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351 【苦惱】《無量壽經》卷下:“貪恚癡愚,苦惱之患。”這就是佛教說明苦惱的根源,是有貪、嗔、癡三毒所生。《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又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即是佛教解脫苦惱的辦法。佛教所說的苦,有如下幾種:《大智度論》卷十九說有內苦和外苦。內苦為身苦和心苦。外苦為惡賊虎狼等害和風雨寒熱等災。《俱舍論》卷二說:“自寒熱饑渴等苦緣所生之苦為‘苦苦’;樂境壞時所生之苦為‘壞苦’,一切有為法無常變遷之苦為‘行苦’。”《涅槃經》卷十說“八相為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身心所生長的諸苦)。後用以泛稱痛苦煩惱。如:大學沒考上,他很苦惱。(寬忍)

  352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釋迦牟尼說法之初,便講“苦諦”。佛教認為,眾生在“生死輪回”中,遭受著種種“苦報”;生死之苦茫茫無邊,稱為“苦海”。《法華經·壽量品》謂:“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海。”佛教為了救渡眾生出於苦海,指出了一個超越生死的“彼岸”作為修行的歸宿。苦海是由無數惡業造成的。那麼,要出離苦海,到達彼岸,就要回頭修一切善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民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正是勸人去惡向善的話。例如元曲《來生債》謂:“兀那世間的人貪財好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何不早結善緣也!”(李明權)

  353 【若知牢獄苦,便發菩提心】菩提,梵語bodhi的音譯,意譯為“道”、“覺”。“菩提心”指覺悟之心,道心。俗語“若知牢獄苦,便發菩提心”,謂如果知道犯法入獄是那麼痛苦,就會早發善心,不去幹惡事了。如《西湖二集》卷三十:“常言道:若知牢獄苦,便發菩提心。那牢頭獄卒就是牛頭馬面一般兇狠,誰管你生死?只是有錢者生,無錢者死。做官的人那裏得知備細,真是個‘有天沒日頭’的所在。”(李明權)

  354 【雨花臺】在南京中華門外,是個高約100米的平曠山崗,因歷代的革命史跡而名揚中外。南宋抗金英雄楊邦義,大義凜然,拒絕金兵勸降,在山下被剖心而殉國。太平軍曾在這裏同清軍數次血戰。辛亥革命軍曾在此奮戰,今有陣亡將士人馬塚。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許多革命志士被反動派殺害在此,今建有雨花臺革命烈士陵園和紀念碑。傳說佛說法時,諸天神飄灑香花以示讚歎,形成壯觀的景象,佛家稱為“雨花瑞”。後來,“雨花”又不限於佛說法了。梁武帝信佛,也善於講經,相傳他“常披袈裟,講《放光般若經》,感得天花亂墜,地變琉璃”(《碧岩錄》第一則評唱)。梁武帝又延請高僧雲光法師在建業(今南京)城南講經,據說當時花雨墜落,著地化為美麗的雨花石。雲光說法處的山崗平廣如台,故稱雨花臺。(見南朝梁·慧皎的《高僧傳》)(李明權)

  355 【奇特】梵語ascarya的意譯。如《賢愚經》卷八說:“如來出世,實複奇特。”又《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中說佛有三種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攝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異,不同尋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說是奇特。經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頂經》。然而,把整個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會流入邪僻一徑。禪宗有句話:“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如唐·宗杲《大慧禪師語錄》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傳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無傳無授,唯我證爾證。”再舉兩個俗例。如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輔清平之主,竭忠盡行,必報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陽朔的山水的確很奇特。”(李明權)

  356 【轉世】根據佛教的因果報應和生死輪回的理論,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徹底結束,而是意味轉化作為另一種生命狀態。佛教所說的生命的輪回狀態大致有六種,即地獄、餓鬼、畜生、天、人和修羅。眾生依其前世與今生的善惡業力,而不斷轉化其生命形態。這種現象稱為轉世或轉生,是民間極為熟悉的。如元·秦簡夫《剪發待賓》第一折:“你常存這立身夫子信,休戀這轉世鄧通錢。”又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凡為國捐生者,雖下至僕隸,生前苟無過惡,幽冥必與一職事;原有過惡者,亦消除前罪,向人道轉生。”此外,藏傳佛教亦採用轉世制度來解決其宗教領袖的繼承問題。通過特定的宗教儀式選出“轉世靈童”承繼達賴、班禪等名號,統稱活佛。(李明權)

  357 【轉變】轉是生起、產生的意思。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說:“轉是起義。”變是改變,變化的意思。轉變就是產生變化,今指由一種情況變化為另一種情況。如說:他經過努力,轉變為一名三好學生。轉變一詞源於佛教。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各種條件)”而產生的,空無自性,變化無常。事物不斷地前生後滅的“異相”,謂之轉變。如《俱舍論》卷四所說:“何名轉變?謂相續中前後異性。”此外,唐代說唱通俗佛經變文等的一種藝術,也稱“轉變”。“轉”是說唱的意思,“變”是奇異的意思。轉變就是說唱奇異故事的通俗藝術。(李明權)

