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巴仁波切/開示

(要提醒大家:這個課題一向十分敏感,並會令某些人感到困擾,因此以下文章的內容可能會令某些讀者不安。我們懇請大家讀到這些赤裸裸的事實後,可以鼓起勇氣,以從容的態度談論這個題目。)


患病時...


最重要的是安撫病者的心靈。很多人可以令他的身體感到舒適,

但我們可以令他的心靈滿懷寬慰。


令病者生起慈悲心,祝願他人離苦得樂,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病者臨終時懷著利他之心,心靈自然滿足快樂,死亡便變得饒有意義。


你可以看看病者的心量有多廣闊,指導他做"施與受"的觀想,

教他想像承受他人的痛苦,給予他人快樂,或者修習慈心觀。

假如病者心懷悲憫眾生之心,勇於承擔他人的苦痛,便能修"施與受"的法門,

觀想他人的痛苦成熟於自己的身上,而自己的快樂則成熟於他人身上。

修習"施與受"的觀想,等於在死時修習菩提心,這便是面對死亡最佳的方法。

我的其中一位上師說,這種觀想是死時自救的妙法。

至於不會想到他人比自己重要的人,教他們祝願他人離苦得樂則較為奏效。

瞭解病者的心量至為重要。你可根據其心量的大小教導他們,看看時機是否適合,

並且運用你的智慧,藉此決定所宣示的法門有多深廣。

如能根據密乘的教法,向病者闡釋死亡的過程,例如四大如何分解、感官如何逐漸失去功能,

以及意識如何漸趨微細,達到微細心識的境地,對他將大有幫助。


有些病者由於陷入昏迷或患上癡呆症等,已經喪失瞭解事物的能力,

因此令他們瞭解死亡過程的機會微乎其微。我們的目標,至少是要令他們獲得暇滿人生。

舉例來說,病者不一定要相信業果法則,但如果臨終時心感快樂、滿懷慈悲之念,

這便是我們送給他最寶貴的禮物。我們的主要目標,是要令病者的身體感到舒適,

好讓我們安撫他的心靈,使其生起善念,至少令他死時不會產生忿恨和執著等念頭。


你應學習各種方法,平服病者的心靈,令他們現前和來世得到利益,

並瞭解哪個層次的法門最為適合。


舉例來說,在心中或前面虛空觀想佛陀,或者觀察心的相對性質(澄明無礙的體性),

忿恨、執著等念頭不會產生。病者垂危時,如果情況許可,應根據其心量大小,

向他提及"覺者",而不用"佛陀"這個稱謂。

更適合的話,也可以向他說"上帝"、" 悲憫世人的上帝",或者"關愛世人的上帝",

以至"全知全能者"。告訴他心靈的本質是完全清淨的,而覺者或上帝對每個人同樣悲憫,

他也絕不例外,使他領略到慈愛之心與上帝無異無別,天國其實就在內心,

這樣可免除病者產生罪咎感、忿恨和不善的心念。


接受灌頂、持守戒律不能避免病者墮下三惡道;灌頂受戒而不遵守誓句,

只會令人造作更多不善業,積集更多墮入三途的業因。

不過,密咒卻能使其惡業消除後,逐步投生善道。即使病者不願聽聞咒音,

只要咒音一經於耳,已在其心靈種下善根,終有一日令他值遇道次第的教法,

把教法付諸實踐,進而斷除煩惱,以至圓滿開悟。

即使聽聞咒音後生氣,也總比聽不到咒音而安靜地死去為佳。

只要業力逐漸成熟,病者來世便會進入大乘道,臻至無上正等正覺。

羅漢雖然最初投生於善道,但只會停滯不前;大乘行者則不斷邁向開悟的境地。

臨終時...


