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願文》講記(四)

 

達真堪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講第二個因,積資淨障——積累資糧和淨除罪業。


《極樂願文》的內容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因,第一個因是明觀福田,心裏清清楚楚地觀想西方極樂世界,觀想阿彌陀佛及其眷屬,這些都是我們種善根、種福德的田地。凡夫都需要依靠這樣殊勝的對境、殊勝的所依才能提起正念,才能行持善法,才能成就。否則是非常困難的。


佛在經中,詳細地描述過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相,但這種境相不是肉眼所能看見的。我們現在連天眼都沒有,更不用說慧眼、法眼、佛眼了。那我們根據什麼深信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深信極樂世界不可思議的功德和利益呢?我們主要靠佛的教證和理證。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及其功德利益,是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很多經書裏講得一清二楚。佛是無欺的,從來沒有欺騙過眾生,佛所講的道理都是千真萬確的,都是諸法的事實真相、真理。從理論的角度來講也能講通。


深信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這是最根本的。如果我們對此還沒有生起定解,不可能為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而積累資糧、淨除罪障,不可能發菩提心,不可能發願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沒有動力啊!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強烈的欲望,就很難精進地修學其他因緣。所以我們深信佛所描述的這些境相,並對此堅定不移,這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因是積累資糧,淨除罪業。佛在經中講過很多積累資糧、消除業障的方法,但都包含在七支供裏。按顯宗來講,七支供是最殊勝、最圓滿的。所以在這裏以七支供來積累資糧,淨除罪業。七支供分七:一、頂禮支;二、供養支;三、懺悔支;四、隨喜支;五、請轉法輪支;六、祈請不入涅槃支;七、回向支。


七支供的第一支頂禮支。我們做頂禮應該有對境,有所依,所以要明觀福田。我們要在這樣一個殊勝的所依和對境中做禮拜。


敬禮遠近無別故,我以三門敬頂禮。


“敬禮遠近無別故”,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十萬億國土之外,向那麼遙遠的所依處做禮拜,有意義嗎?能得到功德嗎?能!當然能!因為做禮拜的功德是從恭敬心中生起的。如果有信心,有恭敬心,能表裏如一、一心一意地頂禮,就沒有遠近的差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雖在遠處,但和在眼前,在心中一樣,能得到不可思議的加持與攝受。若是沒有信心,沒有恭敬心,不能表裏如一地做禮拜,即使近在眼前,也得不到加持與攝受。


在佛教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公案。佛祖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善星比丘與提婆達多都是佛的親屬,都在佛的身邊,而且善星比丘是佛的侍者,承侍佛陀二十多年。但他沒有生起絲毫的信心,最終相續中生起了邪見,離開了佛陀,結果墮落惡趣。


提婆達多是佛的親屬,學識淵博,也有勢力,連相貌都跟佛差不多。但是對佛沒有生起信心,經常跟佛陀作對。佛在世的時候,那麼威嚴,那麼有攝受力,誰有能力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啊?但是他做了,最終下地獄了。


佛在世的時候,有很多善男子、善女子雖然沒有面見過佛陀,但是對佛很有信心,通過一心祈禱,也得到了佛的攝受與加持,最終都成就了。


所以說,一切成就都是靠信心。沒有信心,沒有恭敬心,心胸沒有打開,即使經常和佛、菩薩、上師在一起,形影不離,也和遠處一樣,無法能夠將加持融入自相續。如果真正具足了信心、恭敬心,上師三寶不可思議的攝受與加持隨時都能融入自己的相續。


若是有堅定的信念,即使再沒有學問,再沒有能力,也能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所以在佛門,能不能成就,不是靠貴賤、貧富、學識、身份來區分的,唯一要靠的就是信心。只要有信心,都能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得到了上師三寶的加持,就能成就。若是沒有信心,再聰明,再有能力,也無法能夠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沒有加持,就沒有成就。修行的道路上,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非常重要。
“我以三門敬頂禮”。“三門”就是我們的身口意。為什麼叫三門?因為一切惡業都從此三處產生,一切善法也從此三處產生。


為什麼要以三門做禮拜?學佛修行就是斷惡行善,所以要用正知正念把三門管住,不讓它造作惡業,讓它行持善法。因此要以三門做禮拜。做禮拜能夠直接對治諸多煩惱,尤其是對治傲慢。