  358 【頂禮膜拜】對人尊崇,敬畏直至,謂之頂禮膜拜。如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回:“一時轟動了吉州百姓,扶老攜幼,都來頂禮膜拜。”頂禮是佛家最虔敬的禮拜儀式。其法,五體投地,以頂額觸地(或尊者之足),翻雙掌(表示承尊者之足)。《歸敬儀》下釋道:“經律文中,多雲頭面禮足,或雲頂禮佛足者:我所貴者,頂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禮之極也。”例如清·張岱《陶庵夢憶·阿育王寺舍利》:“余初見三珠連絡如牟尼串,煜煜有光。餘複下頂禮,求見形相。再視之,見一白衣觀音小像,眉目分明。”頂禮亦作朝拜解釋。如《花月痕》第八回:“發願朝山,航南海,涉峨嵋,前年頂禮五台。”置於“膜拜”,當為我國古代西北部族對敬畏者的禮儀,謂合掌加額,伏地跪拜。見於古書《穆天子傳》二:“吾乃膜拜而受。”後連用為頂禮膜拜。(李明權)

  359 【拖泥帶水】禪宗反對在語言文字上糾纏不休,主張依靠自力去頓悟解脫,一超即入佛地,稱為“單刀直入”、“斬釘截鐵”。如《五燈會元》卷九:“若也單刀直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又如《祖堂集》卷十二:“郡王之劍,不傷萬類;烈士之刀,斬釘截鐵。”相反,不直截了當,喜歡在事相、文字上繞來繞去,不能直探本源的,謂之“拖泥帶水”。如《景德傳燈錄》卷二九:“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愧。”又寫作“和泥合水”。如《五燈會元》卷十四:“惺惺底築著磕著,懵懵底和泥合水。”後用拖泥帶水比喻不爽快,不簡潔。如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說:作詩“語貴灑脫,不可拖泥帶水”。又如茅盾《子夜》:“鄉下人的脾氣是拖泥帶水的,又要借債,又捨不得田。”(李明權)

  360 【虎頭蛇尾】此詞,較早見於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這廝敢狗行狼心,虎頭蛇尾。”比喻詭詐偽善,言行不一致。後多比喻來勢很大而草草了事,有始無終。如《水滸傳》第一零三回:“官府挨捕的事,已是虎頭蛇尾,前緊後慢。”其實,“虎頭蛇尾”是從禪語“龍頭蛇尾”衍變而來的。《景德傳燈錄》卷十二:“師問:‘僧什麼來處?’僧提起坐具。師雲:‘龍頭蛇尾’”。(李明權)

  361 【茶禪一味】意指禪味與茶味是同一種興味。語出於《日本禪師錄》。利休居士曾說: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辦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於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內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從這裏尋找到佛祖的勝跡。茶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唐代陸羽曾著《茶經》,對於茶的種植、採摘、焙制、飲用等都作過詳細記述。形成獨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榮西和尚將茶葉帶到日本,並著《吃茶養生記》,將飲茶與修禪結合起來,在飲茶過程中體味清虛淡遠的禪意,後在日本逐漸形成有詳細儀規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書《山上宗二記》曰:“茶道是從禪宗而來的,同時以禪宗為依歸”。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曰:“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不知茶味。”“茶禪一味”即源於這種獨特的茶文化。(亦西)

  362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眾生要得道度化,出離生死苦海,必須要同佛法“有緣”,才能“感應道交”。這個“緣”,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進的精神等。什麼人同佛法“無緣”呢?這就是經上常說的“八難”。“八難”可以分作四類:一是苦障之難,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和盲聾喑啞。二是樂障之難,包括北洲和長壽天。該二處的眾生壽長多樂,但缺乏智慧,甚至誤以為已入“涅槃”。三是惡增之難,即“世智辨聰”,自以為是,妄執堅固。四是善微之難,即生在“佛前佛後”,不知佛法。值此“八難”者,便於佛法無緣。靈丹妙藥,只能醫治命不該絕的病症;同樣,佛法廣大,只能度化有緣的人。這就是俗語“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的含義。如《醒世恒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盡著自家意思,大了膽醫去,或者他命不該絕,就好了也未可知。”(李明權)

  363 【面壁】古印度高僧菩提達摩航海來到中國,先應梁武帝邀請至建康,話不投機,又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見《景德傳燈錄》卷三、《五燈會元》卷一)。達摩後被尊為中國禪宗的東土祖師。面壁又稱壁觀,是達摩祖師禪的主要內容之一。達摩曾有一偈概括面壁的精義:“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引)相傳達摩面壁十年(一說九年),身影透入石中,謂之“影石”。後用面壁指專心一意地參悟。如宋·劉克莊《題小室》詩:“近來弟子俱行腳,誰畔山僧面壁參?”獨處不語,也稱面壁。(李明權)

