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解脫命脈 止觀學修芻議

把握解脫命脈——止觀學修芻議
 

 《俱舍論》中說:“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此說所有的佛法分為教、證兩大部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內涵。“教正法”是指導修持的思想理論體系,即經、律、論三藏。“證正法”是依照教法的實踐及實證,即戒、定、慧三學。
  這二者之間是因果關係,只有在教正法的正確指導下,所實踐的佛法才能不偏離正行的軌道。好比賽車,首先必須明確行車路線,然後按此跑道前進。如果事先不瞭解路線,就不知道如何行駛,或雖知道路線,但卻不依此而行,也必定不能到達目的地。印度蓮花戒論師所著《修道次第論》中說:“複次聞及思慧之所通達,即是修慧之所應修,非應修餘。如示跑地,而應隨跑。”
  只有佛、菩薩傳授的經、律、論三藏才能作為修習佛法的唯一嚮導,因為能正確開示修行道路而遠離謬誤的只有三寶。如《相續本母論》中說:“此世間中更無善巧于遍智正知(佛)。” 因此,經論和續(密法經典)確是學佛者最殊勝的教導、是通向解脫的指路明燈、是抵達菩提彼岸的唯一津梁。因沒有比佛更殊勝的老師,也沒有比法更殊勝的教導和口訣。
  雖然如此,但處在五濁時代的今天,由於眾生根基陋劣、福薄慧淺、障深垢重,難以領會經論中所開示的修行內涵,反而認為這些理論只是供研究和辯論之用,其中並無實修的教授,甚至很多學習經論之人也不知道如何將一生所學用於修行,而另外尋找經論以外的可以用來所謂“實修”的法,這確實是一件令人十分悲哀的事情!
  有鑒於此,法尊法師當年曾說:“故諸久習經教之士,苟能一日回頭,感覺說食不能充饑,必將所學之經論,或束之高閣,或棄置紙爐,而瞑目參心,或持一佛名,與夫愚夫啞羊之學佛有何你遲我速之方便?此亦佛法之不善耶?擬學子無師承之咎耶?望諸同仁,審思我國佛法衰敗之原因,為幸多矣。”敦巴尊者也說:“如果學了很多佛法理論知識,反而另外尋求修法是非常錯誤的。”因此,對學佛者來說,懂得如何學以致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特別是對於禪定和空觀的修學,更是需要相關理論的指導,這是由於止觀本身的特質所決定的。因為止觀是佛法內涵中的精髓,是解脫的命脈,無論是小乘的解脫還是大乘佛果的成就都有賴於此。但由於止觀的本質和內涵很難把握,致使學佛者往往容易將二者混淆。致使對於止觀的體性、修習的方法、應斷的過失、所經的階段、成就的標準等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實踐上難免會舉步維艱,在實證上亦多錯認。
  空觀是斷生死無明的唯一慧劍,他的正確修習有賴於對空性見的瞭解。很多人將止的境界誤認為空觀,或者將空觀誤認為什麼都不思維,對於空觀應該空什麼、如何空等問題沒有確切的認識。因此本文依據上師的傳承和教授以及相關經論中所開示的禪修內涵針對止觀的學修進行通俗、明瞭的闡述,使修習者能有全面、系統的認識,由此輾轉增上,而逐漸能把握解脫的命脈,不致誤入歧途。
  一、 止觀的體性
  “止”,是梵語“奢摩他”的意譯。能將心安住於所緣的對象、絲毫沒有散亂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並由此而產生身心的輕安和喜悅就是止的體性和內涵。
  如《解深密經》中說:“即于如是善思維法,獨處空閒,內正安住,作意思維,于此能思維心,內心相續作意思維,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止的成就是由內攝心光、相續安住於所觀物件而達到的,並不需要瞭解一切法空性的道理。
  “觀”,是梵語“毗鉢舍那”的意譯,也叫勝觀等。空觀是指對事物本質的觀察和思辨,如《解深密經》中說:“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舍離心相,即於如所善思維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毗鉢舍那。如是菩薩能善巧毗鉢舍那。”依據本經,我們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空觀並非是一無所想,而是運用觀察慧進行理性的思辨。無著菩薩解釋說,正思擇是對事物現象的思辨,最極思擇是對事物本質的思辨。
  在《寶雲經》中對止觀下的定義也與《解深密經》相同,如說:“奢摩他者謂心一境性,毗鉢舍那者謂正觀察。”《大乘起信論》中也說:“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於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在此論中所闡述的止修習所緣即是空性,所以,即使將空性作為所觀物件,也是止的範疇,不屬於空觀。
