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上師與灌頂

  今天作一個簡單的開示,講金剛上師和灌頂。在藏地,人們對於金剛上師與灌頂的認識一般沒有太大問題。但是目前在漢地,很多居士對於金剛上師與灌頂的認知存在十分嚴重的問題。很多人因為缺少這方面的知識,所以盲目地依止一些金剛上師,然後盲目地接受一些灌頂,結果造成不好的後果,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其後果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主要有二,一、是那些金剛弟子(即學密之人)個人修行上的一個大問題;二、這些現象對於整個藏傳佛教及密宗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影響,使得社會各界人士,無論學佛或不學佛的人對藏傳佛教產生誤解。所以我們要講這兩個問題。

  一、金剛上師

  是不是從藏地出來、穿藏紅色僧裝的人都具足了金剛上師的條件?或者具有活佛、堪布等名字的人是不是都是金剛上師?都不一定。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什麼樣的人可以做金剛上師,同時,再講講做小乘和大乘顯宗上師所要具備的條件。

  1.為什麼要擇師

  有些人也許會想,我們也不做金剛上師,為什麼要講這些?你們雖然不會做金剛上師,但是你們會依止金剛上師,那時就要依止一位真正的金剛上師。因為,依止上師是剛剛開始學佛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不正確地依止上師而走錯了路,就浪費了這珍寶人生。人的生命本來就很短暫,在這短暫的一生中,遇到正法很難,之後遇到真正的善知識——金剛上師就更難,此後能依止金剛上師如理如法地修行更是難上難,所以要想學正法就有一系列的困難。我們學佛就要學一個正規的法,要走一條正規的道路。

  佛教就像一個超級市場,其內容十分豐富。如寧瑪巴的《大幻化網》裏講,佛法可分為五乘。第一是人天乘,只求人天福報;第二是聲聞乘;第三是緣覺乘;第四是大乘顯宗的菩薩乘;第五是密乘。如果你想求人天福報,佛教裏有這樣的法;你想修聲聞的法、緣覺的法,佛教裏也有;若想修大乘顯宗的法或者密乘的法,佛教裏還是有。超市裡有很多東西,自己可以隨意選購。同樣,佛教裏從世間法到最頂峰的無上大圓滿,有一層一層的很多修法,其中選擇哪一個,是由自己決定的,這是每個人的自由。諸佛菩薩雖然希望大家都修解脫法,不要去追求人天福報,但這只是他們的期望而已。他們既不會勉強所有的人都去修密法,也不會勉強所有的人都去修大乘法或小乘法。因為眾生的根機不一樣,而一個法門能不能度化所有的眾生呢?顯然是不能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釋迦佛才會一轉、二轉、三轉法輪,傳了八萬四千法門。如果僅一個法門就能夠度化所有眾生,佛也不會說那麼多的法了。

  如太虛老和尚提倡的人間佛教,也不代表整個佛法。他們主張建立慈善機構、承辦社會福利,幫助人或動物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行持這些善法可以說是人天乘,也可以說是大乘菩薩的行為,因為大乘菩薩非但不排斥而且十分讚歎除了傳法和勸人修行以外的、其它利益眾生的事業。這些善行是大乘菩薩的行為還是世間法,關鍵是由自己的發心(動機)決定。

  現在很多居士自稱是學佛的,但實際上,他是如何學佛呢?上至知識分子和商人,下至農村裏的老太婆,很多居士都是修人天福報的。為什麼學佛?為什麼受皈依戒?為什麼受五戒?都是為了健康長壽、工作順利、事業有成、孩子們能夠順利地考上大學、能夠找到很好的工作……這是不是學佛呢?佛沒有這樣做過。我們都知道,自從佛發了菩提心後,於三大阿僧祗劫中,從沒有為自己希求過這些世間安樂。這樣的學佛更應該叫學法。梵文的法(Darma),中文譯音為達摩,其意很廣,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在修持正法上講,具有度眾生的能力,可直譯為,即抓住的意思。若修人天福報,此人則可享受一些人天報應而不墮惡趣,具有的意義。由此可見,只是為求人天福報或現世利益而行善,不是學佛,只是學法。現在,很多自稱學佛之人都是這樣發心的。

