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一心不亂】有二個解釋:
第1種一心不亂是於身心生起特殊的輕安,對於一所緣境不散亂。這是屬於定,或是止。這種狀況至少要達到初襌未到地定才有。
第2種是屬於三摩地的一心不亂,即對於一所緣境能夠專注。譬如當你做任何事情很專注時,是屬於這裡的三摩地的一心不亂。因此,念佛法門所說的念佛時一心不亂,從他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知道是屬於「對於某一件事很專注不散亂」的這一種。
但是,從這裡引申出來的問題就是:我們漢地佛門是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主,這個法門本來是萬修萬人去,這「萬人」都是信、願、行具足,可是,印光大師在《印光大師文鈔》中卻說:萬修沒有幾人去!甚至台中蓮社的李炳南老居士也說:在我這裡念佛往生淨土,只有三、四人。這個道理何在呢?同樣具足信願,也在行持念佛,為什麼如此辛勤的念佛修持,終其一生,到最後卻去不了?可見行持時,不僅僅只是念佛而已,還要特別注意的是用什麼心在念佛。我們雖然很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因為臨終時非常的痛苦,在這痛苦的時候,能不能夠一心不亂的念佛,還要看你當時的業力。為什麼呢?因為死亡的時候有善心死及惡心死。是善心死或是惡心死,這完全看這一世所造的善、惡業力。如果臨終是惡業現起而惡心死的話,會令我們身心痛苦不堪,這時能不能仍然專注的念佛?這是我們必需考慮的。如果是善心死,當然死亡時所遭受的痛苦會比較輕微,也就比較有可能專注的念佛。你可以依平常生病時的情況來思惟一下:生病、痛苦的時候,還能夠專注的念佛嗎?以這樣的譬喻來想一下,自己就應該可以感受到了。
在淨土三經中的《阿彌陀經》中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又說:「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佛說無量壽經》中佛告阿難:「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心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花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又說:「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做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
又,《菩薩地》中說:「諸菩薩種性,略攝有二種,即自性住種性及習所成種性。自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任六處差別,從無始由一而一展轉傳來,由法性所得。習所成種性者,謂由前串習善根所得。」。《聲聞地》中又說:「由彼種子,未能生果,未習成果,故名為細。若已生果,已習成果,爾時種性,若種若果,攝而為一,俱說名粗。」,其他尚有如《寶性論》中所說的:「依二種種性,許得佛三身,由初而初身,由後而後二。」。《現觀莊嚴論》說:佛講經有了義、不了義經。不了義經可區分為:1、堪能認許為如實語之經;2、不堪認許為如實語之經。如《莊嚴經論》云:「1平等性2別義,再者3為別時,4彼有情意樂,應知四意趣。」。第二種別義意趣,如經云:「父母應逆殺,若誅王淨二,隨行及親眷,彼人得清淨。」別時意趣是,像意指當來之時當得往生淨土,而說:若求願往生即得立生淨土之經。
由上面所舉的經典的內涵,可以了解到《阿彌陀經》所說的是:一心不亂,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佛說無量壽經》是說:發菩提心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由這二部經來看:如果你能夠發菩提心,專注念佛,那當然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如此的原因是臨終時,若能依菩提心,善業力一定很強,因此,那時你要專注的念佛,往生是沒問題的。由菩提心的業力所攝,即使你不念而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一定會往生的。
我們也可以參考《略論釋》上冊p313中說到:「因知念死,於死後一切準備已齊,等於功成圓滿。故上者死時心生歡喜,中者無苦無悔,以去則去耳,毫無所慊慊,下者亦無畏懼。昔隆多喇嘛入滅前,有云:「今晨我尚存,猶是龍鍾叟,今夕我死後,乃為光明身。」隆多預知死期,且知示寂後,生北方天王天。吾人若能如彼,或生淨土,或生兜率陀天,豈不遠勝五濁惡世乎。有對於生淨土事,謂無把握者,實則確有把握,只在出離心與大悲心,而此二心即根於念死,如依道次修行,即不願生淨土,亦必往生。」,這段的意思就是說:假若你有念死無常、出離心等的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接下來他舉了一位大德的故事,也就是伽克巴大師,他一生發願,入地獄代有情受苦,臨終見淨土現前,強拂不去。謂侍者曰:「我心堅因何不能如願?」,侍者問之。答曰:「我平昔發願往地獄代眾生受苦,今乃現淨土相,寧能敷我願乎!」。依這公案,我們可以將上面所說的作思惟:到底要如何修會比較好?就可以生起決定了。
問:四聖諦是什麼時候修?