  《修道次第論》中的思想與上述經論如同出一轍,認為止息內心散亂後,能任運將注意力集中在所觀物件上、並產生輕安就是止;在止的基礎上,對事物的本質進行觀察、思辨即是空觀。總而言之,若能收攝內心安住在所觀物件上即是止,對所觀物件的觀察和思辨即是觀,這是各大經論共同認可的定義。
  然而在佛教內部,對於空觀的真正內涵產生過很多誤解,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修空觀就是修諸法實相,而諸法實相遠離一切分別、語言和文字,因此只要攝心不散、斷絕思慮、無分別住,自然會契入空性,即是修空觀;還有的將止的境界誤解為空觀,認為心無雜念、靈明瞭知即是空觀。之所以有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認識,其根源是缺乏辨別了不了義經典的能力,未能正確理解經論中所說的真正含義所致。
  二 、止觀是一切三摩地的根本
  佛在大小乘經論中所說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如首愣嚴三摩地、念佛三摩地、般舟三摩地、真如三摩地、獅子奮迅三摩地、慈心三摩地等,所有這些三摩地都可以容納在止觀二法之中,他們的修習也離不開止觀修習的原則。比如一棵樹即使有再多的枝葉花果,都是依樹根而生,同樣,所有的三摩地都是以止觀為根本。如《解深密經》中說:“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止觀所攝。”
  在佛世時,阿難尊者曾問過上座比丘應以何法專精思維,比丘回答說:止觀。後來,阿難尊者又就此問題分別向五百比丘和佛陀本人請教,也得到相同的答案。由此,阿難尊者不禁油然讚歎說:“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雜阿含經》卷十七)在印度蓮花戒論師所著《修道次第論》中說:“世尊雖說諸菩薩眾無量無數等持差別,然止觀二品能遍一切勝三摩地。由此二品能攝一切三摩地故,諸瑜伽師一切時中應修止觀。”中國天臺宗智者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書中也說道:“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是止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因此,對想要修習禪定者而言,不必尋求各種禪定的修習,只要把握住修習止的總的原則和根本,就可以總攝一切止而進行修習。任何一種禪定的修持都離不開這個原則,不論修習什麼禪定――念佛、觀心、修密、安般數息,甚至無上瑜伽中的高級修持――生、圓二次第都可以運用這裏所揭示的禪修綱領進行修習。
  三 、止觀雙修的道理
  《解深密經》說:“由止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斷煩惱種。”若要斷除生死根本,必須融匯修習止觀,單獨修習其一是不夠的。如果單純修習空觀,因缺乏定力,就不能深入、細緻觀察,當然也不會悟入空性而證無漏。在《俱舍論》、《瑜伽師地論》等經論中說,最初無漏法的證得(即見道)必須依據能產生無漏功德的九種定之一方可,最低也需要初禪的近分定――未到地定。因為欲界散心不足以引發無漏功德。這對於那些從未嘗過止妙味卻自稱見道、見性之人來說,是一記有力的耳光!
  比如在黑夜中,我們點燃一支蠟燭來觀看牆壁上的畫,只有在燭光不受風的干擾時,才能看清楚。同樣,只有在止的基礎上,內心才不會散亂,才能明見諸法的真實本質。
  如若單修止而不修空觀,同樣不可以。因為如果缺乏通達實相妙慧的空觀,就失去了斷絕生死無明的命脈。任你對止如何熏修,縱使證得世間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定,也難以實現解脫的願望。所以,對於止觀必須融匯修習。如《修道次第論》中說:“唯觀離止如風中燭,瑜伽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不生明瞭智慧光明,故當雙修。”《大涅槃經》中說:“聲聞不見如來種姓,以定力強、慧力劣故;菩薩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定力劣故。唯有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動心故;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月燈經》說:“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心無散亂,安住所緣,是修止跡;證無我義,斷我見等一切惡見,敵不能動猶如山王,是修觀跡。故于此二應知差別。”在以上等經論中明顯說明,對於止觀不能偏廢一方,應平等修。
