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行

西藏佛教寧瑪、薩迦、噶舉及格魯四大教派,皆主張循婆娑宗、經量部、唯識宗及中觀宗之顯教宗義依次深入,而後進入密教之「事續」、「行續」、「瑜伽續」及「無上瑜伽續」。顯密之修行,皆立足於「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性見」,並以戒律來規範其行為,在家的密教行者必須遵守:十善、菩薩戒、密宗律儀;出家的密教行者,還必須遵守出家律儀。

藏傳佛教十分重視修行的次第。修行的次第分為「共同次第」和「密宗次第」。「共同次第」即「四加行法」。密宗次第為事續、行續及瑜伽續,皆修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有相瑜伽以己心觀修本尊,無相瑜伽兼修本尊空性。修行時,事續以身語之「外事」為主,行續於「外事」、「內定」等分,瑜伽續則以「內定」為主,無上瑜伽續分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兼有「大圓滿」及「大手印」之修法。生起次第一方面觀修本尊通達其自性空,一方面使「死有、中有、生有」三有轉成「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圓滿次第依據「心氣無二」之原理,使較粗之心氣止息,呈現「最細光明心」及本尊之「幻身」,由經「光明心與幻身雙運」,最後淨化成「法身及色身」。大手印先覓得「唯明唯覺」之心,次通達自性空,而後呈現「本心俱生心」,並緣想空性,達成無分別之「樂空雙運」,其果即為「方便智慧合一之大手印」。大圓滿在不計止息較粗之心氣下,直接通達心性之「體性本淨,自性明見」及「大悲周遍」,其果為「法、報、化」三身。

藏傳佛教之修行目的,在於答成三身圓滿之佛果。眾生之得以成佛,在於眾生皆有佛性。佛性一是指眾生心之空性,一是指自性空之「 最細心氣」。將客塵之「有垢心氣」除去,使三身呈現,便是藏傳佛教所追尋的「果」。密法的修習是必須有師承教授的,雖然近代不丹的諾蒲活佛、寧瑪派諾那呼圖克圖、噶舉派的貢噶佛爺、薩迦派的根桑活佛、格魯派阿旺堪布和東木格西等公布較多密法,但若無師承指導,按圖索驥,是很難收到成效的。故編輯本文之目的,是藉大師們公布的密法,簡介藏傳佛教密法之精粹,解開世人對藏密的誤解和偏見,敬盼讀者必須要在上師的傳承教授下修習,千萬不要按「書」所云進行實修,否則難以深入,更易入魔。

四加行法
加行,又稱分便或稱為前方便、方便道、前行、到前基礎,指正式修行的必要準備,正式修道之前所修的一切行,都可以叫做加行。藏傳佛教十分重視修學次第,強調道前加行學習,並且有系統的、嚴整的加行修持法。四加行法有顯密相共的「四共加行」法和密教的「四不共加行」法,而「四不共加行」法的修持,應有顯密相共的加行為基礎,四加行不修,無資格修本尊瑜伽等正行。
四共加行法也稱普通加行法,噶舉、寧瑪以觀「人身難道得」、「思維無常」、觀「輪迴苦」、觀「善惡業報」為顯密相共的「四共加行」;格魯派以淨信、修四無量、思無常、發菩提心為「四共加行」,以出離心、菩提心、正見為「道之主要三根本」。編輯認為,普通加行的修持,應分座上修和下座後修行兩部份,噶舉、寧瑪的「四共加行」屬座上修,格魯則強調下座後應以出離心、菩提心、淨信正見、四無量心等指導行者日常生活,以「三士道」而開示「五乘佛法」。可知漢藏佛教諸加行說,可將之歸納為「堅固正信」、「發菩提心」、「得正知見」、「懺罪積福」四項。對「四共加行法」在此就略而不述,而著重於「四不共加行法」。
四不共加行法即:皈依大禮法、金剛薩埵法、獻曼達法、上師相應法。學密行者無論修習何種密法,這四種先行法必須預先修習,然後才能銜接正行修法。但是,四不共加行法可全修,亦可共修其中二法或一法,隨行者的時間、環境方便而定,並無硬性規定。特別是「四不共行法」之儀軌及設壇的要求很複製,對一般行者來說,宜簡化行之。