  在剩下的修行人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為了自己的解脫而修行。雖然我們都會說我是大乘佛教徒,而實際上,相當一部分人卻是為了個人的解脫。我們修加行是為了自己,放生也是為了自己,燒香磕頭還是為了自己,處處都是這樣,和上班或處理一些家務事沒有很大差別。上班不是為了其他人,就是為了自己的生活;修五加行、聽法也不是為了其他人,就是為了自己的解脫,同樣都是為了自己。

  只有剩下的一部分人才是真正在考慮眾生的事情。自己的事,他沒有去考慮。如經中所喻,種穀可得穀,但稻草不求自得,無須專門求得(種穀喻為菩薩行六度萬行,穀喻為眾生的利樂,稻草喻為自己的利樂)。又有一個比喻是,燒火做飯可得飯,火起而煙自然冒出,不須專門求煙(燒火做飯與種穀義同,飯與穀義同,煙與稻草義同)。這是什麼意思呢?雖然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不管你的能力怎樣,如果你真正能夠放下自己(不要說現世生活上的問題,甚至後世的解脫也不去管它),根據自己的能力,只是一心一意、無條件地利益眾生,那自己的事情怎麼辦呢?自利之事不需要專門去做,會不求自得。其實,只是我們放不下而已,如果放得下,就不用專門做。對此,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證明。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流轉輪回,無論做高貴的帝釋天王,還是轉生為微踐的螞蟻、蚯蚓,隨時隨地無不為自己打算,從來沒有考慮其他人的解脫,但是今天我們有什麼結果呢?還是流轉於輪回中,什麼也沒有得到。今生去世時依然空手而歸,以後也是這樣,世世代代都是這樣。而佛真正把自己的一切都放下了,沒有去管自己,只是一心一意利益眾生,正如佛的廣傳裏所記載的,就是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他都會捨棄自己的身體甚至生命,更不要說其它的。他沒有管一己之事,但是佛已經成佛了,他的福德和智慧都已經圓滿了。所以能夠放下就會和佛一樣,不能放下就和六道眾生一樣。學佛人當中,真正能夠學到大乘佛法的人較少。但這只是從外現上得到的結論,所以有可能是不準確的。

  凡是只考慮自己的解脫,無論聞思修或做世間善法都是小乘的道路;凡是考慮其他人的解脫,不要說聞思修,即使外表上是造罪,也是積累成佛的資糧。佛經裏有許多這樣的公案。我們經常為了自己去放生、修法……,表面上做得非常好,但實際上,我們從根本上已經錯了。

  是不是為他人著想的所有事情都是正法呢?不一定。社會上確實有很多善良的人,每當見聞他們的事蹟時,我感到非常慚愧。他們也不是學佛人,也沒有說為了度化眾生而成佛,但是他們做得那麼好,這是我們有目共睹的。而我們天天從早到晚念了一遍又一遍:為了度化眾生發菩提心,這只是口在念,但我們的心行是否與之相應呢?

  總之,只有為了眾生的解脫而行利益眾生的事業,才是正確的路,是我們要走的路,是菩提之路。

  這樣的路我們該如何走呢?我們需要一個人的引導,才能順利地走上菩提道。例如世間的學問,無始以來,我們在生生世世中,肯定學了很多次,只是現在想不起來了,然而,如今只學其中一種,尚需一位老師的引導,否則難以學會。放下自己的事,是無始以來我們從未做過、想過,甚至連作夢都很少夢到的;而利益自己,是我們生生世世做慣了的。今天,佛要求我們把無始以來一直做慣的放下,去接受一個從未想到的事物,該有多難啊!這肯定要有善知識給予幫助才能辦到。所以,選擇金剛上師和善知識特別重要。