傲慢心是一切成就最大的障礙,傲慢的鐵球沾不上功德水。傲慢,不讓我們發現他人的功德和優點,這樣我們就無法能夠學到對方的功德和優點;傲慢,不讓我們發現自身的缺點和毛病,這樣我們就無法能夠發現自己的錯誤,無法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樣一來,我們就無法能改變相續,無法能改變因果。


命運是由因果來決定的,不改變因果,就不能改變命運;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因果。因果是怎樣產生的?就是以自己的相續產生的。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心是主宰。要改變自己的相續,就要時時處處學習他人的功德和優點,把他人的一切功德和優點都納入自己的相續中;要改變自相續,就要時時處處祛除自相續中的一切缺點和毛病。相續改變了,因果也就改變了,命運也就改變了。


我們能將三門利用起來行持善法,就沒有造惡業的機會了。不能在相續中為惡業留餘地!若身在做禮拜,意和口沒有認真做,它們兩個就會去造惡業,或者造無記業。要以正知正念守護三門,在這裏講的就是“三門敬頂禮”,身禮拜、語禮拜、意禮拜。


意禮拜,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在此憶念世主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就是意禮拜。


語禮拜,讚歎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功德。念誦祈請文、讚歎文,都屬於語禮拜。要用口來做禮拜,不讓它閑著。它一閑了,就會造惡業或無記業。


身禮拜,密宗裏是大禮拜,全身著地;顯宗裏有兩種,一個是頂足,直接把佛或上師的雙足頂在頭上,另一種是五體投地,也就是小禮拜。這都屬於身禮拜,是一種恭敬的表現。


沒有意禮拜,只有身禮拜或者語禮拜,這樣的禮拜沒有多大的功德。為什麼?因為意是主宰。如果做語禮拜或身禮拜的同時,心在散亂,造惡業,這些身、語的禮拜統統沒有用。


大乘佛法是以意為主的,所以最主要、最根本的是意禮拜。沒有意禮拜,就不會有語和身的禮拜,即使有也是假的。做頂禮,不是一定要以口或身來做,在意念當中就可以做。


“三門敬頂禮”是略說,下麵是廣說。


法身無量光部主,右手放光化觀音,
複化百俱胝觀音;左手放光化度母,
複化百俱胝度母;心間放光化蓮師,
複化百俱胝蓮師。頂禮法身阿彌陀。


這裏的做禮拜,主要是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是意禮拜。在這樣的意念的攝持下,我們念誦此文等一些讚歎文,然後做大禮拜或小禮拜,有巨大的功德和利益。所以在此處講阿彌陀佛的功德。


首先講法身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分法身、報身和化身。報身和化身都屬於色身,是佛為了度化眾生,從法身中幻化出來的。法身阿彌陀佛就是我們所謂的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中,諸佛是一體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從法界中顯現的,都是法身阿彌陀佛的幻化和遊舞,所以法身阿彌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本體。


“法身無量光部主”,在佛法裏,尤其是密法裏,佛、本尊分如來部、金剛部、珍寶部、蓮花部和事業部,共五部。阿彌陀佛,尤其報身阿彌陀佛是一切部的部主,也是蓮花部的部主,所以在顯現上阿彌陀佛的身色是深紅色,代表蓮花部,蓮花部的諸多本尊身色也為深紅色。


阿彌陀佛既是法身,也是報身,又是化身,下面講化身。


“右手放光化觀音”,阿彌陀佛右手發出白光,白光化成觀音菩薩。


“複化百俱胝觀音”,幻化出的觀音菩薩又幻化了百千萬觀音菩薩。為什麼幻化百俱胝?因為一尊化身佛的所化刹土是百千萬,所以在此處幻化的觀音菩薩也是百千萬。


在藏傳佛教裏,觀音菩薩形象為男性,主要為了度化男性眾生而幻化的,但也度化女性眾生。


“左手放光化度母”,阿彌陀佛的左手放出綠光,綠光化成度母。在藏傳佛教裏,度母是女性,有綠度母、白度母等二十一度母,主要是佛為了度化女性眾生而幻化的。


“複化百俱胝度母”,度母又幻化百千萬度母。


“心間放光化蓮師”,阿彌陀佛的心間放射出紅色的光,紅色的光化成蓮花生大士。蓮花生大士是為度化末法時期的眾生而幻化的。末法時期,法弱魔強,很多眾生很難以寂靜或慈悲的方式度化。為了降伏魔眾,度化我們這些剛強難化的眾生,阿彌陀佛從自己的心間幻化出蓮花生大士。