  364 【南無】淨土宗提倡持名念佛,作為六字洪名的“南無阿彌陀佛”,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我們有時會看到,常人在表示感激或脫離險境等場合,往往會脫口念道:“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巴厘文作namo,梵文作namas,漢語應讀作namo,意為歸命、歸敬。按印度禮儀,低頭合掌,口稱“南無”,即表示致敬。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載,菩提達摩來到洛陽,自雲已一百五十歲,稱譽永寧寺精麗無比,在寺中“口唱南無,合掌連日”。“南無”亦作“南膜”、“曩膜”等。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六謂:“南無,亦作南膜,或言那模,皆為歸禮譯之。”(李明權)

  365 【枯木逢春】“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這本是《五燈會元》裏“婆子燒庵”故事中的兩句話,後來人們用來形容枯木逢到春天又有生機。《敦煌變文集》卷二《廬山遠公話》:“是日遠公猶如臨岩枯木,再得逢春”。宋代道原《景德傳燈錄·唐州大乘山和尚》:“僧問:‘枯木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稀有。’”後來用枯木逢春,比喻從絕望中重獲生機。如《喻世明言·裴晉公義還原配》:“兩口兒回到家鄉,見了岳丈黃太學,好似枯木逢春,斷弦再續,歡喜無限。”(寬忍)

  366 【相對、絕對】相對原作相待,絕對原作絕待。相對與絕對相稱。《維摩詰經》卷二僧肇注曰:“諸法相待生,猶長短比而形。”一切萬法,自現象界的觀點而言,存在著長與斷、大與小、東與西、有與無、是與非,乃至淨與穢、迷與悟、生與死等的對立狀態,佛教稱之為相待,意謂相待而有。《仁王般若波羅密經·教化品》中說:“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無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緣成,假成眾生;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一切幻化,是幻諦眾生。”若從至極平等的絕對立場觀之,則諸法實相,自然法爾,不虛不妄,而真實一際。世間本無千差萬別的相對性質,法性、法相既同為一實之義,有無、真俗亦自平等不二。此一真如平等的自然法界,自是超越、泯絕各種兩端相對立場的分別見解,佛教稱之為絕待,意謂不二而一。後多用作“相對”、“絕對”。絕對指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相對指依靠一定條件而存在或變化。如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一》:“以變化相對言之,既能變而為大毒,豈不能變而為大善?既能變而殺人,則宜有能生人之理。”又用為哲學範疇。如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我們馬克思主義認為,不平衡,矛盾,鬥爭,發展,是絕對的,而平衡,靜止,是相對的。所謂相對,就是暫時的,有條件的。”相對亦指兩相對應或對立。如丁玲《母親》:“無論什麼事,她們都有兩個相對的意見。”又用作比較。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特別是孩子劇團,在他們的指導下加強了內部學習,而在巡迴工作中也獲得了相對的自由。”(文賢)

  367 【相應】梵語欲吃多(Yakta)或瑜伽(Yoga)意譯為“相應”,即契合義。如《華嚴經》:“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依《瑜伽師地論》,相應有三種,即一境、二行、三果。如《玄應音義》卷二三:“瑜伽,此雲相應,謂一切乘境行果等……境謂一切所緣境,此境與心相應……行謂一切行,此行與理相應……果謂三乘聖果,此果位中諸功德法更相符順,故名果相應。”今指相適應,相符合。常用于平行機關,相當的意思。如:相應函達;相應咨複。(文賢)

  368 【皆大歡喜】原為佛經結束語中的習慣用語。如《維摩詰經·囑累品》:“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又如《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謂參加法會的大眾聽佛講經說法後,都感到身心愉悅,無比欣喜。後泛指大家都很高興。如茅盾《雨天雜寫之三》:“目前此間文化市場……似乎都相安無事,皆大歡喜。”(李明權)

  369 【掛羊頭,賣狗肉】《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曾說道:“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頭於門外而賣馬肉於內(市)也。”但形成現代流行的這則(掛羊頭,賣狗肉)諺語,則是佛教禪宗。《五燈會元·衛州元豐院清滿禪師》說:“又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壞後進初機,滅先聖洪範。你等諸人,聞恁麼事,豈不寒心?”後來用“掛羊頭,賣狗肉”比喻用好的名義做招牌來兜售低劣的貨色。(無名氏)

