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佛教近幾百年的發展蓬勃,尤其目前身居寶島的我們,拜政治民主、科技發達之利,能悠遊自在地徜徉在佛法寶藏中,欣霑諸佛法雨的滋潤,或參與佛教活動,或論究法義,可謂學佛之道無限寬廣。也許是這種殊勝因緣
使然,目前有很多佛弟子很認真地受持讀誦佛經;然而佛經(尤其大乘佛典)常描述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情形,如佛陀為降伏外道慢心而顯種種神變──上身出水、下身出火等;或螺髻梵王欲釋舍利弗困疑,腳趾一動,整個場域由娑婆速成淨土;或如維摩示病,能在一斗室容納五百高廣寶座……。這些原是為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卻有人因此慌張浮沉於汪洋法海,動搖其修學大乘菩薩行的信心。筆者不忍難得的菩提珍寶,被一時的驚濤駭浪吞噬,所以捎取研讀《大集經》的法義,願航行於法海的行者能以佛語為燈明,精進而不迷失方向。

《大集經》的關懷

  《大集經》是以大集法會、法聚名為基礎,將各品獨立的經典彙編成一大部的大乘經,內容共有六十卷。本文論述因篇幅所限,謹以當中〈虛空藏品〉的菩薩行為主。眾所周知,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必須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我佛慈悲,因應眾生根機不同,提供了八萬四千種的修學法門。佛法,無論大乘、小乘,關懷都是指向踐履解脫覺悟的問題,但由於歷史演變等因素,原本單純的達磨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卻與玄奧、艱澀、繁瑣不堪的思想
、哲學課題糾纏起來,以致世尊的本懷遭受被掩蓋的命運
。面對這種令人傷心的現況,致使部分有心學佛的人士極
力鼓吹復古,提倡回歸他們想像中的「原始佛教」。

   其實真正解決佛法的問題,靠學問或情感,都不是適當途徑。《大集經》說:達磨是要從菩薩行中獲得;簡要地說,正法是在菩薩行中實踐出來的。 (註1)但菩薩行又如何修呢?佛典上不乏詳細、有系統的解釋,據《大集經.虛空藏品》所言:「一切菩薩行的基礎在於無貪、無恚、無癡等三善根。 (註2)」圓滿菩薩行的佛陀是無貪、無瞋、無癡的究竟開展。至於無貪、無恚、無癡為何被許為善根呢?《俱舍論》說:「善根是指行者入見道位時,能生無漏智的根本。」《入阿毗達磨論》卷上云︰「能為根,生餘善法,故名善根。」同書更進一步舉出善根的種類,說
:「善根有三種,(一)無貪,是違貪法;(二)無恚,
是違瞋法;(三)無癡,是違癡法。」此三者稱為「三善
根」,為善之自性,亦為對治「三不善根」之三種心所。
《大智度論》也說:無貪謂對三界及三界受生之因緣厭離
而無愛著;無恚謂對三苦及三苦之因緣無怒恚,而有哀憐
之心;無癡謂了知諸法之事與理。從古德對善根的界說得
知:把無貪、無恚、無癡以樹根為喻,所以稱為「善根」
,意為眾善的根本,有時稱「善本」、「德本」;表示依
無貪、無恚、無癡能生出種種善法,是為自利利他菩薩行
的基礎。

(註1) 參《佛說大集會正法經》T 13.424.988a24~25
(註2)見《大集經.虛空藏品》T 14.397.119a

 

菩薩行的因緣

  依於上述,可知無貪、無恚、無癡三善根之說,是佛法所共許的。若就菩薩行者而言,無貪是不執著、渴望世間法,經過辨別、分析,瞭解貪欲的對象沒有自性,不值得我們懷有缺陷、不善的心態去追求。無恚與忍辱有密切關係,能對治瞋恨,由聽聞、思惟、認識瞋心種種害處之後,則能對原本令人煩惱的人事物,不再忿恨生氣,因此內心平靜安穩。而無癡的作用在分辨什麼法能導向離欲、解脫,什麼法會束縛眾生、流轉生死,可以此知見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因此,無貪、無恚、無癡是一切善業的根本
,當然也是所有佛法的基礎。不過,佛法是講緣起的,從
緣起來看,單有一個因,尚不足產生結果;要有結果,主
因就必須跟輔助條件相配合才行。

