪回,包括墮落到“地獄”去。“不知是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佛遺教經》)後以天堂比喻美妙的境地。如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樂寺》說:“齋,常設女樂。歌聲繞梁,舞袖徐轉,絲管寥亮,諧妙入神……往得觀者,以為至天堂。”江南風光秀麗、物產豐庶,南宋以後更加繁華,故民諺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例如元·奧敦周卿《折桂令·西湖》雲:“春曖花香,歲稔時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李明權)

85 【天魔外道】“天魔”,居欲界天頂及色界天頂,領執世樂,故生邪見,憎嫉賢聖涅槃道法。“外道”,史料載有六師外道,經上說有九十六種外道,“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楞嚴經》說:“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複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洗心非正”是說不能以正法洗心。佛教認為,凡修禪定,先須洗滌從前所有邪惡知見,如同除去毒蜜,方可貯藏甘露。一有不盡,便足以致魔。“陰魔”依身心而起,“天魔”等則是外魔入心。若能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可奈何。“外道”也足以成為修道的障礙。如《楞嚴經》卷一說:“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娑毗迦羅”譯言“金頭”或“黃發”,謂其發黃如金,為外道名,由他所傳幻咒,自言先從梵天所說,稱為先梵天咒。這是外道名。由他所傳幻咒,自言先從梵天所說,稱為先梵天咒。這是外道妨道的一個例子。後沿用以指邪門歪道。如《朱子語類·論語》:“淳於髡是個天魔外道,本非學于孔孟之門者。”也作“邪魔外道”。見於《藥師經》卷下:“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沿用如《儒林外史》第一回:“若是八股文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禹振聲)

86 【無門關】佛家常說“言語道斷”,認為語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單憑語言文字是無法領悟“不可思議”的真諦的。“無門”也叫做“無字門”,經中有《無字法門經》。佛家所說的“無門”,又並非簡單地否定語言文字,而是強調領悟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早期禪宗取《楞伽經》來“印心”。經中說:“無門為法門。”禪宗亦因以自稱“無門宗”。宋代禪僧慧開著有《無門關》一書,他指出:“且道如何是祖師關?只者(這)一個無字,乃宗門第一關也,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後因以“無門關”喻指難以領會的微妙之處。如郭沫若《十批判書》後記:“尤其辯證唯物論給了我精神上的啟蒙,我從學習了使用這個鑰匙,才認真把人生和學問上的無門關參破了。”(李明權)

87 【無風起浪】原為禪語。唐·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又如《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問:如何是祖師(指達摩)西來意?師曰:洋瀾左裏,無風起浪。”意謂無端生出是非來,本是禪宗的反語,機鋒語。俗語沿用如:明·楊柔勝《玉環記·富童譖非》:“富童之言慣會無風起浪,如何聽得?”也作“無風作浪”。如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雲:卻於‘她’字沒有諷過。答曰,那是譯She的,並非無風作浪的。”後多轉化為“無風不起浪”,比喻事出有因,如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十三:“老話說得好:‘無風不起浪’。在他手裏,那個貨多得了工分,盛家裏淑妹子出一天工,一分都撈不到手。”(李明權)

88 【無邊】意為廣大而無邊際,是佛家描述空間及數量概念的一個常用語。佛教認為,宇宙和生命是無邊無際的。《起信論》:“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複無邊。”這個詞沿用極廣。如晉·郭璞《江賦》:“察之無象,尋之無邊。”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南宋賈似道建館舍于西湖葛嶺上,題其館名“無邊風月”。元·白挺《西湖賦》亦有“春雨為觀,香月為鄰,水竹院落,無邊風月,見天地心以志之”之語,使人有風光無限,如臨其境之感。(常正)

