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瑜伽密續》六

2010/11/13本網報導:
人氣:4,663

《無上瑜伽密續》節錄   《無上瑜伽密續》六

丹尼高索著

丹增善慧法日譯

(附表六):增上三行

行儀 行法

有戲論行 服飾莊嚴及問答等

無戲論行 服飾莊嚴等

極無戲論行 與智慧手印和合及睡光明

手印是趣入幻身位的兩種方便之一另一法門僅是在行者臨命終時修持金剛誦,以真實的死亡作為收攝一切風息之方便而生起幻身。(若行者于此修法得堪能,便能生起幻身而代替中有身,不必再受生為粗身才成辦正覺。)

四空四喜

語遠離中,四空四喜皆是借由風息入、住、融於中脈,燃起忿怒母,令明點溶化流注於中脈引生四喜而證得。在心遠離之中,四空四喜皆是由於風息融入不壞明點而顯現,但在達至究竟心遠離前,此事仍不得成辦。

如較前的圓滿次第階位一般,行者在非究竟心遠離位是不會證得四空的圓滿顯現。直至死時一切風息融入不壞明點及在心遠離的最後位現起為止,四空是約不會圓滿到量。

(四)不淨幻身

不淨幻身次第的定義如下(注168

此圓滿次第從實證具諸相好之天身為始,此身乃依究竟心遠離喻光明為緣,並以此心所乘之根本風為因,複於究竟心遠離喻光明之風息粗動而起逆行近得心之際俱時成辦。其界限是於(現證)勝義光明方便之近取因生起前為止。

不淨幻身位中,行者即能真實生起本尊天身,此身是從以下的方式出生:行者先由心遠離位的修法之力,令一切風息融入心間不壞明點,如是即證得第四空譬喻光明。當風息略起粗動時,於前時各生、圓次第位所觀修的本尊天身即刹那現起,此幻身全由無質礙之風息所成,猶如陽焰一般光明閃動,其相與本尊天身相似,所不同者此身唯是白色而非雜色(注169)。在證得幻身之刹那,行者會經歷逆行次第,開始再次重複覺受粗於心遠離喻光明的種種心境。在幻身顯現的過程中,行者會同時覺受黑近得心紅增上心白顯現心與種種根識分別識

行者在此位圓滿次第所生起的本尊天身為不淨幻身,由於行者此時仍未斷除障礙解脫生死輪回的貪、嗔、癡煩惱 障(注170),故其被許為不淨。(然這並非是說到了光明位時這些煩惱皆得斷除,行者于解脫後所起的幻身便是清淨。)其名為幻身者,是因為此身為風息所成,無有質礙,猶如幻師所變之幻象,唯有其他能同樣證得幻身的瑜伽士才能得見(注171)。然而,此身圓滿具足佛陀的三十二相及八十種隨形好(如頂上肉髻圓顯、兩耳相齊垂肩、掌心具法-輪相等)。幻身能出於粗身隨行者所欲前往各處(注172),但其最初是否必需從粗身中生起則有異議(注173)。

粗、細與最細

一切有情眾生皆具有最細三類心、身(見附表七),粗身便是我們平常所認識的身體,此身是由四大及其所生之物所成。細身則由明點所構成。最細身便是住於不壞明點內,為光明心所騎乘的最細根本風。此根本風被稱為根本是因為此風儘管是刹刹變異無常,然其相續卻是恒常不斷,于行者過去經歷之無數生中,皆住於不壞明點之內,即使達至佛果(注174)時仍舊相續恒存,為佛陀常時安住的最細光明心所騎乘。這種最細風比較融入其中的身脈風息更為微細,而脈中的風息又較融入其中的粗風(如諸根識之風)為細。

而言,粗心便是種種根識細心分別意識最細心則是騎乘於最細根本風上的光明心。這些心識的粗細差別,亦可依心識處於醒位(粗)、夢位(細)及深睡位(最細)(注175)的粗細性質而說。

在平常的醒位生活中,只有粗身粗心細心(即尋常的根識及意識)現行。然而,在無上瑜伽續圓滿次第的身遠離語遠離心遠離三位中,明點所成之細身白顯現紅增上黑近得光明四空微細心亦會現行。(除了光明次第勝義光明外,餘位的四空皆是分別心而非無分別心,因其為能、所二顯及彼境有自性之相所染,所以僅是細心而不是最細心。)最細心僅在一切粗、細諸風融入心間不壞明點後才會現行。同樣,最細身”——亦即最細根本風亦只會在粗、細諸風融入不壞明點後才會現行,如前所說,其為勝義光明心所騎乘。最細風、心與較粗的風、心皆是永不分雕。