  2.如何擇師

  1)作大乘上師的條件

  什麼是衡量大乘善知識的最低標準呢?第一、大乘上師要有無造作的菩提心。據佛經所載,若某人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即使其他方面不是十分完美,在沒有其他上師可尋時,我們也可依止他。我們依止上師,除了希望依靠他獲得對解脫有利的智慧和方便外,別無所求。若他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就多多少少會給我們灌輸一些好的東西。也就是,他絕不可能為獲得個人的財產、名譽和地位而利用我們;他會盡己所能來度化、引導我們。所以我們還會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有用的東西。第二、只具有菩提心是不太圓滿的。比如在世間,我們找到一位人品極好的老師,而他卻一無所能,我們跟著他又能學到什麼呢?同理,若上師人品雖如彌陀、觀音一般(菩提心還是必要的),但我們要的是解脫智慧,而他對此卻一無所知,老師都沒有智慧,我們哪里能得到智慧呢?所以,大乘上師在無造作菩提心的基礎上,要或多或少地精通顯密教理,特別要精通我們所需要的、正式修法上的智慧。若某人不具有菩提心和智慧,他表面上會說得很好聽、做得也很好,但實際上,利益自己的成分很多,考慮其他眾生的成份很少,他會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利用我們,如果我們在很多關係上處理不好就會很麻煩。這時,還是以不依止為好。上面講的這兩個要求,是做大乘上師的最低標準。

  2)作金剛上師的條件

  做金剛上師只具備上述的最低標準是不夠的。無垢光尊者的弟子智悲光尊者,是甯瑪巴一位非常偉大的成就者。他著的《功德寶藏論》裏收集了很多顯宗、密宗對金剛上師的要求。之後,他作了一首偈子,其中講到:因為現在是末法時代,眾生的福報淺薄,要找一位非常完美、如佛陀或大菩薩一樣的金剛上師,恐怕難而又難。故尊者說:且不談很高的要求,對金剛上師比較低一點的要求是:

  第一、三戒一定要清淨。

三戒是指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

  〈1別解脫戒清淨。別解脫戒分為在家和出家兩種。故從這個角度而言,金剛上師既可是在家人,也可是出家人。在家的金剛上師首先要具足圓滿、清淨的居士戒。

  〈2菩薩戒清淨。作金剛上師一定要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說到菩薩戒,我要強調漢地存在的一個問題。現在,漢地很多學佛人都認為,我曾在某法會上受了菩薩戒,所以我肯定有菩薩戒。但實際上,他們得到菩薩戒了嗎?很難說。問題在於,獲得菩薩戒的關鍵是什麼?若舉辦一個非常隆重的法會,並邀請一些高僧大德,由他們為大家舉行一個授菩薩戒的儀式,是否就得到菩薩戒了呢?從外緣上講,很多條件都具備了:傳戒上師是有菩薩戒的高僧大德;他懂得怎樣傳菩薩戒;儀軌也準確無誤;我們去參加了;法會也非常隆重,種種外緣十分圓滿。但得菩薩戒的關鍵是內因而非外緣。內因就是我們從心靈深處是否發過菩提心。比如說,參加授戒法會後,我們應捫心自問:現在我做的一切,是為了利益自己,還是為了利益眾生?若是為了利益眾生,就要有為了度眾生而成佛的念頭。若大部分修法的動機是這種念頭,就可以得到菩薩戒。反之,若處處都是為了我自己的解脫,那你根本沒有菩提心,又怎麼會有菩薩戒呢?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這時,首先要煆煉、調整自己的內心?也就是按加行裏講的發菩提心的方法,先修四無量心,再發菩提心。佛法再三強調,所有行持要從內心出發,從內心開始。內在沒有任何基礎、沒有菩提心,只是參加授菩薩戒的法會有什麼用呢?傳戒法師雖是高僧大德,福德、智慧都很圓滿,但是他的圓滿對我們有什麼用呢?我們自己不發菩提心,他也沒有辦法強迫把我們變成菩薩,如果有這種可能,釋迦牟尼佛早就這樣做了。所以得菩薩戒也沒有那麼容易。一旦得了菩薩戒,就要護持使之清淨。

  〈3密乘戒清淨。獲得密乘戒需要得到真正的灌頂。現在,我們也會說:我是受了灌頂的,有密乘戒。

但是否真正得到要看三個方面:

第一、給你灌頂的人有沒有灌頂的資格和能力,再進一步說,他自己有沒有密乘戒。

第二、你本身有沒有受灌頂的資格。

第三、舉行的灌頂儀式是否如法。

如果能保證這三個方面都沒有問題,才可以說我已經入了金剛乘。否則,是不是金剛弟子還是值得懷疑的。

  第二,要廣聞佛法。

例如,有些修行人(以前某些在山洞裏修行的老喇嘛),修行相當好,戒律清淨,又很虔誠,對上師非常有信心。在智慧上,他還是多多少少瞭解一些,但是,要給別人傳法就很困難。因為佛法跟世間學問不同。比如,雖然你只精通世間所有學問的一部分,但在這個圈子裏,你就是權威。而佛法不是這樣,只有精通了整個佛法後,你才可以融會貫通,瞭解佛的真實意趣,若只看了 一兩 部經典,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因為佛法可分為了義和不了義兩種。佛傳法時,要考慮聽眾的根器,傳對他們有利的相應之法。如果講實話,而有人不能理解,佛是不會這麼做的。假如實際上不是這樣,但若暫時這樣講,可使大家都能理解,都很開心,又由這個開心,都能夠走上解脫之道,那麼,佛就讓大家開心,先講一個方便法。這難道是佛打妄語嗎?不是,佛要觀察眾生的根器,應機施教。眾生的根機各種各樣,因此佛說的法也各種各樣。而所有這些法中,真正佛的思想是什麼呢?這只有在精通了很多經論後才會明瞭。這是佛教與其它學問的不同之處。所以若要給別人傳法,就必須廣聞多學。

  第三要有大悲心。

因為,作為金剛上師就要以悲心攝受其他人。若某修行人戒律清淨,又懂得一些顯密教法,但他只是獨自在山洞裏修行,拒絕跟所有的人接觸,不願意攝受他人,那麼,他雖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卻不具備做金剛上師的條件。

  第四要精通顯密儀軌。

特別在密宗裏,有很多事業法,它們是度化眾生的方便,可以遣除修行的障礙。但這些全是依照儀軌來做的。若什麼儀軌都不懂,就缺少了許多度生的方便,所以要精通這些儀軌。

  博通經論和顯密儀軌是從學識方面講的,但更重要的一點是:

  第五,要有證悟。

譬如要灌一個大幻化網的灌頂。在大幻化網中有一百位本尊,其中有五十八位忿怒本尊,四十二位寂靜本尊。授灌頂者不但要將所有的本尊都觀想清楚,甚至連每尊佛的手裏持有什麼法器、結何手印、身上有何裝飾也要清晰地觀想出來。若做不到這一點,他怎麼給人灌頂呢?所以做金剛上師一定要有證悟。又如,給別人傳講大圓滿,首先自己必須證悟大圓滿。如同為人帶路,首先要把路瞭解得清清楚楚,才可能引人走上正途。若領路人都是糊塗的,又怎麼為人引路呢?同樣,若上師自己都沒有證悟,他講什麼大圓滿呢?所以傳大圓滿、傳竅訣的人必須是證悟者。

  這裏的證悟,不要求斷掉所有的煩惱,也不要求證悟圓滿的智慧,只要求或多或少地斷除了煩惱、證悟了智慧。這個智慧不是世智辨聰,也不是文字上的知識,而是通過修證得來的。

  第六,要懂得四攝法。

即四種大乘菩薩攝受眾生的方法。若不懂四攝法,也沒有辦法度化眾生。對金剛上師較低的要求,就是以上六點。具備這些條件的稱為具德上師。可是,我們西藏有一個說法:小偷和佛,難以分辨。在大街上有很多很多的人,其中誰是小偷呢?我們不知道。佛也是同樣的,在大街上的眾多人中,肯定有佛的化身,但佛的頭上也沒有寫著字,所以從外表看不出來。既然這樣,我們該怎樣去選擇、依止金剛上師呢?在密續裏講了三種觀察金剛上師的方法。