如已研究過死亡的過程,便能察覺到病人的心識正處於哪個階段、

地水火風哪種原素正在分解等。


由於家屬的哭聲會令垂死者留戀塵世,所以最好請他們不要哭泣。

病者臨終時,有些聲音對他的心靈大有裨益,例如佛菩薩的咒語等。

除此之外,應保持肅靜,不要發聲。你應指導家人如何營造這種氣氛。


為病者止痛,令他思路清晰也無可厚非。不過,卻不應以藥物麻醉病者的知覺。

病者臨終前為他注射鎮靜劑,會使他無法淨除惡業。

病者如能勇於歷經死時的痛苦,將對他大有幫助。這樣做是好是壞實在難以判別。

通常家人都想病者接受藥物注射,但與其說是令他舒服一點,倒不如說是令他們好過一些。

病者垂危時,應像中國人一樣,迎請僧人前來,以崇高莊嚴的方式唱誦經咒,

這樣病者便覺得沒有什麼比阿彌陀佛更為重要,讓他知道自己獲得阿彌陀佛的護持和接引。


念誦三十五佛名號的效力極為宏大。家屬親眷可在病者身旁齊誦佛號。

此外,也可誦念常在度亡法會時持誦的五大本尊咒,以度脫垂危者和亡者。

五大本尊咒也可淨除在世者的業障,以及薦拔三惡道的生靈。

《向可憐憫者給予呼息》這部經典載有力量宏大的咒,在病者垂危時也可持誦。


你可把佛塔放在病者的胸口,或讓他拿著。每一次他接觸到佛塔,都能淨除惡業。

即使心識已經離開軀體,把佛塔放在遺體上也能為亡者帶來利益。

這種方法對嬰孩或不明所以的人也大有幫助。如病者不是佛教徒,

可告訴他佛塔能令他心境平靜,或可療治疾病,或者消除障礙,

並教導他想像光芒由佛塔散射出來。

隨身攜帶幾個佛塔,作療病用途或驅除魔害,對眾生也大有利益。

此外,可把印有十大咒的紙條,放在垂死者的身上,並念誦末段的回向文。


呼吸停頓後...


呼吸停頓後,首先應修藥師佛法門,念誦藥師佛名號及藥師咒,

不論獨自修持或共修亦可(也可為動物修這個法門)。

藥師佛曾立誓,不論誰念其名號或咒都能如願以償。

藥師佛已成就祈願力,因此向他祈請的人,都能實現所有願望。

十力之中,其中一種是願力。因此,我們可當作自己是藥師佛的代表,代為向亡者祈請。


之後,你可修習阿彌陀佛的遷識法,把亡者的心識引領到極樂淨土,以及做其它修持。


你也可念誦《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通稱《諸誦之王》)。舉行喪禮時,出席的人應一起念誦。


此外,你可念頂髻尊勝佛母咒二十一遍,以咒力加持清水、芝麻、香水或爽身粉,

將之灑在遺體上面。此咒治病的力量甚大。

如果情況許可,最好念長咒,不能的話短咒亦可。

如把此咒寫在布或紙上,懸掛在山峰或屋頂,又或者寫在布上,任其隨風飄揚,

風吹到哪個人身上,那人便會獲得加持,並可消除業障。

繞著裝有此咒的佛塔經行,可淨除所有墮進極熱地獄的惡業。


在西藏,病者呼吸停止後,任何人都不會接觸他的身體,

直至村裡的喇嘛來做遷識法,這一點至為重要。

你應觀察心識離開軀體的徵象,例如白明點如膿水般從鼻孔流出;

女性則有些血水從下體流出。

你應首先向後拉一拉亡者頂門的頭髮,以便心識從那裡離開身體。

頭髮從後腦脫落,便是一個神識已離去的徵象。

 


在世時為死亡做好準備...