  370 【指東話西】亦作“指東畫西”。禪宗謂說話東拉西扯,不能一言道破。《五燈會元·黃龍南禪師法嗣·隆慶慶閑禪師》:“不用指東畫西,實地道將一句來。”《聯燈會要·道閑禪師》:“莫只這邊那邊逴得些語句,到處插語,指東畫西,舉古舉今。”後世常用此句來形容說話不著邊際,不落實處。明·徐渭《漁陽三弄》:“狂生,我教你打鼓,你怎麼指東話西,將人比畜。”《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張梢指東話西,只望單氏倦而思返,豈知他定要丈夫的骨肉,方才指實。”(李君岡)

  371 【豎起脊樑骨】原為禪宗語。《五燈會元》卷十二載:有個叫狄三的人出家了,禪師給他起了個法名稱“道川”,並教誨他說:“汝舊呼狄三,今名道川,川即三耳。汝能豎起脊樑,了辦個事,其道如川之增;若放倒,則依舊狄三也。”“豎起脊樑”,謂站穩腳跟,振奮精神,專心參禪辦道。這是一句禪家慣用語。再舉一例,如《五燈會元》卷十七:“其或見諦不真,影像仿佛,尋言逐句,受人指呼,驢年得快活去。不如屏盡塵緣,豎起脊樑骨,著些精彩,究教七穿八穴,百了千當,向水邊林下長養聖胎,亦不枉受人天供養。”體現出佛家所提倡的“勇猛精進”的精神。朱熹亦好用禪語,其《語類》卷一零五謂:“道夫辭拜還侍,先生曰:“更硬著脊樑骨!”今亦常用此語,謂提起正氣,振奮精神。如:我們要豎起脊樑骨,不怕威脅,不怕利誘,為建設繁榮公正的社會而奮鬥。(李明權)

  372 【啞子做夢說不出】《無門關·趙州狗子》說:“無門著語曰:參個‘無’字,晝夜提撕,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會,如吞了個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蕩盡從前惡知惡覺,久久純熟,自然內外打成一片,如啞子得夢,只許自知。”謂不可言說的內證自悟的境界。後來人們用“啞子夢見娘,有話無說場”比喻心裏明白,但無法表達出來的痛苦情景。如元·鄭廷玉《後庭花》第四折:“真個是啞子做夢說不的(出),落可便悶的人心碎。”即是一例。(無名氏)

  373 【拜佛修齋】佛教徒修行的主要內容之一。拜佛是佛教徒每天應修的定課;如入寺院,亦應禮拜佛菩薩等。拜佛必須依從佛教儀規,採取“頭面禮足”、“五體投地”等方式。至少三拜,或為三的倍數。齋字有戒、敬、清淨等義。修齋原指過午不食,後轉指不食肉(包括“長齋”與每月若干天的“花齋”)。此外,在家信徒在齋日修“八關齋戒”,使身口意清淨,也叫“修齋”。修齋還包括設食供養僧眾的“齋僧”,為亡人設齋會的“齋七”等。總之,一切時、一切處“自淨其意”,便名“修齋”。俗語用“拜佛修齋”形容修習佛法者。如清·謳歌變俗人《醒世緣彈詞》:“生來心地最慈仁,拜佛修齋一秉仁。”(李明權)

  374 【順水推舟】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應某種形勢而說話、辦事。原為禪語,見《續燈錄》卷七:“到這裏喚著順水放船。”又如金·萬松老人《從容錄》:“本要以毒攻毒,長慶只解順水推船。”“順水推舟”在禪宗那裏比喻隨順眾生的機緣,開示說法。在文學中如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又如《紅樓夢》第四回:“老爺何不順水行舟,做個人情,將此案了結。”(李明權)

  375 【看風使帆】原為禪語,意為隨緣,對機。語本《五燈會元》卷十六:“看風使帆,正是隨波逐浪。截斷眾流,未免依前滲漏。”這是法雲法秀禪師上堂開示的法語。法秀屬禪宗雲門宗門下。該宗祖師文偃有“雲門三句”,名噪叢林,即“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看風使帆”是解釋“隨波逐浪”句的。後變為“隨風倒舵”、“看風轉舵”、“見風轉舵”等,比喻順著勢頭行事,多含貶義。如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則你這媒人一個個,啜人口似蜜缽,都只是隨風倒舵。”又如《民國通俗演義》第四二回尾批:“為老袁計,不即當看風轉舵,臨崖勒馬耶?”又如劉流《烈火金剛》第二七回:“他馬上見風轉舵,說道:‘你是金區長吧!早就耳聞。請到屋裏坐!’”(李明權)

  376 【看破紅塵】“紅塵”,原指繁華熱鬧的所在。如漢·班固《西都賦》:“紅塵四合,煙雲相連。”又如唐·劉禹錫《元和十一年戲贈看花諸君》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佛教所說的“塵”,系譯自梵語pajas,意為污染,謂能污染人的真性。“塵”又與“境”同義,指外部一切感知認識的事物。佛教認為,塵境是一心所變現的,並非真正的客觀實在,屬於虛妄的“似外境現”。後因以紅塵指虛幻的塵世間。如《紅樓夢》第一回:“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俗語看破紅塵,謂看透塵世的虛妄污濁,不足留戀。常用以形容達觀、灑脫。如《鏡花緣》第四十回:“到了次日,並不約我,卻一人獨往,豈非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索麼?”柳青《創業史》第一部題序:“看破紅塵的老漢,要求全家人都不必難受。”(李明權)