  首先,在還未接觸時,向住在這人附近的大眾打聽,因為這些人應該比較瞭解他的情況。這是從遠的方面講。第二,從近的方面講,雖然不接觸他,但可以在這個人的附近觀察他的行為,僅觀察 一兩 天是不夠的,因為短期內他是可以偽裝出來的。第三,就是真正接觸這個人並仔細觀察,在觀察五、六年、七、八年後,如果你覺得上述六點他都具備的話,就可以去依止。但是我們現在有沒有這樣的時間呢?對於現在工作繁忙的人來說,怎麼可能用七、八年的時間去觀察一位上師呢?但是,我們要真正地得到灌頂或接受一些密宗的竅訣,對金剛上師又必須要嚴格要求。該怎麼辦呢?此時,象法王晉美彭措等那些高僧大德,就是最好的選擇。我們現在不用觀察,他們是很多高僧大德長期以來已經觀察好的,依止他們,就不用費太大的心血。而其他上師,就必須要觀察。

  上面講的是密宗對上師的最低標準,不符合這樣的標準,就沒有辦法做金剛上師。但是做不做金剛上師是他們的事,依不依止是我們的事。在前面也提到目前漢地的狀況:從藏地出來的穿紅衣服的人,只要自稱是活佛或堪布,人們便不看他的背景,一律去接受灌頂,也不知道灌頂有哪些條件。大家只知道灌頂很好,金剛上師很好,僅此而已。如果依止以後永遠不退失信心,到也無妨。而實際不是這樣。比如一人來灌頂,大家都去聽,等他走了沒過一個星期,這些人就開始譭謗:噢,我們錯了,他(上師)沒有修證、沒有戒律,……甚至連人品都不好。或者又說:你的上師不如我的上師,我的傳承比你的傳承好,我的教派比你的教派好等等。這些都是目前在漢地的居士裏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3.做小乘上師的條件

  下面,我們順便說一下小乘的上師。做小乘的上師,

  第一、要戒律清淨。也就是說,若是沙彌(尼),則沙彌(尼)戒清淨,若是比丘(尼),則比丘(尼)戒清淨;第二、要精通戒律第三、要非常關照跟他學的那些弟子。其它的還有很多,但我們不講,只講這三點。

  由上可知,在所有的上師中,對密乘的上師要求最嚴格,特別是對修證的要求,因為證悟不是很容易的事。密法絕對不允許你盲目地依止上師,它嚴格地要求你再三地觀察,選擇好上師後,再依止他聽法、受灌頂。此後,有一個更重要的要求是,從今以後,無論發現他有什麼樣的過失,你都不要退失信心。這位上師有功德也好,沒有功德也好,你要認真地依止,否則又會造業。現在無論在漢地或藏地,都是既有很多真正的金剛上師,也有很多不具足金剛上師條件的人。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要觀察好,選擇好。

  如果你不能觀察的話,又該怎麼辦呢?他們無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是修行人,尤其是穿僧衣的出家人,他多少都有一些功德,這是肯定的。釋迦牟尼佛也講過,出家後還俗犯戒的人象獐子的屍體一樣。因為獐子死後,雖然變成了屍體,但它身上還有非常有用的麝香。其他不修法之人,佛說,就象狗的屍體一樣。狗死了以後,身上沒有任何有價值的可取之物(這是古印度人的看法),它只是一具屍體。也就是說,一個出家人即使再沒有功德,也比一般情況下的在家人好,他總是或多或少有些功德。所以在家人的做法應是,從自己的信仰上,要恭敬所有的出家人,不要去觀察他們的過失。但如果你要依止某位出家人,一定要再三地觀察。如果你不依止,卻常認為這個出家人這裏不如法、那裏不如法,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有無功德從外表上是看不出來的,也許這些人都是菩薩的示現。

  印度曾有八十位大成就者,他們顯現為什麼樣的人呢?今天,如果我們看到他們,肯定會生起很大的邪見。他們中有些是打獵的,有些是妓女或屠夫,總之都是世間種姓最下劣之人,但他們卻是佛菩薩的應化。所以我們要培養這樣的習慣,在信仰上這樣恭敬,對我們沒有任何損失。這是你們居士應有的正知正見。