佛即將圓寂時,阿難非常難過,哭泣著祈請佛陀不入涅槃。佛說:“不要難過,也不要哭泣,我將來會以上師的形象來度化眾生。”末法時期,佛菩薩以上師、善知識的形象來度化眾生,所以阿彌陀佛從心間幻化出蓮花生大士。


“複化百俱胝蓮師”,蓮花生大士又幻化百俱胝蓮師。一尊化身佛所化刹土是百俱胝,所以蓮師也是百俱胝。其實佛菩薩的化現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有時以佛、菩薩、上師的形象,有時以一般男女形象,有時以螞蟻或其他動物的形象來度化眾生。


“頂禮法身阿彌陀”。我們時刻憶念阿彌陀佛特有的功德而恭敬禮拜,這是最殊勝的。心中憶念,口誦持偈頌,身做大禮拜或小禮拜,身口意三門同時做禮拜,頂禮法身阿彌陀佛。


佛于晝夜六時中,慈眸恒視諸有情。
諸眾心中所生起,任何分別皆明知。
諸眾口中所言語,永無混雜一一聞,
頂禮遍知無量光。


“佛于晝夜六時中”,“佛”即是阿彌陀佛。“晝夜六時”,白天分三個時段,晚上分三個時段,一共是六個時段,這叫六時。


“慈眸恒視諸有情”,和“慈悲慧眼遙視我”一樣,阿彌陀佛在一日六時中,每時每刻都以無偽的慈悲心垂念我等一切眾生,以智慧之眼注視我等一切眾生。
阿彌陀佛沒有一刹那不注視我等眾生。眾生何者在衰落,何者在興盛,何者行善,何者造惡,何者從惡趣中轉生到善趣,何者從善趣中又墮落惡趣,阿彌陀佛都歷歷在目,了然於心。


在諸佛菩薩、上師三寶面前,沒有當面與背後,沒有明處與暗處。我等眾生愚癡透頂,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在明處一個樣,暗處是另一種表現,這些阿彌陀佛都知道。


“諸眾心中所生起,任何分別皆明知。”一切眾生心中所起的任何分別念,無論是粗大的還是細微的,阿彌陀佛都一清二楚、了了分明。雖然在遙遠的地方,但都瞭若指掌,真是不可思議!


“諸眾口中所言語,永無混雜一一聞。”一切眾生所說的話語,阿彌陀佛能一一耳聞,永無混雜。我們說善語、惡語,妄語、諦實語,綺語、念佛、念咒,惡語、悅耳語,離間語、化解他人的怨恨……阿彌陀佛一清二楚,明瞭而聞。


有些人當面不敢說阿彌陀佛、上師的壞話,就在背後說,覺得他們聽不見。其實阿彌陀佛和具徳的上師都能聽見。但是阿彌陀佛和具徳的上師,他們在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不會斤斤計較。你再愚癡顛倒,他們仍然會攝受你,包容你,救度你。這就是他們的高尚之處。


“頂禮遍知無量光”,“遍知”,都知道。一切緣起法,無論屬於涅槃,還是屬於輪回,無論是名言中,還是勝義諦,他都了了分明、一清二楚,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樣。


“遍知無量光”,這是阿彌陀佛的一種無量功德,誠心憶念這樣的功德,誦持這樣的讚頌,恭敬地做大禮拜、小禮拜,三門敬頂禮。


除造舍法無間罪,諸誠信您發願者,
如願往生極樂刹,佛臨中陰引彼刹,
頂禮導師無量光。


“除造舍法無間罪”,造舍法罪和無間罪的兩種人無法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根據顯宗的經典、教理而講的。因為在顯宗裏,這兩個罪屬於定罪,通過懺悔,現世當中也無法能夠剷除。


但我們有幸遇到了密法,遇到了金剛薩垛除障法。在金剛薩垛佛面前沒有定罪,如理如法地修持金剛薩垛除障法,舍法罪、五無間罪這樣的彌天大罪都能徹底剷除。只要具足四因,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還有一個殊勝的緣起,就是遇到了上師如意寶,並修學他的清淨傳承,這樣一定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上師如意寶(晉美彭措法王)有一天在半睡半醒朦朧的狀態中去過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叫小兜率天,有一位主尊,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親自授記:“凡是跟你結過緣的,暫時造過五無間罪、舍法罪,業力還沒有窮盡的人,可以先到這個世界——小兜率天學修,不用太長時間就能直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們特有的一種緣分。我們有上師如意寶的願力,有上師如意寶的加持,一定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大家應該珍惜!