  377 【香火因緣】“香火”指香燭或指香與燈火,泛指一切供佛之物。同信佛法,同在佛門,彼此往來的契合者,稱為香火因緣。如唐·白居易《祭中書韋相公文》:“長慶初,俱為中書舍人,日尋詣普濟寺宗律師所,同受八戒,各持十齋,由是香火因緣,漸相親近。”也可省為“香火緣”。如清·袁枚《子不語·王莽時蛇冤》:“先生辭光武之聘,早登仙道,與吾有香火緣,故來相救。”至於佛門道友共同結合而成的念佛修持團體,則稱為“香火社”。如白居易在“會昌中,請罷太子少傅,以刑部尚書致仕,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見《舊唐書》本傳)。(李明權)

  378 【香花供養】香和花均為常用的供佛之物,謂之“香花供養”。如《法華經·序品》謂:“有香華伎樂,常以供養。”香的品種極多,如檀香、塗香、末香、丸香、棒香、線香等。據《大宋僧史略》卷中謂:“經(指《賢愚經》)中長者請佛,宿夜登樓,手秉香爐,以達信心。明日食時,佛即來至。故知香為信心之使也。”又佛說法時,諸天散花如雨,以為祥瑞。此外《過去現在因果經》中又有“借花獻佛”的故事。“香花供養”的用例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後天人以新白緤裹佛,以香花供養,滿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宮。”後亦用以指對有大恩德的人至誠相謝。如《聊齋志異·鐘生》:“某誠不足稱好逑,然家門幸不辱寞。倘得再生,香花供養有日耳。”(李明權)

  379 【香象渡河】經上以“三獸渡河”比喻小乘、中乘、大乘這“三乘”證道程度的淺深。《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說:“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香象渡河謂香象涉水最深,直到河底,比喻佛菩薩證道最深、最徹底。後常用以稱美詩文之透徹、精深。如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李杜數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視郊島輩,直蟲吟草間耳。”亦作“香象絕流”。明·袁宗道《雜說類》:“至若般若緣深,靈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絕流。”(李明權)

  380 【香錢】信徒進香所施的錢。也泛指佈施給寺廟、僧尼的“淨財”。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下:“三班院所領使臣八十餘人,蒞事於外,其罷而在院者,常數百人,每歲乾元節,醵錢飯僧,進香合,以祝聖壽,謂之香錢。”又如洪深《貧民慘劇》第四幕:“師父,我們老主顧啦,哼,噯,回頭送你兩個香錢。”按《敕修百丈清規·知殿》說,“施主香錢,不得互用。”謂施主奉獻的香錢,必須用於供佛齋僧,不能移作他用。(李明權)

  381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梵語sraddha譯作信心、信解、信仰。《法苑珠林》卷九四:“生無信仰心,恒被他笑具。”謂對佛、法、僧三寶的崇信欽仰。佛教強調修行之初,須立堅固的信心,令不動搖。如“信、解、行、證”,“信、願、行”等。後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或榜樣。如周恩來《抗戰軍隊的政治工作》:“要以耐心說服誘導的精神,爭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團結他們在革命主義與政綱的領導下而堅決奮鬥。”(文賢)

  382 【律師】佛教稱善解戒律者為律師,一如稱善解經、論的人為法師。《像法決疑經》和《觀心經》都說三師(律師、禪師、法師),謂善於審察判別持戒或犯戒的為律師。《涅槃經》:“如果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說,是名律師。”唐·道宣《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一’字者,律字;以律訓法總合大、小、開、遮、輕、重,故雖通博,指歸一字”。戒律儀規,本為佛教各宗所必須修持,但佛教在傳入中土以前的印度,小乘各部戒律繁多,而且分歧各異,要抉擇修習,非專家不可。到了唐代道宣遂開創律宗,從而培養專門傳授戒法的僧材——律師。今指受訴訟當事人之委託或法院的指派,在法庭執行法定職務的人稱為律師。(無名氏)