  第二、灌頂

  目前,在灌頂方面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大家都認為灌頂非常了不起,所以去接受灌頂;有些人聽說沒有灌頂就不能看密宗的書,他很想知道密宗的書裏到底講了些什麼,越不讓看就越想看,為了有資格看密乘的書,他便去接受灌頂;有些人覺得,有資格看很多密宗的書是很了不起的,因此要接受灌頂。而且,人們往往在接受灌頂之後,不認真地護持密乘戒。在漢地的各大城市裏面都是這樣,包括國外和藏地某些地方也有這種現象。

  還有,很多人都認為金剛上師在灌頂時,自己到那個地方坐一坐,聽一聽,吃一些發下來的加持品,再將佛像擱在頭上,這樣就得了灌頂,很多人都有這種看法。實際上不是這樣。

  是否得到灌頂要考慮三個因素:第一、給我們灌頂的人是否具備金剛上師的條件;第二、我們是否有接受灌頂的資格;第三、金剛上師給我們灌頂時,方法是否如理如法。這三方面有一個欠缺,我們就沒有得到灌頂。如果以後我們要接受灌頂,就需要觀察這三方面的條件。

  首先講一下什麼叫做灌頂。很多居士包括漢地的出家人,都不懂灌頂是什麼。有些人認為:灌頂後,修行上會有很大的進步,很快就要成就了。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開許,灌頂後就可以看許多以前不能看的經書。需要澄清的是,灌頂後馬上成佛,對目前一般人的根機來說是不可能的,曾經有一些這樣的人,但他們是利根之人。對普通人來講,不要說馬上成佛,甚至在灌頂後立刻能夠看到進步都是不一定的。

  那麼,灌頂到底是什麼呢?灌頂就是一個高層次的授戒。比如授比丘戒、比丘尼戒時有一個儀軌,授菩薩戒時也有一個儀軌。同樣,授灌頂時還是有儀軌。更確切地說,受灌頂就是受密乘戒。如我們去受大幻化網灌頂,幻化網有五條根本戒,十條支分戒。我們首先要看這些戒律能不能做到。如果目前能夠做到,你就去接受這個灌頂,如果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就不能去受,否則灌頂後會犯戒的。凡是灌頂都是授密乘戒,只是戒條各不一樣,有多有少。這些戒律中有一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但是可以開許,一般人做不到的總有辦法用其它的來代替;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也有我們做不到的。所以首先要瞭解灌頂的那些戒條,若覺得能夠接受,才可以去受灌頂,這樣才是如法的。

  若灌頂時根本不知灌頂就是授戒,而且上師們也不講。這樣,灌頂三、四年後還是不懂。以後看到密乘戒的法本時,才發現兩件事:或是根本就沒有得到密乘戒,或是密乘戒早就破了。這有兩個原因:一是自己沒有好好考慮,二是授灌頂的人沒有介紹。

  律經裏講,如果我們給某人授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必須要給他講清楚從今以後你能夠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佛說,假如拿一把非常銳利的刀交給屠夫,讓他去殺生,我們覺得這肯定有很大的罪過。但是這卻不如給一個人傳戒而不給他介紹戒條的罪過大!授戒不是很好嗎?灌頂不是很好嗎?為什麼會有罪過呢?因為如果他真正得到了灌頂,上師也不給他介紹戒律,第二天他就犯了密乘戒,那麼他不是要墮金剛地獄嗎?這個灌頂對他到底是利益還是傷害呢?但這是授灌頂者的責任,不是我們責任。可是現在已經破戒了,即使是他們的責任,而受害者卻是我們。所以接受灌頂前首先必須懂得灌頂是授密乘戒。雖然得了灌頂後,可以被開許看密乘的書,而且可以逐漸地、間接地增長一些智慧,減少一些罪業,但灌頂主要是授戒。

  首先我們介紹了什麼是灌頂。下面講得到灌頂要具備的條件。

  只有具備了六種因緣——二因四緣,才能夠得到灌頂。二因四緣的第一個是相應因。相應因本來是指人體裏的氣脈明點等。對於一個六根具足之人,這個條件基本上是具備的,不用考慮。