89 【無盡藏】“無盡”就是源源不斷,沒有窮盡。《維摩詰經·菩薩品》認為,“無盡”是不生不滅的“無為法”。又佛性廣大無窮、妙用無邊,謂之“無盡藏”。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十四說:“德廣難窮,名為無盡;無盡之德,包念曰藏。”此外,華嚴宗認為,生滅無常的現象世界(有為法)也是“無盡”的,叫做“無盡緣起”,如眾生無盡、世間無盡、虛空界無盡等。佛法廣大,要求修行者發願無盡、佈施無盡、持戒無盡乃至博聞無盡。《維摩詰經·菩薩品》用“無盡燈”比喻菩薩化導無量眾生,“有法門名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後亦以“無盡藏”泛指事物之無窮盡者。如宋·蘇軾《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李明權)

90 【無佛處稱尊】比喻在沒有高人、人才處逞強。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佛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偈頌中也說:“天上天下無如佛,一切無有如佛者。”佛教認為:佛為一切眾生所敬仰,故稱“世尊”、“無上尊”。俗語如宋·黃庭堅《跋東坡書寒食詩》:“使蘇子贍見此,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李明權)

91 【無事不登三寶殿】佛教有三大內容,即教主釋迦牟尼為“佛寶”,經籍教義為“法寶”,弘揚佛法的僧團為“僧寶”,合稱“三寶”。“佛”,梵語佛陀之略,意為覺者,特指釋迦牟尼。“法”,梵語達磨的音譯,泛指經、律、論三藏和戒、定、慧三學。“僧”,梵語僧伽之略,意為僧團、和合眾,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寶”泛稱佛教。如南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紹隆三寶,弘濟四生。”“三寶殿”即佛殿。寺門中的規矩,上佛殿時必須恭敬肅穆,進行禮拜、誦經、供養等,不得隨意在佛殿裏閒逛、閒聊。俗語中有“無事不登三寶殿”,如《何典》第四回:“我無事不登三寶殿,要問你可有一件東西?”意思是無事不來,既來便有事相求。(李明權)

92 【無明火】“無明”即癡味,無慧,昧於事理,系從梵語Avldya意譯而來的。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四:“言無明者,癡暗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無明”居“十二因緣”之首,謂由“無明”不覺,造種種業,結識入胎,是生死輪回的根本。《楞嚴經》卷四說:“貪愛名為母,無明則為父。”二者相合,就產生出生命。南朝齊·蕭子良《淨住子淨行法門》說:“將恐煩惱熾火,無由而滅;無明重暗,開了未期。”經中對“無明”有各種詳盡的分析。修行佛法的歸宿――成佛,也就是要徹底破除無明。無明包括貪欲和嗔怒等。在俗文學中,亦作無明火,無明業火,一般指怒火。如《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平白以無明火,不改從前窮性氣。”元·佚名《昊天塔》第四折:“這廝待放蒙掙,早撥起咱無明火不鄧鄧。”《水滸傳》第三回:“心頭那一把無明業火,焰騰騰的按納不住。”也指貪欲,欲火。如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怎管的閑花風月自冤業,無明火未斷絕,又生出閑枝節。”(李明權)

93 【無量】梵文aqarimana的意譯。古代印度計算極大數目的名稱。大而不可計算。語本出《攝大乘注釋》卷八:“不可以比類得知為無量。”《勝曼經》:“無量義者,猶是廣大異名。”俗語中沿用其義。如夏衍《兩個座談會書面回答》:“電影事業的前途是無量的。”(文賢)

94 【無量壽】無量壽極言高夀,長生不老。源出佛教《觀無量壽佛經》“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無量壽佛為阿彌陀佛的意譯。《無量壽經》中有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其中第十三願為“壽命無量願”。唐·張說《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之一:“願君無量壽,仙樂屢徘徊”。宋·周必大《二老堂詩話》米元章書無量老人詩句:“余家有米元章書‘長壽閹’三字,後題兩句‘人是西方無量佛,壽如南極老人星’不知古人之詩句,或元章自作也。”(李君岡)