第一加行---皈依大禮法
漢傳佛教說「三皈依」,而密教行者除皈依佛、法、僧三寶之外,尚須皈依金剛上師。無喇嘛上人何以成佛,即所謂「四皈依」,故第一加行即皈依大拜法。
皈依大禮拜是以身、語、意的完全專注作業修持的重點,以身表示其虔誠的敬仰;以口〈即語〉誦祈禱咒文,願一切眾生皆能離苦得樂;以意誠心意念諸佛、菩薩及上師等前諸成就者的殊勝,並對此發出一種讚嘆和追隨者的信念。
修大禮拜法時,首先雙手合掌接觸前額,代表對佛、菩薩及諸成就者之身的虔誠恭敬,藉此消除身上的惡業,行者並因此而將了悟法性之身;接著雙手接觸喉部,藉此清除口語的惡業,行者並將因此而獲得諸多口語的特質,能無礙地弘揚佛法,使正法久住;最後雙手觸心部,藉此清除意識的惡業,行者並將因此而生出「如所有智」和「進盡所有智」。接著拜倒下去,前額、雙手和雙膝五部位碰觸地面,象徵淨除貪、嗔、癡、慢、疑五獨,並轉化五獨成五智〈法界體性治、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而站立起來時,則象徵行者將以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引導眾生走向覺悟之境。
做完大禮拜後,行者觀想所有傳承上師和佛、法、僧三寶,以一種無實體的形式,化光融入自身,然後安住於禪定之中,以大禮拜的累積功德,加之上師和三寶化光的融入,則能產生智慧。皈依大禮拜因此而視之為「四不共加行法」的重心,因為一切皆由此而始。

第二加行法---金剛薩埵法
由於本有的佛性受到無明的蒙蔽,造就了無數的惡業,而在六道中輪迴不止。要清除惡業就必須修持金剛薩埵法。金剛薩埵法猶如光明驅逐黑暗,故稱為密教行者必修之法,亦是「四不共加行法」中最重要的一法。
惡業在根本上是沒有實質的,經過金剛薩埵法或其他法門的修持,惡業是可以被消除的。行者可以憑藉四種力量來淨除業障,這四種力量是:
1. 懺悔對象的力量:金剛薩埵乃十方三世株佛的總集,行者在他們面前懺悔一切惡業,乃為一個殊勝不凡的懺悔對象。
2. 懺悔的力量:因為眾生累積的惡業,正有形無形受著各種痛苦,而不知去消除障礙,現在懺悔我們的惡業,這就是懺悔本生的力量。
3. 完成斷除的力量:發露懺悔後,行者應斷除貪、嗔、癡、慢、疑五毒惡業,這是完成徹底的,因而有強大的淨業力量。
4. 不再犯的力量:懺悔並斷除過去的惡業之後,今後發願絕不再犯任何新的惡業,這就是不再犯的力量。

第三加行---獻曼達法
所謂獻曼達法也稱為「大供養法」,密教行者須透過供養上師、三寶,來表示自己的虔誠和敬意,此加行的目的是為充實覺悟的本質,故行者應該將一切珍貴美好的東西都用來供養上師和諸佛菩薩。一般用花、香〈用藏香或燃檀香木〉、燈、水果,但其實重點不在實物而在手印、真言和觀想。

第四加行---上師相應法
修習上師相應法是表示行者修行的虔誠和虛心,防止慢的產生。佛陀在世時,由於有人修持瑜伽法認為自己已證四果,其實他尚未離欲界,但佛陀並不訶責他們妄語,而稱為「增上慢人」,就是「特殊驕傲的人」。所以,以後密教行者都以這一教導為誡訓,十分注意不落於「慢」〈驕傲〉。上師相應法,以觀想上師為金剛持的形象。為什麼要以上師為金剛持呢?這是因為如果以上師的血肉之身來作觀想的話,行者可能就以為金剛上師是一普通的人,而會產生貪執或者厭煩等種種妄想,障礙開悟的道路。為避免這些障礙的產生,必須完全清淨和虔誠後,領受更大的加持。行者應該注意的是自己的修行,而不是上師。例如,行者想得到一朵蓮花,而恰好這時有人送一朵蓮花給你,不要去計較是有錢人或是貧困人送給你的蓮花,這沒有什麼關係,重點是你已經有一朵吉祥的蓮花。這個觀念在密教修行中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輕視、懷疑,甚至批評你的傳法上師,應該珍惜上師所傳的教法,並且衷心的感激上師。而且不只是對自己皈依的上師要報這樣的態度,而是對所有的喇嘛上人,都應該報同樣的態度。用這種觀點來修上師相應法,便能體驗「身」為「化身」,「語」為「報身」,「意」為「法身」的三身境界,並包容一切眾生於此三身境界中。
上師相應法的重點與四皈依法相似,仍是觀在三光,只是四皈依法必須慎重修持,上師相應法是方便法門,可以全部用觀想來完成而不必做實際的手印或臥拜、跪拜。這樣在任何場所,只要有空閒的時間,都可以進行。
近代修四不共加行者的坐觀,多採用「七支坐法」。寧瑪派四皈依儀規中,即先行插入九節佛鳳法。噶舉派把「四不共加行法」作為「道大手印」修止觀的前導來修持。四不共加行像鳥的一個翅膀一樣,而要能飛,必須雙翼具足,在四不共加行圓滿功德積累之後,下一步就是智慧的積累,而這也是第二個翅膀。