  第二是俱生因。它是指灌頂用的法器,如寶瓶、佛像、甘露等。

  有了一個瓶子,上面插一根孔雀的羽毛,是否就是一個法器呢?不是。還需要很多其它東西,這些具備後,還需要金剛上師對它進行加持。你們經常說加持,加持,什麼叫加持?加持就是有一定能力的人,在某種物品裏面加入一種能力。比如說平時我們喝的水,只是自來水或礦泉水等,只能解渴。但是加持過的水,就有能力消除業障和增長智慧。它的能力之源是什麼呢?是不是念一個經就有這種能力了?不是。如果念一念經就叫加持,那凡是認字的人都可以做到。事實上,加持的來源是一定層次的修證,這樣的人才能夠加持這些灌頂用的法器。現在,有錢的人可以購買到外表非常莊嚴的金銀做的寶瓶,裏面需要的很多藥物也可以在中藥市場買到。但金子就是金子,金銀不會有什麼加持吧?同樣,佛像、甘露水等也需要開光、加持。在我們眼睛能夠看到的物體上,有一種肉眼無法看到的能力,那就是通過他們的開光、通過他們的修證加持得到的,這是金剛上師們的事。如果我們選擇了具德的金剛上師,他肯定有這個能力,我們便不用考慮俱生因。

  下面講四緣。第一是因緣。修密乘的金剛弟子所要具備的條件叫做因緣。他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他要對密乘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且在灌頂的現場,能夠聽到金剛上師講的話、念的儀軌,需要觀想的能夠觀想,這種人可以說因緣已經具備了。如果對密法沒有什麼興趣,或者是以好奇心去接受灌頂,這種人就不具備因緣,他也得不到灌頂。有些人雖然對密法有一些信心,但是到了灌頂現場不認真聽,也不具備因緣。

  第二是增上緣。這是金剛上師要具備的。如上所講,金剛上師相當重要。你們中的居士都去過學院,在學院聽過很多法,基本上沒有問題。但在其它地方,不能經常聽法的 那些 居士,雖然非常虔誠,但是因為他們對密法不瞭解,缺少這方面的知識,所以非常盲目。他們不會選擇金剛上師,在這上面發生了一系列問題。

  如果金剛上師沒有灌頂的能力,就得不到灌頂。若灌頂時他只需要念一個經,那麼誰都有灌頂的資格。不是這樣的。他必須要精通密宗的經典而且要有修證。特別是在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上,要有一定的修證層次,才可以給人灌頂。這樣的灌頂才是如法的。其它的灌頂都是形式。聽聽那些聲音也是有功德的,因為那也是續部裏的金剛語。除此以外,得不到什麼。因為這裏面沒有什麼可以得的。如同鍋裏沒有瓢,可以舀得出東西嗎?所以觀察、選擇上師很重要。

  第三是所緣緣。金剛上師也是標準的金剛上師,我們自己也有信心,且所用法器也很圓滿,是加持過的,但是還需要具備一個緣。灌頂中,上師會讓我們做很多觀想,如果不觀想這些,就不具備所緣緣。所以那個時候,要認真聽灌頂詞,讓我們觀想的都要一一觀想,這些全部都做到,才能夠得到灌頂。若你的身體雖然在灌頂的現場,但是心裏胡思亂想,是得不到灌頂的。這很容易發生。你們很多人都去學院接受過灌頂,灌頂的金剛上師已經具備了上師的條件,找不到再好的了,而且在法器和灌頂的儀式上也無可挑剔,但是我們有沒有認真地去聽,去觀想呢?若是沒有,灌頂還是不圓滿的。