95 【無始】沒有開始。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如眾生、生死、時間等都是沒有開始的。因果關係即建立在“無始”的理論基礎上。《攝大乘論》解釋說:“若有始則無因,以有始則有初,初則無因;以其無始則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顯佛法是因緣義。”眾生由於迷惑而造業,輪回生死,也是“無始”的,稱為“無始無明”(無明即愚昧)。如《起信論》說:“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無明無始,故生死無始、眾生無始、世間無始。後道、儒諸家亦用其語。如《洞玄本行經》:“南極尊祖化形骸於無始之胞,一劫而生,得為男。”宋·朱熹詩雲:“高人山水心,結習自無始。”(李明權)

96 【無惡不作】謂什麼壞事都幹。做盡壞事。原作“無惡不造”,見《百喻經·詐言死馬喻》:“世間之人亦複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殺害眾生,加諸毒楚,妄自稱善,無惡不造。”亦專指破戒律,如犯“十惡”之類。宋·法雲《翻譯名義集·釋氏眾名》:“無羞僧:破戒,身口不淨,無惡不作。”再舉後人引用之例,如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上》:“(今之巧宦)一事不為而無惡不作,上朘國計,下剝民生。”《醒世姻緣傳》七十三回:“程大姐自到周龍皋家,倚嬌作勢,折毒孩子,打罵丫頭,無惡不作。”(李明權)

97 【無常】梵語Anitya的意譯,謂世間的一切事物忽生忽滅,遷流不住。從運動變化的角度來看,稱為“刹那無常”;從相對持續的角度來看,稱為“相續無常”。《無常經》謂:“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涅槃經》卷十四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家認為世間事物都是“變易法”,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毀,有合必有離……不存在永恆不變的東西。無常毀滅一切,稱為無常火;無常吞噬一切,稱為無常狼。人身易老易死,亦不免無常。《涅槃經·壽命品》說:“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瀑水、幻炎。”後亦以無常特指死亡。如《性命圭旨》亨集:“忽一日無常到來,則懵懵然而去矣!”又據《四分律行事鈔》卷下記載,僧制,寺院西北角日落處可設“無常院”,安置臨終的病僧。(李明權)

98 【無遮大會】相容並蓄而無阻止,謂之“無遮”。無遮大會是佛教舉行的一種廣結善緣,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都一律平等對待的大齋會。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謂古印度“五歲一設無遮大會。”中國的無遮大會始于梁武帝。《梁書·武帝本紀》載:梁武帝“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後用以泛指無所退制的公眾集會。清·黃遵憲《感事》詩:‘紅氍貼地燈耀壁,今夕大會來無遮。“(無名氏)

99 【無緣】佛教認為任何事物只有在具備特定的條件時,才能產生和發展,稱為“緣起”。如果不具備形成某事物的特定條件,就稱為“無緣”。據說,佛也不能度化與佛法無緣的人。此外,證悟的人已經脫離了業果的系縛,沒有攀緣外境之心,也叫“無緣”。如隋·智顗《摩訶止觀》卷一:“常境無相,常智無緣。”由此而發為度化一切眾生的大心,稱為“無緣大慈”。後亦以“無緣”泛指沒有緣份。如唐·杜甫《清明》詩之一雲:“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緣份不足,則稱為“緣份淺”。如元·張子益《鷓鴣天》詞雲:“不念春歸離恨牽,自歎今生緣份淺。”(李明權)

100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禪宗用語,說明人的智慧因閱歷而增加。佛教既主張萬法唯心,也極重視實踐的驗證,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僧雲:‘不因一事,不長一智。’”宋·悟明《聯燈會要》卷十八:“老趙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為戲論,雖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長一智。”也作“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紅樓夢》第六四回:“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該來支問著我了。”又如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四章:“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一個人多一次經驗,才會多明白一個環境的意義。”(李明權)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345)
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8197)
俗語佛源(九)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530)
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250)
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90)
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147)
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緣氣:(5250)
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09)
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64)
俗語佛源(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6192)

上一篇(俗語佛源(三)) 回目錄 下一篇(俗語佛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