(附表七):粗、細與最細

粗 細 最細

身:四大及所生之物 脈、細風及明點 最細根本風

心:根識 分別意識 勝義光明心

要令幻身顯現,就必需要令細身粗身分離,也就是要令粗身停止運作。續部瑜伽士用以把粗、細二身分離的方法有兩種其中一法是借用死亡令粗、細二身永遠分離(並會把粗身棄舍而成為一具無用的屍體),但是只有已成辦心遠離的瑜伽士才能於經歷死歿次第的同時,結合語遠離金剛誦隨滅二次第修法把庸常的死亡用以為道。瑜伽士借此即能成辦駕禦風息,令風息融入不壞明點中;當光明心在死亡的一刹那顯現時,瑜伽士便能安住於其中(注176),並同時生起幻身以取代中有身。當行者生起幻身後,即能圓滿餘下的無上瑜伽次第,無需再次受生為粗身。據說宗喀巴大士便是在中有位成就正覺(注177)。

另一種方法是憑藉禪修把粗、細二身分離、此修法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禪修是修持遷識法(或稱為頗哇法——譯按),也就是著名的密續法軌——“那洛巴六瑜伽的其中一種修法,此法可把行者的神識遷入一具剛死亡的身體中,或可于死時成辦往生奧明淨土(注178)。這種修法需以風瑜伽及反復不斷的觀想,把根本風心從頂門射進本尊身中。然而,遷識法僅能把粗、細二身分離,但卻不能令行者達證幻身

第二種用禪修分離粗、細二身之法是究竟心遠離,此法需令風息入住消融於不壞明點。令一切風息完全趣入中脈(注179),當一切風息完全融入不壞明點時,一切粗身的活動便會停滅,根本風亦會自然現為幻身,唯有這樣才能成就此法。

如前所說,當行者生起幻身時,便有可能隨自所樂脫離粗身。若幻身最初是在粗身內生起,那便是以這種修法在心臟間生起(注l80)。若行者能安住於一切外境皆現如幻象的究竟心遠離如幻三摩地愈長,那留住於粗身之外的時間亦愈久。當根本三摩地退失,或到達事前所定的上座時間,幻身便會重返於粗身之中,在這個修持階位中,由於執持粗身的業力仍未斷除(直至勝義光明位前,此業仍未能斷),故不能完全把粗身棄舍。

然而,即使行者日後取得清淨幻身時已不再需要粗身,但亦不一定要把粗身捨棄;行者若為了利他之願便可繼續留住於舊蘊身中,如是舊蘊身即能變成為行者的一種化身

當行者由有學雙運進入無學雙運(佛果)時,便能以清淨幻身真實成辦正覺;就是證得不淨幻身者亦能於此一生中成就佛果。

由於行者是不可能以粗身成就佛果,所以,釋迦世尊於印度菩提樹下成佛乃是為了利益有情而作的示現;他在降生為釋迦族Shakyas的悉達多喬答摩太子Siddhartha Gautama之前,已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種示現僅是意味行者有可能于一期生命中,以一身達成正等正覺,而此處所指的一身是同一的粗身,因為在密續的修法中,行者最初是先運用粗身,而後來則轉而使用最細根本風所成的清淨幻身圓滿其道。

四空與幻身

幻身有二因:心遠離譬喻光明心及為其所騎乘的最細根本風。住於不壞明點中的根本風是引生有相幻身主因,所以譬喻光明心乃是幻身助緣。由於根本風不能離譬喻光明心而自顯,所以它是成熟幻身的必要原素。心遠離光明心被名名譬喻是因為穹並非勝義光明心,仍為微細能所二取相所污染。(勝義光明是以俱生大樂心無分別現證空性。)

行者初起幻身時,便會從心遠離最後位所顯現的光明心逆行而出,依次返回三空黑近得二空紅增上初空白顯現乃至八十性妄分別。這些心識是名為逆行四空,因為心識在更多的風息融入不壞明點時,已由白顯現心紅增上心黑近得心向前過渡至光明心,現在此逆次第則轉為由最細根本風現起幻身之相。

不淨幻身是在證得心遠離譬喻光明後,於逆行次第開始時成辦,其法與死、中、生三有的過程中現起中有身相似。死時,光明心即告顯現,當光明心隱滅後,較粗的心識便立即從黑近得心開始次第逆行,相繼顯現,而中有身”——“幻身的其中一種——即由根本風刹那現起(注181)。

