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峽尊者至心的忠告

阿底峽尊者至心的忠告
  作者:格西·格桑嘉措
  

引 言
 

 這個噶當道次第的修行心要,被喻為『噶當巴的生活之道』,它包含兩個文本:『阿底峽至心的忠告』和『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前者濃縮了早期噶當派實修者的生活之道,他們的清淨和虔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後者是修行道次第各階段的甚深指導,來自於智慧佛陀:文殊師利直接傳給宗喀巴大師的教誨。
 \

 如果我們盡力嘗試將阿底峽尊者的忠告付諸實行,並依照宗喀巴大師的指導去禪修道次第,我們將生起清淨和快樂的心,逐漸邁向圓滿正覺的究竟安樂。
 

 正如寂天所說:
  藉此如筏之人身,得渡苦惱大苦海。
  人身難得今以得,貪眠愚夫速覺醒!
  以此方式修持,才是噶當巴生活之道的精粹。
  阿底峽尊者至心的忠告
  當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他先到達阿裏,在那裏停留了兩年的時間,為菩提光(Jangchub6)的弟子講授很多佛法。
  兩年後,他決定返回印度,但菩提光懇求他在離開前能給予最後的教誨。阿底峽尊者回答說他已給予他們所需要的全部教誡,但菩提光仍堅持他的請求,阿底峽尊者應允後,給予了下列的忠告:
  很好!
  朋友們,既然你們已具備了淵博的知識和清晰的理解,而且我既不重要也沒有太多的智慧,向我徵求忠告是不適當的。然而,因為你們是我心中所珍愛的朋友,向我提出請求,我將從我低微而幼稚的心裏給予扼要的忠告。
  朋友,除非你已成正覺,否則上師不可缺,神聖上師要依止。
  除非你已證究竟真理,否則聽聞不可缺,上師教導應聽從。
  僅明法義不成佛,誠將理解付實修。
  擾心之地應避免,養德之處應常留。
  除非悟境已穩固,否則世間享樂害,
  故應常住無擾地。
  增煩惱友應遠離,長善德友應依止,
  謹記於心莫忘失。
  世間活動無止期,無義活動當限制。
  日夜回向己功德,起心動念常觀察。
  接受上師忠告已,禪修之余任何時,
  常依所言善修行。
  至誠投入勤修行,毋須等候很長時,
  結果立時即現前。
  若依佛法全心修,食物資具自然來。
  朋友,追逐物欲無滿足,
  如飲海水渴不止,知足常樂善修習。
  驕慢、自誇當避免,平靜、柔順善護持。
  似具功德實無義,妨礙佛法切莫為。
  利養恭敬是魔網,礙路之石應推開。
  讚揚之詞及美譽,欺騙無實棄如涕。
  此生幸福、歡樂、友,轉瞬即逝應置後。
  來世無窮應集福。
  死亡之時一切離,故勿貪著任何物。
  慈悲弱者不輕辱,友不貪愛敵不憎。
  不嫉他人之優點,衷心敬佩虛心學。
  不尋他人之短處,而應尋找自過失,
  如除壞血淨己過。
  莫思自己之優點,常念他人之長處,
  視己如僕敬眾生。
  珍視眾生如父母,孝視關愛如子女。
  恒持笑容及愛心,言語真實無惡意。
  言多無義必有失,節制言語適時說。
  無義活動善行退,停止無關修行事,
  無益之事莫費心。
  求而不得因宿業,保持快樂與輕鬆。
  當心冒犯聖者尊,比死更糟無過此,
  誠實坦率待他人。
  此生一切苦與樂,皆因過去業所致,
  切莫責怪於他人。
  所有幸福和快樂,皆是上師所加持,
  應常報答師恩德。
  調伏自心前,無法調他人,
  請先自調伏。
  死時財產帶不走,莫為財富積惡業。
  散亂享樂無實義,虔誠修習佈施度。
  清淨戒律常護持,今生莊嚴來世福。
  下淨時代怨恨多,披安忍鏜免於瞠。
  懶惰令你陷輪回,當燃精進大火焰。
  此生虛耗於散亂,修習禪定今是時。
  邪見障礙證真實,清淨正見須究明。
  朋友,輪回沼澤無快樂,趣向解脫堅實地。
  依上師言修禪定,枯竭輪回痛苦河。
  好好思維此忠告,非出於口發自心。
  依此修行我歡喜,你將成就自他樂。
  無知的我請求你,將此忠告記於心。
  這就是尊貴的阿底峽尊者,給予尊貴的菩提光的忠告。
  

《轉化你的生命 喜悅之旅》格西·格桑嘉措 

 

相關文章:
《噶舉金鬘傳承》中關於阿底峽記述 緣氣:(8234)
試析阿底峽與宗喀巴對神通的不同態度 高澤禎 緣氣:(8425)
為什麼昔日阿底峽尊者說西藏是餓鬼世界? 索達吉堪布 緣氣:(5740)
阿底峽尊者對弟子傳法利他的教誡 阿底峽尊者 緣氣:(7108)
阿底峽尊者的殊勝教誡 索達吉堪布 緣氣:(6158)

上一篇(第二佛陀降生人間 - 中) 回目錄 下一篇(佛教類研究刊印的藏文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