末法時期,犯舍法罪的人非常多。什麼叫舍法罪?誹謗正法、誹謗宣講正法的人,都是舍法罪。


現在佛教分好多,有漢傳、藏傳、南傳、東傳佛教等。每一個又分很多宗派,如漢傳佛教分淨土宗、禪宗、華嚴宗等,藏傳佛教分寧瑪派、噶舉派等。為什麼要分這麼多的宗派與傳承呢?因為眾生的根基、意樂不同,福報、善根、緣分也不一樣。


凡夫的分別念重,在凡夫的境界中只有分別,不能與平等相應,所以必須要分宗派與傳承,這樣才能度化末法時期的眾生。若不分宗派與傳承,只以一個宗派與傳承,無法能夠度化不同根基的眾生,所以這樣分是必要的,是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度化眾生的一種方便和事業。


上師、善知識處於不同的對境,面對不同的眾生,弘揚不同的宗派和傳承,也強調不同的教理。若是只弘揚一個宗派、傳承或教理,沒有多大意義。而且他們即使宣講同一部經典或論典,內容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因為度化的眾生不一樣。


其實所有的教派都是佛法、正法,都是脫離痛苦的方法。但眾生不知此密意,認為這個宗派是正法,那個宗派是邪法;這個傳承是清淨的,那個傳承是污染的;這個上師具徳,那個上師不具徳。到處造業,還認為佛法裏面有矛盾和衝突。其實佛法不矛盾、不衝突,這正是佛法的殊勝之處,不同層次、不同境界中,一句佛理可以有不同的含義,大家不用迷惑。佛法和其他的學問不一樣,講法和其他的講座不一樣。具徳的上師,有不同的饒益眾生的方便,因此不能誹謗。


誹謗具徳的上師也屬於犯舍法罪。具徳的上師弘揚的是正法,你誹謗他,等於誹謗了正法,捨棄了正法。因此不要分別,更不要誹謗。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佛法。佛法是一塊糖,從哪里吃都是甜的。眾生以自己的福報與緣分遇到不同的上師和法門,所以珍惜自己的上師和法門就行了。


依止上師,學修與自己相續相應法門的同時,不能東學西學,東抓西抓。這不是分別,而是成就的要訣。一精通,一切精通;一清淨,一切清淨。親近一位具徳的上師,等於親近一切具徳的上師。精通一個法門,等於精通了一切法門。


上師如意寶講過:“不動搖自己的決心,也不擾亂他人的心。”要依止和自己有緣的上師,不能東跑西顛;要學修和自己相續相應的法門,不要東學西學。不要去誹謗他眾,不要去誹謗其他上師。你不動搖自己的決心,能夠一門深入、死心塌地,這是成就的要訣;你不擾亂他人的心,不誹謗他眾,不誹謗其他上師,這是保護自己的相續不造業,不被染汙。


現在佛教界不是很團結,應該都團結起來。都是佛祖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都是一個教派的同修道友,相當於是一家人,不應該互相排斥,互相誹謗。但現在的情形是很悲觀的,都是互相排斥,互相誹謗:漢傳誹謗藏傳,藏傳誹謗漢傳;淨土宗排斥禪宗,禪宗排斥淨土宗。在藏區也是,格魯派排斥寧瑪派,寧瑪派排斥格魯派,互不相容。根本談不上是佛的弟子,談不上是修行人。真的,大家不要這樣,各修各的法,互不干涉。


為什麼非要誹謗他宗,犯舍法罪呢?犯舍法罪的人,不只是無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還要下無間地獄,在密宗裏講是下金剛地獄,所以不要犯舍法罪。