  383 【獅子吼】佛被稱為“人中師子”(佛經上的“獅”字多寫作“師”字)。“獅子吼”見於釋迦牟尼佛初誕生時:“太子(指佛出家前為悉達多太子)生時,一手指天,一手之地,作獅子吼,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關於“獅子吼”的寓意,可見《普曜經·論降神品》:“譬如獅子吼,諸小蟲怖懼,暢佛獅子吼,降伏外異學。”佛菩薩演說決定之理,降伏一切外道異說,故稱獅子吼。此外,高僧說法,有時也被譽為獅子吼。如唐·劉禹錫《送鴻舉遊江南》詩:“與師相見便談空,想得高齋師子吼。”又如《五燈會元》卷九謂:“寂子說禪如師子吼,驚散狐狼野幹之屬。”俗語中則每稱悍婦惡罵為“河東獅吼”,如《官場現形記》第三九回:“無奈瞿老爺一來怕有玷官箴,二來怕河東獅吼,足足坐了一夜。”這裏有個掌故。相傳宋代蘇軾有個朋友,姓陳名慥字季常,號龍邱居士,喜招賓客,好談禪理。不過,其妻柳氏悍妬,陳慥甚懼。蘇軾曾賦詩戲之雲:“龍邱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見宋·洪邁《容齋三筆·陳季常》)後明朝汪廷訥根據此事改編為雜劇《獅吼記》。“河東”,舊屬柳姓的郡望,如唐代柳宗元,人稱“柳河東”。(李明權)

  384 【恒河沙數】恒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大智度論》卷七說:“問曰:‘如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超)過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數等?’答曰:‘恒河沙多,餘河不爾。複次,是恒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現見,故以為喻。複次,諸人經書皆以此恒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恒河沙為喻。複次,餘河名字屢轉,此恒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恒河沙為喻。’”後來用以形容數量多得像恒河裏的沙粒那樣無法計算。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顧自古及今,遭喪者恒河沙數,何以獨示兆於是夜?”(寬忍)

  385 【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要做到底,決不半途而廢。西天,指印度。印度古稱天竺,在中國的西邊,故稱西天。印度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故俗語雲“送佛送到西天”。又,西天亦指阿彌陀佛所教化的西方極樂世界。兩釋皆可通。清·王光有《吳下諺聯》卷四:“送佛送到西天。佛自西天來,二千年與此矣。”又如《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姐姐原是為救安公子而來,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也作“有心送佛送到西天”。如草明《一個私塾教師》:“好,有心送佛送到西天,我就打算挨餓也要在這世界裏給人們講聖賢故事。”(李明權)

  386 【前世作孽】據佛教“因果報應”之說,前世造下罪孽,損害其他眾生,一旦果報成熟,即不得不償還所欠的冤孽之債,謂之“前生債”或“前世孽”。如明·馮夢龍《桂枝兒·交惡》:“歹冤家,只今日便與你折帳,也是欠下前生債,與你相交這場。”又如清·袁枚《續子不語·葉氏姊》:“乾隆己酉,姊年七十二矣。偶秋日遊園中,忽冷風如箭,直射其身。臥床,醫藥罔效……別駕乘其神氣稍清時,詢以終日喃喃,與誰共語,所患何處痛癢,而呼號不止?姊初不答,強問之,乃長歎曰:‘前世孽也!’”今人遇到冤家或困境、災難時,往往說:“前世作孽!”即本於此。(李明權)

  387 【前世燒了斷頭香】信徒為了表示虔敬,在禮佛等場合,一般不燃折斷或污染過的香。如《三世因果經》雲:“今生臭氣為何因?前世汙香供佛前。”如《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我是怎麼了呢?沒修積個兒子來罷了,難道連個女兒的命也沒有?真個的我前世燒了斷頭香了。”(李明權)

  388 【前因後果】因是能生,果為所生;有因則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關係。同時,佛教又說因果必通於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世”。如《因果經》說:“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在因。”《涅槃經·憍陳如品》說:“善惡之報,如影取形,三世因果,迴圈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這就是說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果,有原因必有結果。後來以“前因後果”指事情的整個過程。如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說:“須得先叫他明白了前因後果,才免得怨天尤人。”(寬忍)

  389 【前身】今稱事物原來的形態,名稱為“前身”。如馬南邨《燕山夜話·北京勞動群眾最早的遊行》:“當時煤窯的出現畢竟是一種新鮮事物,那些窯主們畢竟是後來的資產階級的前身,那些窯工們也畢竟是後來的無產階級的前身。”前身源於佛教三世輪回的說法,指輪回在過去世之身。如《晉書·羊祜傳》:“羊祜五歲,時令乳母取所弄金環。乳母曰:‘汝先無此物。’祜即詣鄰人李氏東垣桑樹中探得之。主人驚曰:‘此吾亡兒所失物也,雲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時人異之,謂李氏子則祜之前身也。”又如清·袁枚《子不語·王旻廬宗伯是蓮花長老》:“宗伯大異,起視所供盤中之棗,其頂微缺,如少二三枚者。恍悟自己前身,乃此庵長老也,故終身奉佛甚虔。”(李明權)

