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什麼

空林佛教 2007年第二期   樊思岐

智慧並不屬於頭腦,它在頭腦的背後。智慧是你頭腦背後那個一直看著頭腦的東西。

  你一定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荒誕,但是,它的確就是這樣。如果把頭腦拿開,智慧將不會消失,科學現在無法辦到,但科學遲早能夠辦到。生物界的某些生物提供著證據,它們並不具備頭腦,但他們仍然可以讓生命很好的發生和持續,它們也許沒有人來得聰明,但是,它們帶著自己本能的智慧。

  那個真相是:

  頭腦實際上是人身上的一個電腦,一個生物電腦,只不過它比目前的所有電腦都來得複雜。它看起來是人的一個必需品,其實並不是,只不過頭腦和身體的那個關聯過於複雜,顯得人的身體離不開它,如此而已。

  你覺得智慧來自你的頭腦,那其實是一個錯覺。智慧根本就不是來自頭腦,而是頭腦之外,然後穿透頭腦而被頭腦表達出來。頭腦僅僅是作為傳遞智慧的一個中途通道,作為一個表達智慧的工具而存在。

  頭腦的本質和電腦一樣,具有龐大的資料及資訊存儲系統和運算系統,在生活中運行和表現出來,就是人的記憶和思維,但記憶和思維並不是智慧。因為頭腦和頭腦背後的智慧離得很近,所以會讓人產生錯覺,產生對兩者難以分辨的混淆。

  頭腦不是智慧,它依賴於從外來給它預先輸入的各種資料和知識才能發揮作用。那是目前學校在做的工作,對你的頭腦填入儘量多的知識,然後頭腦存儲,作為記憶,以備後用,然後頭腦可以針對具有確定性答案的問題進行解決和回答。

  智慧不是頭腦,它並不依靠外來的知識,而是你本身固有的,躲在頭腦背後的一種覺知品質。它看著頭腦,它指導著頭腦。每當有什麼不確定性問題出現時,沒有任何可借鑒的資料時,頭腦就顯得更多的無能為力,而你的直覺和臨時反應,就來自智慧,而這個智慧來自頭腦背後的覺知。

  這個覺知,這個觀照事物整體,甚至也可以觀照頭腦本身的品質,就是智慧,它超出頭腦之外,它並不屬於頭腦。

  當你思考問題,那個躲在頭腦背後看著你的頭腦思考的那個“看”,那個“觀照”,那個靜靜的“覺知”,就是它。

  一朵玫瑰,你正在看著一朵玫瑰,那個在你內在靜靜站在一邊看著“自己正在看著一朵玫瑰”的“看”,那個同時對玫瑰和你自己兩者的整體覺知,那個超然於你自己和外物的傢伙——觀照,才是智慧。

  平時你感覺不到它,是因為頭腦思維的打擾,它被掩蓋著,每當有什麼突發事件,甚至你的頭腦還來不及反應時,它就可以立刻反應,只是頭腦馬上又接管了你的注意力,你很快就錯過了它。

  頭腦可以度量,可以通過智商測驗來度量,但智慧屬於你內在深深的固有品質,它具有無限的深度,不可度量,它本身和神秘、愛、優雅、喜樂相連,它是一個無窮的寶藏。

  只有你在頭腦不在的時候充分警覺,那麼你才能夠找到它。

  現代科學不會同意這種說法,包括尤其是把記憶劃為智慧之外,現代科學會認為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很難想像如果沒有記憶,一個人如何還能具有智慧。

  這沒有太大關係,那個歧義僅僅是針對智慧的定義,它可以被定義得寬泛些,也可以被定義得狹窄些,這不是要點。

  要點是:某些你本來就具有的內在覺知品質是超越頭腦之外的,也是超越神經系統之外的,他是你智慧的真正來源。

  那就是為什麼電腦無法在智慧上超越人的原因,電腦完全可以超越人腦,那沒有問題,那只是個時間問題,在某些方面電腦已經超越人腦。但電腦想超越人的智慧,是不可能的,這不是一個時間問題,這是一個涉及生命本質的問題,電腦逾越不過屬於生命,屬於智慧的這個“質”。

  莊子說:“知識是無限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象流星一樣短暫而令人傷感。”

  莊子非常敏銳,他實際也是在說,知識總是外在無限的東西,與其把你一生的精力耗費在對知識的追求上,不如更加在意識上警覺,認出和找到原本屬於你自己內在的智慧。

  當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時候,老子沒有多說,沒有說一點點知識,老子只是單純的反應,直接表達事物的實質。這個表達不來自知識和記憶,而是直接來自一個現場覺知所引發的自動表達,超出頭腦之外的一個即興表達,頭腦完全被動,只是如實地把老子的智慧感覺翻譯成語言,向孔子表達。

  佛經的表達完全是翻譯式,敘述式的,你找不到分析過程和證明過程,為什麼?

  那是因為頭腦對超出它理解之外的東西想用邏輯來表達是很困難和不可能的,頭腦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變成一個翻譯家,直接翻譯著智慧的感覺,頭腦能做到對智慧的近似翻譯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

 

相關文章:
何為“五佛五智”?佛的智慧是怎樣的? 緣氣:(7793)

上一篇(學佛釋疑-- 濟群法師在) 回目錄 下一篇(西藏秦麥洛桑活佛:“嚇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