四聖諦即是所謂的苦、集、滅、道。而每一諦中又有四個行相,共有16行相。以《俱舍論》來講,這16個行相都是在見道位時修的。所謂的苦諦的「諦」是指你能夠真實的見到苦。其它集諦等也是一樣。真實見到,以宗派的見解來講的話,那當然是聖者位。也就是說:必需現證空性以後,才有辦法現量見到苦諦…等16行相。這和《俱舍論》所說的十六剎那(16智)──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類智忍、集類智、滅法智忍、滅法智、滅類智忍、滅類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道類智,是相符合的。然而,在凡夫地未見道之前,是以比量推理、去修而了知的。譬如以苦諦來講,我們就必需去思惟三界輪迴的苦,到最後則必需緣【行苦】比量去修。而比量修時,又必需透過止、觀,一直到最後止觀雙運。若能以止觀雙運緣四諦,是屬加行位的事。因此,在凡夫地要修的話,首先要了解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中各自的含義,依這些含義去思惟,思惟後,在內心生起覺受,依此覺受,再慢慢修止,得止以後再修觀。修行的次第是這樣的。
由上面所舉的經典中,可以知道《阿彌陀經》是說:一心不亂,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佛說無量壽經》是說:發菩提心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由這二部經來說:如果你能夠發菩提心,專注念佛,那當然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臨終的時候,能依菩提心的話,善業力一定很強,那時你要很專注的念佛,那是沒問題的。由菩提心的業力所攝,即使你不念而一心求往西方極樂世界,也一定會往生的。
我們也可以參考《略論釋》上冊p313中說到:「因知念死,於死後一切準備已齊,等於功成圓滿。故上者死時心生歡喜,中者無苦無悔,以去則去耳,毫無所慊慊,下者亦無畏懼。昔隆多喇嘛入滅前,有云:「今晨我尚存,猶是龍錘叟,今夕我死後,乃為光明身。」隆多預知死期,且知示寂後,生北方天王天。吾人若能如彼,或生淨土,或生兜率陀天,豈不遠勝五濁惡世乎。有對於生淨土事,謂無把握者,實則確有把握,只在出離心與大悲心,而此二心即根於念死,如依道次修行,即不願生淨土,亦必往生。」,這段的意思就是說:假若你有念死無常、出離心等的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接下來他舉了一位大德的故事,也就是伽克巴大師,他一生發願,入地獄代有情受苦,臨終見淨土現前,強拂不去。謂侍者曰:「我心堅因何不能如願?」,侍者問之。答曰:「我平昔發願往地獄代眾生受苦,今乃現淨土相,寧能敷我願乎!」。依這公案,我們可以將上面所說的作思惟:到底要如何修會比較好?
四聖諦是什麼時候修?
四聖諦即是所謂的苦、集、滅、道。而每一諦中又有四個行相,共有16行相。以《俱舍論》來講,這16個行相都是在見道位時修的。所謂的苦諦的「諦」是指你能夠真實的見到苦。其它集諦等也是一樣。真實見到,以宗派的見解來講的話,那當然是聖者位。也就是說:必需現證空性以後,才有辦法現量見到苦諦…等16行相。這和《俱舍論》所說的十六剎那(16智)──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類智忍、集類智、滅法智忍、滅法智、滅類知忍、滅類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道類知,是相符合的。然而,在凡夫地未見道之前是以比量推理,去修而了知的。譬如以苦諦來講,我們就必需去思惟三界輪迴的苦,到最後則必需緣行苦比量去修。而比量修時,又必需透過止、觀,一直到最後止觀雙運。若能以止觀雙運緣苦諦,是屬加行位的事。因此,在凡夫地要修的話,首先要了解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中各自的含義,依這含義去思惟,思惟後,在內心生起覺受,依此覺受,再慢慢修止,得止以後再修觀。修行的次第是這樣的。
相關文章:
一心不亂的二個解釋 小辣椒 緣氣:(2816)
上一篇(一心不亂的二個解釋) 回目錄 下一篇(文德寺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