我的一位上師說,在死的那一刻,人往往不能像在世時般做禪修,

若你在生時不能做好禪修,死時就更加無法做到,因為你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


其實,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與眾生相處,積聚資糧及淨除業障﹔

懷著一顆誠懇、仁愛及慈悲之心為人服務,

不辭勞苦地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並供奉上師三寶。

在世時培養善心(即菩提心)可淨化許多不善業,即使是最大逆不道的不善業,也可藉此消除。

菩提心更可制止我們做更多的不善業。正正是這種不善業,使人心裡對死亡產生恐懼。

菩提心尤可止息三惡道無限的痛苦,而這些痛苦都是來自以往的不善業的。

你也要好好持戒,從上師處接受戒體或在聖物前發願持戒。

將五力修法融入你的生活﹐並學習如何於死的一刻修持五力修法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都是加速開悟的特殊修持﹐當中涉及的遷識法可助你於死亡時將神識轉往淨土。

淨土是學習金剛乘之地,它可助你於一生中成佛。

遷識法的成效取決於人於死的那一刻能否好好地修持五力修法。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世時做好一般修持。


道次第教法說明累積無量功德的四個途徑。

你必須於日常生活中,放棄塵世的所有慾念和執著心,

把握吃飯、睡覺和走路等平常活動中的每一個機會,積聚廣大功德。


為垂危者營造舒適的環境

應把地方佈置得盡量美輪美奐;令病者的房間寧靜安祥,富有神聖肅穆的氣氛是非常重要的。

那裡應有怡人的景致、美麗的藝術擺設、鮮花和聖物。

花朵給人很特別的宗教氣氛,但重點是要令病者的心靈留下善的印記。

身處那個房間,病者不會害怕死亡,心靈也會得到啟迪。

家屬前來探望病者的時候,也會發現地方很舒適,令他們覺得死亡沒有什麼值得害怕。


由於很多喇嘛的努力、智慧和慈悲,目前愈來愈多人接受佛教。

我們要令他們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同的方法。我們要清楚告訴別人,這是佛教的儀式。

假如他們接受,你便可給予援手。


病人的宗教信仰,視乎他們日常做什麼修持。

你所給予的指導,則應視乎你所修的是什麼法門,例如菩提道次第、轉心法門等。

這是指你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體驗,而並非只是在打坐時才有的感受。

一般而言,大乘佛教不但有很多利益病者的法門,對困難重重的人也大有裨益。

無上瑜伽部的教法,更是唯一確切解釋死亡的體系。

關於死亡準確無誤的開示,只有在無上瑜伽部才能找到,其它宗教一律付諸闕如。

其它教派只談及一般道理,不會闡釋微細心識、風息、脈輪等。


如果情況許可,僧眾也可帶領修持,確定病者可接受什麼程度的教法,

並且營造神聖肅穆的氣氛。


未曾提供善終服務的人,須向有長期經驗的人學習。

對於熟悉心靈運作的人,則應研讀不同的書籍、

不同來源的教法,從經驗判斷病者死時的心靈狀態。

你應修習遷識法。每年除聽聞此法的開示外,更要閉關專修,把此法付諸實踐。

每年做這個閉關是十分重要的。


如修遷識法取得成就,並見到成就的徵兆,這便是最佳的善終服務。

你可助亡者一臂之力,令他們得到解脫。


請其它上師,任何具有成就的西藏喇嘛修遷識法亦可。

你應請德高望重的喇嘛修遷識法和度亡法。

如請喇嘛到善終服務中心有困難,喇嘛也可身在遠處修法,

但你要告訴他亡者的頭指向哪個方向。


一般而言,做廣大的藥師佛會供能有效度脫亡者。

此外,念《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也可為其帶來利益。

由帕繃卡寧波車撰寫的一部殊勝的經典,載有十萬個佛號,也可在病者臨終時念誦。

日卜寧波車最近由拉薩取得該部經典,現存放在印度德裡的兜率天禪修中心,

讓僧眾閱讀。該部經典十分罕有。


摘譯自:

Lama Zopa Rinpoche. The Benefits of Prayer Wheels. Lama Yeshe Wisdom Archive. Retrieved January 11,

 200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lamayeshe.com

相關文章:
我們的祖先去哪兒了? 如何利益亡人? 索達吉堪布 緣氣:(6194)

上一篇(消弭戰禍諦語祈願文) 回目錄 下一篇(八關齋戒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