  390 【前言不對後語】指說話前後不照應,漏洞百出。原為禪語。《續燈錄》卷十一:“曰:‘向上宗乘又且如何舉唱?’師曰:‘前言不及後語。’”“向上宗乘”又稱“向上一路”,即禪宗直指人心的特別法門。“前言不及後語”就是說語言是無法充分表達“向上宗乘”的,只能靠內心的證悟。後俗語中也有用前言不搭後語。如《官場現形記》第六回:“這位王協台一臉煙氣,問他營裏的事情,多是前言不對後語。”又如袁靜等《新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大水下決心發言,憋出一身汗,前言不搭後語,結結巴巴的說了一潑灘。”(李明權)

  391 【前緣】“前世因緣”,又省作“前緣”。佛家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過去世中結下的緣分,故稱。如《紅樓夢》第八八回:“卻是除了老太太,別的也伏侍不來,不曉得前世什麼緣分兒!”民間又有一種傳說認為,婚姻大事是前生就註定的,如西湖花神廟楹聯雲:“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前緣又特指男女間的緣分。如唐·李商隱《雜纂·隔壁聞語》:“新娶婦卻道是前緣,必是醜。”又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我等與郎君輩原無前緣,故此先來告別。”(李明權)

  392 【迷頭認影】這是《楞嚴經》裏所說的寶羅城狂人演若達多的一則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演若達多是個從來不愛梳洗的人,蓬頭垢面。古代沒有鏡子,他也無法認識自己的面目。一天,他口渴了,走到河邊喝水,河水清澈見底,當他俯下身子的時候,看見水裏有一蓬頭垢面、猙獰可怕的影像,演若達多轉身就跑,逢人便說:河裏有一鬼魅,是如何如何的形象。他哪里知道,水裏的“鬼魅”便是他自己的“尊容”。故事用以比喻迷失本性,不見自己的本來面目。《五燈會元·泐潭洪英禪師》說:“諸祖相繼,至於達摩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語言,豈不是先聖方便之道?自是當人不信,卻自迷頭認影,奔逐狂途,致使竛竮,流浪生死。”同書卷六說:“不識家珍,迷頭認影。”後來用“迷頭認影”形容十分糊塗。(無名氏)

  393 【活佛】我國藏傳佛教名詞。藏語稱為“朱古”,意思是化佛示現的肉身。通常稱大喇嘛圓寂後根據轉世制度取得寺廟首領地位的繼承人為活佛。始於十三世紀的噶舉派噶瑪噶舉的噶瑪拔希。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應加上寺院或家廟的名字,如東嘎寺的活佛洛桑赤烈,全稱叫做“東嘎·洛桑赤烈”;又如多吉才仁當了熱振寺的活佛後,他的名字便是“熱振·多吉才仁”。對於有僧職的大喇嘛,人們日常簡稱或尊稱時,再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寺院稱號了。如“東嘎活佛”、“熱振活佛”等。凡活佛圓寂後,寺院上層通過占卜等儀式,尋覓活佛圓寂的同時出生的若干嬰童,從中選定一個“靈童”作為他的轉世,迎入寺中繼承其宗教地位。(無名氏)

  394 【活潑潑】是禪宗的熟語,大致反映出禪宗如下的特色:首先是與自心相契合,所謂“直指人心,明心見性”。其次是與生動具體的現實生活“打成一片”,所謂“目擊道存,觸事而真”。再次是機鋒往來,“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正如《大慧禪師語錄》卷十九所說:“不用安排,不假造作,自然活潑潑地,常露現前。正當恁麼時,方始契得一宿覺。所謂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一宿覺。”後俗語中用活潑潑形容生動自然,充滿生機。如魯迅《二心集·<夏娃日記>小引》:“幸而靠了作者的純熟的手腕,令人一時難以看出,仍不失為活潑潑地作品。”又如葉聖陶《搭班子》:“活潑潑的春天,柔和而乾淨,叫人仿佛墮入軟美的夢裏。”亦指人活躍、機靈。如曹禺《日出》:“見著陳白露,他的年紀,舉動,態度就突然變得又年輕,又活潑。”(李明權)

  395 【爛熟須菩提】須菩提,梵名Subuti,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誕生時,家中空乏貧窮,故取名須菩提,意為“空生”。他受父母的影響,出家常隨佛陀。須菩提在祗園精舍等處恭聽佛說《金剛經》、《般若經》等,證悟一切事物皆是因緣生滅、空無自性之理,不再分別執著,霍然解脫。在佛陀的弟子中,須菩提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心經》是佛陀對須菩提所說的“空經”,裏面多次出現須菩提的名字。這兩部經是佛教徒經常念誦的經典。把這兩部經念得又熟又快,就常聽到“須菩提……”、“須菩提……”。因此,俗有“爛熟須菩提”之說,意思是對某本書讀得滾瓜爛熟,十分熟悉。如《何典》第五回:“及至活死人進了學堂門,卻是出調的聰明,不消幾時,把牽鑽鬼讀了數年還半生半熟的書,他都讀得爛熟須菩提,顛倒也背得出。”(李明權)