  在止未成就以前,即使以觀慧對無我義進行思辨,但由於內心散亂、動搖如風中燭,所觀實相也不會清楚顯現,必借助於止的力量方可,所謂由定生慧是也。但不要誤解為慧既然由定產生,那定就是慧因,只要修定就可以了,得定自然有慧了。慧由定生的意思是說空觀的成就必須借助止之力,而通達無我的智慧並不是止的產物。比如前面所說燭光照物的比喻,看清楚壁畫固然是燭光不動搖的結果,但燭光本身卻並非因“無風”而有。如果止是智慧的親因、得定即可產生空性智慧,所有外道豈不是都可以解脫了?所以在《修道次第論》中說:“由於內心散亂、動搖而不住定,即使依諸法無我的智慧也難以抵達解脫的彼岸,世尊說必借助於定的力量,乃能證入諸法實相。”《正攝法經》也是從這個角度說“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
  在其他經典中,也宣說如果沒有空性正見,單依靠止是不能解脫的。如《三摩地王經》中說:“雖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後為煩惱亂,如外道修定。若觀法無我,觀已善修習,是證涅槃因,非餘能寂滅。”《菩薩藏經》中說:“若未聞此法門,亦未聽聞聖調伏法,唯三摩地而得喜足墮增上慢,不能解脫生老病死及諸衰惱,不能解脫六道輪回,不能解脫諸大苦蘊。”在《修道次第論》中更直接說:“諸瑜伽師若唯修止,只能暫時壓伏煩惱現行,而不能斷除,因為沒有無我智慧,定不能斷除二障!” 在《大乘起信論》中說:“是故止觀互相助成不相舍離,若止觀不具,必不能得無上菩提。”
  四 、修習止觀的次第
  通常情況下,都是先修止,次修空觀。從戒、定、慧三學和六度的次第來看也是如此(依前而生後),各大經論所說亦大致相同。如《入菩薩行論》中說:“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之所以如此,是由於止觀本身的特徵所決定的。
  或有人說,先通達無我正見後,即以此作為所觀對象而修習止,豈不等同于雙修止觀了嗎?何必一定要先修止、再修空觀呢?依《解深密經》中的思想說,對於空觀的修習,在沒有生起身心輕安之前,只是空觀的隨順而已,並非真正的空觀成就,生起輕安以後才安立為空觀成就。
  然而,在沒有得到止之前,即使以觀慧對諸法進行觀察和思辨,也難以生起身心輕安。只有在成就止的基礎上進行觀修,才能生起合量的、真正意義上的空觀。宗咯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不僅僅是依靠止的力量,而是要在此基礎上以觀察、思辨的力量,如果能引發身心輕安,才是經論中所說的無過空觀。”因此,雖然是以空性作為修習止的所觀對象而引發的身心輕安,仍然沒有超出止內涵的範疇,而非空觀。還需要繼續修習空觀,否則與諸大經論所說則有出入了。
  《解深密經》說,要依奢摩他乃修毗鉢舍那。《聲聞地》、《中觀心論》、《入菩薩行論》、《修道次第論》等皆說先修止、後修空觀,雖然有少數論師認為無需先修止可直接先修空觀也可引生毗鉢舍那,但與經典和諸大論師所造定量大論相違,在宗咯巴大師眼裏看來,不足為智者所憑信。
  另外,以上所說的次第,乃就最初修持者而言,如果以前曾經生起過止觀的證量,次第則非一定如此了,也可以先修空觀後修止。如在《集論》中就曾說過有的人先成就空觀而沒有得定,他即可依空觀來修止。這豈不是和上述的修習次第相違了嗎?未得定也可以成就空觀了啊?當知這裏所說未得的“定”是指初禪以上的定,並不是說連“未到地定”也沒有成就。有些行者或“慧解脫”阿羅漢在“未到地定”的基礎上,就已經證得四諦等出世勝觀,由於缺乏初禪以上的止,而沒有五通等功德,所以依所得之觀接著修習初禪以上的止。《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說:“又如實善知從苦至道,然未能得初靜慮等,於此無間住心,更不擇法,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所以,在沒有成就止――最起碼是“未到地定”前,空觀是不可能成就的。對於真正想成就止觀、並依之解脫生死或圓滿佛果者來說,應該謹慎抉擇、對待,須以經論為依據,產生正確無誤的認識,以免誤入歧途!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發心和動機,修習止觀也不例外。由於佛法的特質是指引我們和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輪回,因此在修習止觀之時應該具備欲解脫輪回的“出離心”和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如果不是以解脫生死為修習佛法的動機,那一切的修持將會漂流于生死大海之中,而不會成為解脫的資糧和條件。就象宗咯巴大師所說:“若無正確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間的幸福,就無法進入根除煩惱的涅槃境界。”如果不以菩提心為動機,所有的修證――即使你具備空性和神通等功德都不會成為成佛的資糧和大乘法。所以在修習止觀之前,盡力改正修法的動機是極其有必要的,否則,在沒有任何基礎發心、且不瞭解止與空觀修習內涵的前提下,欲獲得成就何異壓沙出油?

 

相關文章:
治療腦中風 把握黃金三小時 聯合報 緣氣:(3700)

上一篇(金剛手 大勢至菩薩 ) 回目錄 下一篇( 珍貴的寶庫 德格印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