我們明理了,所以從今以後要發誓、發願:不能再造這樣的罪業。以前我們造過這樣的罪孽,現在要統統懺悔,通過金剛薩垛除障法也能剷除。若是業力太重了,暫時不能徹底剷除,我們也可以先到小兜率天修學,然後再去西方極樂世界。


五無間罪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父、殺母,是指殺害現世的父母。殺害過去世中的父母也是殺父、殺母,但不屬於無間罪。有些人疑惑,“在菩薩的境界中,殺害動物也是殺父、殺母,是不是也算犯無間罪?”不是的。佛當初制定戒條的時候,規定殺害現世的父親或母親才算犯五無間罪。


然後是殺阿羅漢。雖然在示現上,這個世界沒有阿羅漢,但實際上肯定是有的。殺害具徳的上師善知識,也屬於是五無間罪。


還有破和合僧。破和合僧這種罪現在比較容易犯。有些人在僧團、道場、寺院之間到處挑撥離間。學漢傳的和學藏傳的相互挑撥,學淨土宗和學禪宗的相互挑撥,學這個傳承和學那個傳承的相互挑撥,這都屬於破和合僧,屬於無間罪。


我們有必要去造這樣的罪業嗎?破壞了一個和合的僧團、一個清淨的道場,能得到什麼利益?有什麼意義?我們要仔細觀察自己。我在這裏奉勸大家不要犯這樣無意義的彌天大罪,也不要聽信挑撥離間的話,那些都是魔的化現。在同修與同修,弟子與上師,道友與道友之間挑撥離間,罪業特別嚴重。


“諸誠信您發願者,如願往生極樂刹。”在這裏,除了犯舍法罪和五無間罪的,其他所有眾生若能誠心誠意地祈禱、憶念阿彌陀佛,能發心、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能真心實意地回向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話,都能“如願往生極樂刹”。


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往生主要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我們這樣的凡夫,靠自力很難往生淨土。阿彌陀佛曾經發過願,只要憶念他,有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就能往生,否則他不成佛。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他的願力已經實現了。


一心一意祈禱阿彌陀佛,真心實意地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些人在表面上也發心、發願,也念阿彌陀佛,但都不是真心,都是假的。若真心想去西方極樂世界,不可能畏懼死亡。如果死亡來臨,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了。這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我們為什麼害怕呢?這就說明沒有深信阿彌陀佛,這種往生的欲望不是真實的。


大家要明白,沒有積累資糧、淨除罪障,在相續中無法能夠生起定解,做不到一心念佛!很多人沒有智慧,認為不用積累資糧、消除業障,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能“一心念佛”,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們做不到一心念佛,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資糧,沒有消除罪業。所以不要欺騙自己。


“佛臨中陰引彼刹”,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以及他的眷屬們會降臨,接引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頂禮導師無量光”,無量光阿彌陀佛是唯一的、究竟的導師。因為是他把眾生都接引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也是阿彌陀佛一種無量的功德,所以我們頂禮導師無量光。我們能憶念、誦持偈頌,並做大禮拜、小禮拜,就是三門敬頂禮。


今天就講到這裏。祝願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相關文章:
《極樂願文》講記(一) 達真堪布 緣氣:(3955)
《極樂願文》講記(二) 達真堪布 緣氣:(3813)
《極樂願文》講記(三) 達真堪布 緣氣:(4845)
《極樂願文》講記(五) 達真堪布 緣氣:(3798)
《極樂願文》講記(六) 達真堪布 緣氣:(4026)
《極樂願文》講記(七) 達真堪布 緣氣:(3674)
《極樂願文》講記(八) 達真堪布 緣氣:(3807)
《極樂願文》講記(九) 達真堪布 緣氣:(3953)
《極樂願文》講記(十) 達真堪布 緣氣:(4120)
《極樂願文》講記(十一) 達真堪布 緣氣:(3805)
《極樂願文》講記(十二) 達真堪布 緣氣:(3679)
《極樂願文》講記(十三) 達真堪布 緣氣:(4035)
《極樂願文》講記(十四) 達真堪布 緣氣:(4103)
《極樂願文》講記(十五) 達真堪布 緣氣:(4204)
《極樂願文》講記(二) 達真堪布 緣氣:(4653)
《極樂願文》講記(一) 達真堪布 緣氣:(4226)

上一篇(《極樂願文》講記(三)) 回目錄 下一篇(《極樂願文》講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