  那麼,自許菩薩的行者擁有這些善根,須要有那些助緣來配合呢?經中明示修菩薩行,第一、要能夠捨棄自己擁有的物質,也就是說,必須培養慷慨、樂意布施的心。第二、要修習慈心,對一切眾生付出慈悲的關懷。第三、要客觀地思維、分析一切法,並藉智慧的開啟,觀察有為現象的緣起和空性。這三樣功夫分別是無貪、無恚、無癡三種善根的資糧。若要認真修它的話,則必須厭離愚昧凡夫的境地,突破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心胸,並踏上自他二利的菩薩道。到有所成就的時候,在行業上,便能穩定地安住善根;在理解上,則清楚知道,如何捨棄惡法、累積善法,並將所有功德迴向菩提。

  基於上述《大集經.虛空藏品》的菩薩行,(註3) 可以瞭解大乘行者是必須發菩提心,決心為度脫一切有情、證得正等正覺。又菩提心的修習以三善根為本,再以諸善法為輔助條件,因此,修道時始終不可忘記,有那些善根已經修了,而那些還沒有。行者這樣分明憶念,就隨時了知個人進展的情形,直至最後徹底體悟,眾生的心如幻如化
。當然,要達到圓滿善法功德的境界,是有其步驟、時間
的過程。發動時,首先得培養一個純正動機,以加深精神
生活的層面。所謂動機的純正,表示與世俗關懷的求財、求名等絲毫不相干,而是徹底思維生死輪迴的不圓滿以及六道有情的痛苦,並思考無始以來,自己從其他眾生身上獲得的恩惠,難以稱計度量,若想報答這些無量無邊的恩澤,只有一個究竟的辦法,就是讓一切含識脫離苦楚、享
有安樂。那要如何達到呢?唯有修菩薩行,證得圓滿菩提
,才能使眾生從無邊的苦惱中獲得解脫。為了救度眾生而
發心成佛,以度眾生大行作為成佛資糧,這樣純正動機的
菩薩行,方契合諸佛菩薩出世的本懷。

  又培養菩提心的同時,因為思考的路線也觸及到因果的法則,對於善惡行為和苦樂果報關係有了明確認知後,對善法的追求會愈來愈強,形成一股推動、激發修行的力量。這股力量可堅定自己的決心,防止五分鐘的熱度,積極持續地淨化身心。經過這一番認真的思索、觀察後,相信因果,進而信受佛陀的教法。一般宗教提到「信」,雖是心理的一種反應,而此中所講的信受,是著重在聽聞佛法、思量法義,經過一段薰習後,產生的欣樂接受,可以說是以智導情的正信,唯有如此的正信,才能確保行者能在漫漫長夜中勇猛精進。

(註3)詳細內容請參《大集經.虛空藏品》T 14.397.119a~121c

結語


  大乘強調由人發心、行菩薩道而成佛。然菩薩行並非僅止於讚嘆、仰信菩薩不思議的果德,而是著重於把握當前因緣以身體力行。如以人間凡夫的立場,發心學菩薩行
,明白自己有種種煩惱,則發心依佛法來調伏,不眩神奇
,循序漸進,令生起正知正見,並累積福德、智慧,以長
養善根。換句話說,發心學佛的人,聽聞了佛法,要如法
思維、觀照,將抽象深奧的佛法具體化,由語言、文字轉
化為身心的親切體驗,貫徹聞、思、修次第,方可由凡夫
縛地漸至初地乃至十地。總之,圓滿正覺是以智慧為中心
,含攝無貪、無瞋、無癡善根的菩薩行,從身心淨化到自
他和樂中得究竟自在的。

  常聞菩薩行難,主要難在於無量劫中不疲厭、堅定地修習,因此菩薩的志向偉大、珍貴、可敬。然而,如果把自身的生活和菩薩的修行截然分割,將它視為遙不可及的仰望,那佛教終將被詬為讀誦經卷的宗教,而不是可信奉
、實修的宗教。真正弘法護教的佛弟子在讀誦佛典,不應
只讚嘆菩薩的偉大、不思議,而是要從其發心之廣、心志
之堅,勉勵自己見賢思齊,成為菩薩行的實踐者。


作者簡介:
   釋宗譓,民國七十六年出家。出家前曾為北港國小教師,出家後,畢業於福嚴佛學院、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輔大宗教研究所;目前於法鼓山推廣部、嚴寬祜文教基金會、中華佛教學院授課;著作有《〈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文本斠訂與演義初探》)、《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及其傳播發展》等。

《大方等大集經》的修道論

 

宗譓法師

人乘虛擬學佛院 / 大乘佛典講座 /

相關文章:
「無住懺悔」之研究─以《大方等大集經.虛空藏菩薩品》為主 釋天池(鄭光原) 緣氣:(6939)
十信位 《大方廣佛華嚴經》與《大佛頂首楞嚴經》 淨界法師 緣氣:(1229)

上一篇(《閱微草堂筆記》的陰間界) 回目錄 下一篇(財寶天王的起源及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