七支坐法
修完「四加行」後,就可以修瑜伽。瑜伽在梵語中是相應的意思,馬和軛的結合義,最早見於《梨俱吠陀》中,後來延用到《奧易書》時代,它的含義是調息等的觀行法,觀「梵我如一」之理,以合於「梵」進而與「梵」結合。用現代的話來說,瑜伽就是止觀,是積聚智慧的方法。在傳統上,藏傳佛教密法修完四加行後,接著就在修止觀,藉著止的修持便能進入觀的境界。然而,處於現今社會,常人的心不太平靜,故而也有先修止而再以定力而修「四加行」的。
所謂止,在藏傳佛教中稱為「息內」,就是平定的持久。如果用漢傳佛教的話來講,就是修習禪定。修定要有一個舒適的坐墊,而修定的姿勢及主要方法,就是常說的「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是密法的預備先行修法,根據貢噶佛爺開示說:「加行者,正行之基也,基礎不固,不啻於堅冰建築樓台,無論如何莊嚴,一旦日出冰消,終歸顛倒,行者亦然;加行未備,縱修得神通妙用,不知出離,與外道共,功力消失,仍然輪迴;故宜先修加行,安奠法基,辛勿輕忽。且加行為求身、口、意三寂,身寂如大日如來,《現證菩提經》〈此經屬行事部〉說:大日為一切佛之身金剛,以為身要,易得加被故,應如大日如來七支坐法,其五種作業,各具功用。」這段話總結了加行法的重大意義與七支坐法的連續性。

一、七支五氣
七支坐法為毘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的坐姿。大日如來為「五智佛」中央之佛,代表根本智慧,即真理之種子。五氣中最主要的是命根氣。命根氣是生命之氣,有持續壽命之功用,人之死是以命根氣斷的緣故。
二、七支坐法的效能
七支坐法所產生的效能,是使行者身、口、意得到安穩和控制四憶念。首先是身安穩,出現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離卻虛妄而與真理冥合的智慧。七支坐法將空中的五種氣攝於中脈,使人體消化、內分祕、血液循環、感覺等機能控制的靈息亦入中脈。
第二是口安穩,口安穩實際泛指五官,對五官引起之印象,不說是,亦不說非,若說是說非即落兩邊而非中道,只有中道觀才能心不動,脫離想念進入禪定的狀態。
第三是意安穩,行者修禪定,應不想過去、未來,亦不想正在從事之禪定,如此不執著於禪定,方能入定。禪定中所執空有觀,應是非空非有,真空妙有,有無雙照,妙契中道。
第四是四憶念,及控制於身、控制感官、控制於意和不斷守護此三者之門戶。
有人認為心是真實存在的,心能知覺體認苦樂等種種感覺。但是,心所覺悟一切外象也是虛幻。修觀就是要明了心是虛幻不實,其方法就是直觀心的淨明本性,也就是空性。若能如法勤修直關自在,覺悟的經驗必定會逐漸地自然產生,行者就可以按步就班,如法修行正行。

大手印
大手印之名在顯教也有,用十指結出種種形狀,接稱為手印,又稱印、印契、印相、契印等。在密教,手印代表身、口、意三密的密身,又是諸佛菩薩法德的標幟。佛菩薩手有所執拿法器也稱為印或執印,如刀、槍、金剛杵、鈴、蓮花等。但真正堪稱「大手印」者,非經密乘第四灌頂所授之大手印,則不能稱之為「大手印」。
「大手印」在梵文讀為「嘛哈黎德羅烏巴德夏」,「嘛哈」譯意為「大」,「黎德羅」譯意為「印」,「烏巴得夏」譯意為口訣。藏文譯意為「大手印口訣」,然而現譯名在「大印」中加入「手」字,是為尊重佛典之意。此「手」字為尊稱佛之手,表佛之如所有與盡所有及二無分別、空樂智慧。「印」者,表佛之二無分別智,而此智為最上、最重要而且最密秘,猶如印璽,謂一切輪迴涅槃之法,無不一一契合佛之如何妙智,無一法更逾越此智之外者。其稱為口訣或口授,則表示言簡意賅,具涵深理,便於行者口誦心記。所以《大手印明點續》云:「手,為諸法空性智。手喻空智,凡所執持,悉為手之功能。凡所顯現,即是空之妙用。印喻印記,決定義也。由空所現諸法,決定不出乎空。以覺覺之,莫非正智。大者,謂更無深廣殊勝。




相關文章:
◎入菩薩行論與四加行〈尊貴格西羅桑才培仁波切〉 羅桑才培仁波切 緣氣:(8475)
◎尊貴堪布貝瑪千貝仁波切四加行翦影 編輯部攝 緣氣:(6497)
一定要修四加行嗎? 編輯部 緣氣:(3474)
一定要修四加行嗎? 編輯部 緣氣:(3207)
654~金剛總持‧密勒日巴尊者‧四加行 蔣巴嘉措仁波切 緣氣:(7454)
大圓滿前行修法儀軌之不共四加行 貝瑪南傑仁波切 緣氣:(10222)
藏傳佛法四加行 卡塔任波切 緣氣:(9843)

上一篇(袞卻格西開示: 逆緣是修) 回目錄 下一篇(《慈悲的心聲》法蓮法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