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張小虹】
數據會說話,但只有影像會叫人感動流淚。數據告訴我們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比例是廿分之一,八十歲以上是五分之一,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楊力州的新片《被遺忘的時光》,卻叫我們從五位失智長者的故事中,強烈感受到生命巨大而深沈的悲喜。
這部動人的紀錄片是受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委託拍攝,初衷在於喚起社會對失智症的理解與關懷,並推動養護機構與照顧支援體系的普及。但不同於大多數的傳統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不是拍庶民的記憶,而是拍記憶的逐漸消逝,不是拍弱勢少數的他者,而是讓我們在失智長者的身上,看到我們自己可能的未來。《被遺忘的時光》作為一部真正動人的紀錄片,正在於它讓紀錄片的影像威力,從教育宣導、社會啟迪,更提升到了影像哲學的層次,看生命如何在時間之流中經過,起落沈浮。
片子一開頭,白髮長者在女兒的陪同下上山掃墓,卻認不出墓碑上死去丈夫的名字,經女兒一再提醒,才放聲嚎啕大哭,既像是在哭丈夫的死去,又像是在哭自己連丈夫死去的記憶都已遺忘的悲哀。而後白髮長者隨女兒來到了養護中心,也結識了另一批跟她一樣患有失智症的老人。導演楊力州的鏡頭溫柔而幽默,鏡頭前的長者固執而可愛,讓養護中心成為時空人物混亂的超現實主義場景,上演著一齣齣悲欣交集的荒謬劇,情感張力一觸即發。有人東張西望,覺得匪諜就在身旁,有人打包好行李,卻找不到回家的路,有人英法德語流利,卻停格在過去的時空,有人脾氣暴躁等著添飯,卻忘了自己已經吃過幾碗。
對這些長者而言,彷彿腦中的檔案都還在,只是叫不出來或無法開啟,無助且焦急,或是好不容易叫出檔案,一下子又當機,沮喪而挫敗。而當真的有一時半刻,好不容易叫出檔案也順利開啟的剎那,記憶位元之間的時間順序與地理位置關係,卻又像大風吹後的狼藉風景,飛絮滿天,無從牽繫也無從收拾,斷了線的記憶,接錯線的人生。
片中更讓人感動的,則是陪伴在旁的親人,眼睜睜地看著至親至愛一步一步失去與現實世界的聯繫,甚至連他們的面孔與名字都將逐漸遺忘。如果生離死別是人生無法逃避的巨大創痛,那《被遺忘的時光》則是透過失智長者的故事,像我們展示失智症所開啟的另一種生命漫長沈鬱的告別式,人的健在,記憶的死亡。
失智症是廿一世紀無可迴避的重要健康與社會議題,更是當代文學、暢銷小說與電影亟於處理之題材。而相較於描繪英國女性哲學家愛瑞絲.梅鐸的《長路將盡》或是日本男星渡邊謙擔綱演出的《明日的記憶》,《被遺忘的時光》猶如一首更為抒情誠摯的長詩,再次驗證生命最大的戲劇性,不在小說的敘事結構,不在劇情片的場景營造,而就在紀錄片當下與周遭的日常生活。(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