行者于現起幻身獲得堪能,意即永遠能有效地降伏死亡。通常行者並不能駕禦死、中、生三有,所以便會無自主地不斷流轉於生死輪回中。但是,證得幻身的行者卻能無死,因為死亡的意思是指由業力所驅策而感受死亡的過程,複由死有趣向中有身,由中有而再度受生。然而,證得幻身的行者能駕禦風息,而且能在覺受死歿次第時不會進入中有位而受生。

幻身的譬喻

在《明顯釋》中,是以十二喻來詮釋幻身幻身是被比喻為:

1)幻人——“幻身唯依風、心所成,猶如幻師所變之人。(注182

2)水中月——千江有水千江月,只要有水之虛,月影即能映現;同檬幻身亦能任運顯現,遍一切處。(注183

3)光影——“幻身乃無血肉之身相,故如光影。

4)陽焰——刹那變動,故如陽焰。

5)夢身——唯依風、心所成,猶如蘿身離粗身或異熟身(庸常粗身是業力所感之果)。

6)穀響——“幻身雖與異熟身(注184)實為同一相續,但卻現似異體,正如迥音有別于原來發出之聲響。

7)尋香城——刹那顯現,刹那隱滅,如尋香有情所居之城邑(或名乾達婆城——譯按)乍隱乍現。(注185

8)幻——能現為多身,猶如眾多人相現於幻景中。

9)虹霓——猶如彩虹,具諸身色,無礙無雜。

10)雲中電閃——住於異熟身蘊之中,如電光閃耀於雲團之中。

11)水泡——從空性中率爾現起,如水中突起水泡。

12)鏡中金剛持像——圓具一切手足支節,猶如鏡中映現的金剛持影像。

在這些比喻中,唯有夢身喻被說為最佳,由於:(l)只有夢身是真實屬於幻身之一類,(2)夢身的前導(無間位於夢身之前者)、自體(何為夢身)及終結(其結束之法)皆為幻身之例證(參見附表八)。夢身由風、心所成,是當行者入睡後,出於其粗身之外的微細身,雖然凡夫皆有夢身,但大部份人皆無法操控此身,唯有瑜伽士才能運用夢身遊行各處,作種種事業(注186)。由於夢身為風、心所成,其住於粗身之中,並因睡眠時風息內攝,覺受(極粗略的)四空後,從粗身中出生,所以其本身便是一種真正的幻身(雖然非由修道所生)。

夢身的前導、自體及終結比配幻身的前導、自體及終結之法如下:夢身的前導便是在睡眠常粗略覺受到的四空,其與幻身前導,亦即於道位所證的四空相似。由於夢身本身便是由風、心所成的一種幻身,故其自體即比配幻身夢身回返於粗身便是夢身的終結,此正如幻身返回行者的粗身化身之中。

(附表八):幻身與夢身

階位 能表 所表

前導 睡前覺受之四空 幻身前的四空證德

自體 夢身 幻身

終結 夢醒時夢身回入粗身 幻身回返粗身或化身

同樣,幻身光明心化現色身亦可同樣比配佛的法、報、化三身(注187)(參見附表九)。佛陀的法身事實便是勝義光明,即現證空性的俱生大樂心報身便是由最細根本風所成的莊嚴色身一清淨幻身化身便是為利益一切有情所示現的變化色身。在無上瑜伽續部的道軌上(188),是具有種種與佛陀三身相類之身:圓滿次第勝義光明法身相似;不淨幻身報身相似;證得幻身者以舊蘊粗身化身與佛陀的化身相似。

不僅道位之身與佛位三身相似,就是于庸常的眠位死位亦同樣與三身相似。當人們入睡時,即會短暫覺受光明心(雖然事後常不能憶起);此睡眠光明心與佛的勝義光明心,亦即法身相似。於睡眠中所生起夢身,乃是幻身的一種,此身與佛的清淨幻身,即報身相似。最後,當夢身重返於粗身時,便與佛陀為饒益有情的應化身相似。

同理,行者于死時所覺受的死有光明心亦與佛的光明心”——“法身相似。行者生起幻身而取代中有身時,其所具有之身即與佛的報身相似。當行者以另一身或另外各組身相成辦道軌時,便與佛的化身相似。

而且即使在一般的凡夫位中,死有光明心亦與佛的法身相類;人們於中有位所得的一種幻身亦與佛的圓滿報身相類;而受生入胎則與佛的化身相類似。就平常一日中的三種不同的位處而言,不具有能、所分別境相的深睡位亦與佛的法身相似;造夢時所起的夢身與佛的報身相似;從睡眠中醒來時即與佛的化身相似。(注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