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川 主講

在月稱的二諦論裡,勝義與世俗之間有著一道難以填平的鴻溝,

而安慧指出真實隱藏在世俗裡,清辨則認為二諦之間有隨順勝義的介入,龍樹所謂的世俗諦、勝義諦其主要內容到底是什麼?

要了解龍樹的二諦思想,首先要掌握它在《中論》章節裡的出現脈絡。在《中論》第二十四品裡,面對論敵質疑「一切法空」的哲學,會導致佛教教理體系以及世間倫理信念的崩解,龍樹在第七詩頌中是先指出論敵的問難,乃是因於對「空性」概念的誤解,接著便在第八至第十詩頌裡提出了著名的「二諦說」,在龍樹所有的著作裡,幾乎只有在這裡才提到二諦之說(《大智度論》不在此列)。

  因此,龍樹所謂的世俗諦、勝義諦其主要內容到底是什麼?自來的註解家都有一些不同的觀點,而二諦論也成了日後論師們主要的論題,如吉藏著《二諦章》,智藏著《二諦論》,阿底峽著《入二諦論》,他們之間對二諦的了解也有許許多多不同的類型。吉藏曾說過,他那時代對二諦的看法有幾十家,吉藏把他們約為「理境二諦」與「言教二諦」兩種。此中,吉藏認為「二諦是教,不二是理」,這代表了吉藏對龍樹二諦思想的了解,我個人比較同意吉藏的看法。

  什麼是「理境二諦」?就是把「諦」看作是二種真實,為何會有這樣的論爭?這個論爭是從「諦」的詞義衍生出來的,在漢語裡,「諦」字是「從言帝聲」,這就說明了它是和「語言」有關的, 在這種情況下就比較不會產生誤解, 但「諦」之一詞的梵文原語satya, 一方面有「真理」(truth)的意思, 而另一方面又可以用來指「實在」(reality)。一般而言,「真理」是屬於語言的層次,而「實在」則是指存在的事物,若是言語描述得和實在一樣,我們就說此一描述為真理,因此真理屬於語言層面,如緣起的事物是屬於實在界的,而「空性」一詞則屬於語言系統的,它並非實在界裡的一個東西,若把空性當成是實在界裡的東西,就是把空性給實體化了。

  月稱是從「實在」(reality)的意思來了解「諦」的概念, 二諦就成為二種實在,是世俗與勝義的實在,就是所謂的「理境二諦」。在漢語裡,「理」是指玉的紋路,而紋路本來就存在於玉石上,所以「理」同時是語言的層次,也可以是客觀的層次。但「境」是指外界的東西,吉藏說「二諦是教,不二是理」,一方面可以看出他是從語言的層次來了解二諦,同時也可以見出他區分出了「諦」與「理」的不同。


不知二諦分別,不解佛陀說法真義
  有了這基本的認識之後,再來看以下的頌文:

  諸佛依二諦 為眾生說法

這表示諸佛說法的基礎在二諦上,

  若人不能知 分別於二諦 則於深佛法 不知真實義

在梵文原詩頌裡,「分別」並非動詞而是個名詞,亦即如果你不知道二諦之間的區別所在,和你不能去區別二諦是不同的。在漢譯裡把「分別」動詞化了,梵文裡「分別二諦」的意思是指你不知道二諦之間的分別,而其中的動詞是「不知」,如果不清楚二諦之間的分別,就無法掌握佛陀說法的深奧意思。「深佛法」是指佛說法的深奧真義。在第八頌裡談到諸佛依據二諦而說法,而「為眾生說法」這句話是鳩摩羅什為使意思更清楚而加入的,因為諸佛說法的對象是未開悟的眾生。

  諸佛說法的依據是來自二諦,如果不能知道二諦之間的分別,便往往會漏失佛說法的真義,「分別」指的可能是你把佛說的勝義諦當成世俗諦,把世俗諦當成勝義諦,或是把佛的權說當成實說,實說當成權說,就無法掌握佛說法的真正意圖。所以要清楚地了解二諦之間的差別,才不會誤會佛說法的真正意思。

「勝義」一詞的梵文原語為 parama-artha,它是一個複合詞,清辨依這個複合詞之間可能的結合關係而提出了三種詮釋:

  (一)既是「勝」,又是「義」,這是「修性一如」之下的「勝義」。此中,「勝」是指「空性之智」,而「義」是「對境」的意思,也就是「真如」。

  (二)「勝義」是指「最殊勝的無分別智所觀照的對境」,在這種意思之下,「最殊勝的無分別智」,指的就是「空性之智」,而它所觀照的對境自然便是所謂的「真如」。

  (三)把這個複合詞視為是形容性的詞語,由是而衍生出「隨順勝義的」或「與勝義有關的」這些意思。

  清辨認為他在「自立比量」裡使用「在勝義的立場上」(paramarthatas)這一句限定語,便是在這層意義下來使用的,這種隨順勝義並不是前述一、二兩層的勝義,但它是一種可以藉由聞、思、修的工夫,而讓無明未除的凡夫能夠養成的世間正智。以清辨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慣習般若」,這個概念多少類似於今日我們所謂的「理智」,由此也可以見出清辨對世間理性知識的尊重。而月稱在這一點上則多少有一點反智主義的傾向,所以他會認為勇於吸收新知的清辨,在受到陳那新因明的影響之下,已然成了一位「邏輯的偏執狂」。



勝義諦與世俗諦的論爭
[更多內容﹞
相關文章:
780~ 憂鬱症評量表 編輯部 緣氣:(3431)
780~論如來藏之空性義 釋 恆 清教授 緣氣:(7866)

上一篇(「法光佛學成人教育」20) 回目錄 下一篇(慈氏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