  396 【覺悟】覺,梵語菩提Bodhi,鳩摩羅什譯作“道”,玄奘譯作“覺”。“覺”有覺察、覺悟兩層意思:覺察即察知惡事,覺悟即開悟智慧。佛家說:會得真理以開真智為“覺悟”。隋·慧遠《大乘義章》卷二十:“覺察名覺,如人覺賊;覺悟名覺,如人睡寤。”同書又說:“既能自覺,複能覺他,覺行圓滿,故名為佛。道言自覺,簡異凡夫,雲言覺他,明異二乘,覺行究滿,彰異菩薩,是故獨此偏名佛矣。”中國先秦原有“覺悟”一詞,見《荀子·成相》:“不覺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意為醒悟。然而此詞廣泛流行,乃在佛教傳入以後。《隋書·經籍志》載,釋迦“舍太子位,出家學道,勤行增進,覺悟一切種智,而謂之佛。”所謂“佛”,就是完全、徹底的覺悟者。後謂認識以前的錯誤為“覺悟”。如魯迅《而已集·革命時代的文學》:“至於富於反抗性,蘊有力量的民族,因為叫苦沒用,他便覺悟起來,由哀音而變為怒吼。”今常指政治方面的認識水準。如:政治覺悟、革命覺悟。(李明權)

  397 【語錄】自唐武宗滅佛,佛教經論大量毀壞,佛教徒遁跡山林,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得以延續下來。禪宗祖師為了方便學人,接引後學,不事華藻,以俗談平話宣揚深奧的佛理,侍者及門徒隨而筆錄成文,以便俚俗。因所用多為口語,故延稱語錄。它的特點是口語化,通俗化,以白話形式出現。最初多為抄本,輾轉傳閱。其後宋儒講學,師弟傳授,門人弟子記錄師說,也沿襲語錄名稱,語錄體裁逐漸盛行。如宋代釋道源禪師採訪諸方語錄集成《景德傳燈錄》三十卷等。這些《語錄》大都以白話敍述,廣為流傳,越來越接近口語化。“語錄”一詞在現代仍有使用,如《毛主席語錄》等。(無名氏)

  398 【神通廣大】“神通”就是變化莫測、自在無礙的作用。《大乘義章》卷二十解釋道:“神通者,就名彰名。所為神異,目之為神;作用無擁,謂之為通。”通力或從宿業而來,稱為業通;或從後天修得,稱為修通。佛家主張從禪定和智慧中開發神通之力。《大莊嚴經·成正覺品》說:“如來於菩提樹下,初成正果,現佛神通,遊戲自在。”《大智度論》卷九四謂:“若菩薩離神通,不能饒益眾生。”可以說,神通的唯一正當目的,就是“饒益眾生”,否則,就是邪因,將受惡果。如提婆達多為求供養之利而學神通,繼而我慢貢高,破壞僧團,毒害佛陀,受到地獄報應,便是一例。佛教把神通分為六種。前五種是:身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五通”是凡夫可以修得的,不出輪回。佛教最重視第六“漏盡通”,即斷盡煩惱,脫離生死的通力。必須“六通”具足,才算完美,才能普渡眾生。後因以“神通廣大”泛指法力無邊、本領超越。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我總不明白,他為甚麼這麼神通廣大,怎樣知道是我看的卷?”(李明權)

  399 【退轉】佛教原有“不退轉”或“退轉”之說。“不退轉”謂精進佛法,不斷地增長功德善根,不再退失、轉變。如《無量壽經》卷上:“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不退轉”亦指經一大劫修行所達到的菩薩階位。反之“退轉”則指退失道心,減失道行。如南朝陳·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法師今若退轉,未必有一稱心,交失現前十種大利。”後俗語中指退回、轉頭。如魯迅《華蓋集·這個與那個》:“如果偶有個不肯退轉,因而受害的,公論家便異口同聲,稱之曰傻子。” (李明權)

  400 【既來佛會下,都是有緣人】謂在燒香、拜佛等佛事活動中相逢的人,都是有緣分的。也泛指相會的人都有緣分。如元·楊暹《西遊記》第六本第二一出:“要經文,準備的貝葉全新,著東土開發群迷度萬民,不枉了孫行者驅弛受窘,豬八戒奔波逃遁。恁既來佛會下,則恁這班兒都是有緣人。”又如《西遊記》第三六回:“你不濟事。但是和尚,即與我們一般。常言道:既在佛會下,都是有緣人。你且坐,等我進去看看。”(李明權)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345)
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8198)
俗語佛源(九)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531)
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90)
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147)
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緣氣:(5251)
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10)
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64)
俗語佛源(二)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69)
俗語佛源(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6192)

上一篇(常常依止善知識) 回目錄 下一篇(俗語佛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