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寂靜

沒有身心的境界 涅槃的種類

法增法師

涅槃的種類

涅槃(Nibbana)是什麼呢?它是四究竟法之一(其它是二十八色法、五十二心所與八十九心),它是無為法。它是與世間向背而行,它是出世間,亦即是熄滅了世間的火,三毒或三垢之火,它是渴愛的熄滅。只要人們還被渴愛所糾纏著,他們還未達到出世間,還陷在生死的輪回苦海裡,他是不會明白涅槃的真理的。涅槃(巴Nibbāna,梵Nirvāna)的同義字在《雜部經》(Asamkhata  Samyutta)中有卅二種這麼多,包括斷愛,無為、止貪、寂滅、清淨、寧靜、安全、洲、皈依、彼岸、和平、吉祥、善、護、不生、解脫等等,但它不是用文字能給予充分解答的。

 

巴厘聖典對涅槃的解釋如下:「涅槃是徹底斷絕貪愛;放棄它,摒棄它,遠離它,從它得解脫。」(《初轉*輪經》)佛對羅陀說:「羅陀,愛盡實是涅槃。」(《相應部》卷三)佛對舍利弗這麼說:「此五取蘊根除與捨棄欲貪,即是苦滅。」(《中部》第廿八經)「比丘們!一切有為無為法中,無貪最上。就是說:遠離憍慢,斷絕渴想,根除執著,續者令斷,熄滅貪愛,離欲,寂滅,涅槃。」(《增支部》卷二)

 

涅槃有兩種:有餘涅槃(Sopadisesanibbana)及無餘涅槃(Anupa-disesanibbana),有餘是指阿那含果已斷五下分結,但未斷五上分結,死後生到淨居天(阿那含天),在那裡修習圓滿,不還來人間,在那裡般涅槃。這在《增一阿含》的火滅品中曾提到:

 

「何名為有餘涅槃界?於是比丘,五下分結(已盡),即(生於)彼(淨居天)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

 

彼雲何名為無餘涅槃界?如是比丘,盡有漏(斷色愛、無色愛),意解脫(斷掉舉、我慢),慧解脫(斷無明),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如之,是謂無餘涅槃界。」

 

在《雜阿含490經》(同[相應部. 閻浮車相應1經])中閻浮車(Jambukha-daka)問舍利弗:「雲何為涅槃者?舍利弗言: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涅槃。」貪瞋癡等的煩惱的滅盡無餘,就是涅槃。

 

在《小部.感興語》及《長部》卷一中指出:「此中沒有地、水、火、風四大種,長、寬、麤、細、善、惡、名、色、等等觀念也一樣摧破無遺,無此世間亦無他世間,無來無去亦無停留,不死不生亦無根塵。」

 

在《雜阿含962經》中:「佛告婆蹉種出家。若作是見。世間常。此則真實。餘則虛妄者。此是倒見.此是觀察見.此是動搖見.此是垢汙見.此是結見。是苦.是閡.是惱.是熱。見結所系。愚癡無聞凡夫于未來世。病.死.憂.悲.惱苦生。婆蹉種出家。若作是見。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是命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此是倒見。乃至憂.悲.惱苦生。

 

婆蹉種出家白佛。瞿曇。何所見?

 

佛告婆蹉種出家。如來所見已畢。婆蹉種出家。然如來見。謂見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作如是知.如是見已。於一切見.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系著使。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是等解脫。比丘。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婆蹉白佛。瞿曇。何故說言生者不然。

 

佛告婆蹉。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蹉。猶如有人於汝前然火。汝見火然不。即於汝前火滅。汝見火滅不?

 

婆蹉白佛。如是。瞿曇。

 

佛告婆蹉。若有人問汝。向者火然。今在何處。為東方去耶。西方.南方.北方去耶。如是問者。汝雲何說?

 

婆蹉白佛。瞿曇。若有來作如是問者。我當作如是答。若有於我前然火。薪草因緣故然。若不增薪。火則永滅。不復更起。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則不然。

 

佛告婆蹉。我亦如是說。色已斷已知。受.想.行.識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無複生分。于未來世永不復起。若至東方。南.西.北方。是則不然。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永滅。」因此當一個行者澈底了知並斷除對五蘊的執取,涅槃猶如截斷的多羅樹頭不復生起一般,于未來世永不再生起。若說他去了東方、去了西方、去了南方、或是去了北方、或是任何地方,都是錯誤的說法。乃至於深遠廣大的世界,無量無數的世界永遠滅絕。

相關文章:
沒有身心的境界 結語 善慧法師 緣氣:(5095)

上一篇(放生不如法,不如護生,不) 回目錄 下一篇(涅槃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