  第四是無間緣。無間緣是指灌頂的次第不能顛倒,前面的灌頂和後面的灌頂,一個一個不能錯亂,但這不是我們的事,是金剛上師的事。

  綜上所述,在灌頂時,我們自身要做的是首先觀察選擇好金剛上師,然後到灌頂的現場,認認真真地聽,上師讓我們觀想什麼,我們就認真地觀想。

  剛才講的兩個因四個緣,其中缺少哪一個都得不到灌頂,這在經書裏講得很清楚。經中有一個比喻,比如古代的馬車,它有兩個輪子,其中缺少了任何一個它就不能走,同樣的,這六個因緣裏缺少任何一個,我們就不能得到灌頂。所以,如果我們想得到一個真實的灌頂,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具備這六種因緣。

  灌頂完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護持密乘戒。灌頂就是接受密宗的戒律,在灌頂的時候已經發了誓,這些誓言必須要做到,否則要犯密乘戒,墮金剛地獄,那是非常非常危險的。犯戒者很危險,金剛上師們也有危險,除非是佛或很高層次的菩薩,因為他們不受因果的影響。凡夫有沒有灌頂的資格呢?也可能有。凡夫中修到加行道比較高層次的那些人有資格灌頂,但是他也有可能墮地獄。因為凡夫有可能犯戒,如果犯戒,就有可能墮落。這樣的金剛上師,都有墮地獄的可能,那接受灌頂的人當然有墮地獄的可能。所以灌了頂以後的一個重要學處就是詳詳細細地瞭解那些戒條,然後要好好地護持戒律。這個非常重要。

  現在很多事已經顛倒了。比如,我首先把居士的五戒給你們講得清清楚楚,然後要求每個人都要受,很多人會十分害怕地說:這我做不到,五戒中有的對我不適應。但是,人們對灌頂的態度不是這樣。凡是有人授灌頂,大家都會去參加。若 連 居士的五戒中都有很多做不到,那麼怎麼接受得了密乘的戒律呢?這說明,我們接受灌頂之前根本沒有觀察。實際上,居士五戒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對傳居士戒的上師的要求也不那麼嚴格,對受戒者的要求相對來說也不十分嚴格,但是這時很多人都會覺得:不行,不行。而灌頂的時候,人們根本沒有這種感覺。假如有人灌一個大圓滿的頂,那麼此地凡是聽到這個消息的學密居士,肯定都會去那個地方接受這個灌頂。可不可以這樣做呢?剛才我們講了,即便灌頂的法器,灌頂的儀式以及授灌頂者都非常圓滿,但是自己也不一定能夠接受。大圓滿有很多戒律,你能不能護持這些戒律,這一定要選擇!居士的五條戒都要這麼認真選擇,那麼對密乘戒更要謹慎,不能掉以輕心。

  當然,若如法的灌頂能夠得到,功德也非常圓滿。不象別解脫戒,它的功德相當大,但同時它也有危險性。不過如果你能認真護戒,根據密宗的要求如實去做的話,它也不是那麼危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密法不是針對登地的菩薩,也不是針對佛,就是針對凡夫人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不用失望。因為佛都考慮好了,這些密乘戒是凡夫人能夠做到的,只是方法一定要正確。所以若能如理如法地做,灌頂還是非常好的。

中華民國寧瑪巴智慧佛學會
本會主修咕嚕咕列佛母及文殊菩薩,每週六下午2點上師帶領共修,會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五段201號5樓http://www.ningmaba-zhihui.com/聯絡電話:02-89322500!《※平常中心開放時間:星期六.日》 【郵政劃撥帳戶】戶名:中華民國寧瑪巴智慧佛學會 帳號:19820229

 

相關文章:
尊貴金剛上師-徒丹索南諾布貝桑波仁波切 噶陀蔣揚法王佛學會 緣氣:(7069)
金剛上師蓮花生大士密咒利益 卻頓蔣措仁波切 緣氣:(8717)
◎尊貴金剛上師美隆多傑 編輯部 緣氣:(7966)
尋覓金剛上師 danddand 緣氣:(3791)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錄03 多傑 緣氣:(3722)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錄4 多傑 緣氣:(4037)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錄 多傑 緣氣:(3757)
蓮師部本尊法功德利益 金剛上師與灌頂 慈誠羅珠堪布 緣氣:(4405)

上一篇(利美(不分派)運動宣導者) 回目錄 下一篇(十四條根本戒 所有藏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