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師知見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

周拉 班班多傑

三、噶舉派關於上師善知識的地位和作用的論述

  本文以塔波噶舉派的創始人塔波拉傑·索南仁青(亦名崗波巴)的名著《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以下簡寫《解脫莊嚴寶論》)[1]中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論述為根據,探討噶舉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思想。這個問題,我們須從本書思想體系的維度切入,如“成佛之因如來藏,成佛所依人身寶,成佛之緣善知識,……”[2]這是說,如來藏佛性及暇滿之人身寶是人人成佛之內在根據,上師善知識是人人成佛之外在條件。這就非常清楚地表明瞭人們在從凡夫到成佛之間上師善知識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這樣的思想框架表述,我們在寧瑪派、薩迦派、格魯派的關於上師善知識的論述中尚未見到。這是噶舉派關於上師善知識思想中的獨特之點。該書第三章“明善知識”,專門探討依止上師善知識問題。此章開頭就說:“緣者是為善知識。”這是說雖然具足圓滿的人身寶,但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教導和激勵仍是起不了作用的。因為吾人一向對許多惡行都習慣了。這種培養(深厚的惡習氣)的力量(極為巨大),使我們難以趨向菩提道,所以我們一定要依止善知識才行[3] 。這是說,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並且絕大部分人都具備暇滿人身,這是人們成佛的可能性。要使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其前提性的條件便是上師善知識的啟迪、教誨、引導、激勵。

 

  如何依止上師善知識呢?其具體內容分五個部分:()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上師善知識的種類;()諸上師之性相;()徒弟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或方便;()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功德。

 

  ()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

 

  關於這個問題,《解脫莊嚴寶論》的論述頗具特色,和前面討論的寧瑪派、薩迦派的說法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書中說:“1、須依止善知識之理由可由三門來解釋:A、依經文來解釋。B、依因明立量來解釋。C、依譬喻來解釋。” [4] 在這裡,塔波拉傑以經典根據、邏輯推理、正反譬喻等三個方面來闡明依止善知識的理由。

 

  首先,以經典根據來闡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解脫莊嚴寶論》中引用《聖集頌》中的話說:“一個對上師有敬重心的弟子,他一定會經常依止一個有知識有修持的上師,而得到各種的進步。”[5] 這裡,以《聖集頌》中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記載為依據,說明了一個對上師善知識有敬重心的弟子,一個欲意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大乘菩薩乘人,必然會選擇一個品行端正、知識淵博、修證高深的上師善知識。塔波拉傑還引用《般若八千頌》的話說: “般若八千頌雲:‘若菩薩摩河薩欲得無上正等正覺,必先於善知識恭敬承事而依止之’。”[6] 這是由藏譯漢的譯文,而漢譯本《般若八千頌》中的譯文是這樣翻譯的: “若菩薩摩訶薩,深心欲證無上菩提,常應親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真淨善友。” [7]這就是說,若菩薩摩訶薩願獲證無上正等菩提,則應時常親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上師善知識。惟其如此,始能實現證得果位的願望。

 

  其次,以邏輯推理的形式(以因明宗、因、喻的邏輯推理程式)來闡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然理由。《解脫莊嚴寶論》記載:“量曰:

 

  宗:欲證一切智位之有情必須依止善知識。

 

  因:彼不識如何積資及除障故。

 

  喻:同喻:如三世一切諸佛。異喻:如辟支佛。

 

  要想獲得圓滿佛位的人必須積聚一切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消除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積聚資糧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又一定要依靠善知識才能知道。”[8]

 

  佛教因明學的完整的敘述方式必須包括宗、因、喻等三個方面,即首先立宗(提出命題),後說理由,再以譬喻說明此宗(命題)能否成立。譬喻也可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同喻,一個是異喻。這裡,宗:想獲證一切智位的一切有情必須要依止上師善知識;因:彼(指的是想獲證一切智位的一切有情)等若不依止上師善知識,則即無法積累資糧,也無法斷除諸障故;同喻:如三世一切諸佛,即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佛皆是如此;異喻:如辟支佛,即辟支佛不依上師善知識故,無法獲得一切智位。用一般的敘述方式來說,想獲得圓滿佛位的人,必須積聚一切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消除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積聚資糧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就是依上師善知識。反之,則無法獲得一切種智,猶如緣覺等。

 

  最後,以譬喻來說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關於上師善知識的譬喻,幾乎藏傳佛教所有的宗派都用同樣的譬喻,皆把上師善知識比作渡河時的舵手、陌生路上的引路人及危險地帶的護送者等。《解脫莊嚴寶論》說:“善知識就像是陌生路上的嚮導或危險地帶的護送者或渡河的船師一樣。”[9] 在這裡,塔波拉傑也用了此三種譬喻,即渡河時的舵手、陌生路上的引路人及危險地帶的護送者等,以此說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對三個譬喻一一作了解釋。

 

  第一個譬喻在《解脫莊嚴寶論》中解釋說:“如果陌生路上沒有嚮導就會遲延或迷途,有了嚮導就可以避免這些失誤而一步不失地安抵目的地了。步入無上菩提道而獲證圓滿佛位者亦複如是,若無嚮導般的善知識,則有可能趣入外道,若有嚮導般的善知識,則可以順利到達一切種智之城。”[10] 這裡說,上師善知識就像陌生路上的嚮導,若一個人沒有嚮導而獨自走陌生的路,就可能會導致遲延、迷途等,不會安然無恙地抵達目的地。若有了嚮導,則能順利地達到目的地。同樣,欲意獲得一切種智而趣入菩提道者也是如此,若不依止上師善知識,就很難獲證一切種智。若依止上師善知識,則能順利證得一切種智。

 

  第二個譬喻說,上師善知識如行走危險之地時的護送者,如《解脫莊嚴寶論》中說:“恐怖危險之地處處都有強盜、野獸等的危害,若無護送者而行走於此地,將會有失去性命的危險。同樣,在入菩提道而積聚福德和智慧資糧,前往一切智城時,若無善知識之護送,則於內會被煩心妄念賊所乘,於外會被妖魔所誘而誤入歧途,斷送善根。頌曰:‘煩惱賊得便,善業為壞奪,善根滅無餘,斷上趣命根。’若有善知識之護導則無此憂慮,可以安抵一切智堡。”[11] 所謂的危險之地是指處處皆有強盜,遍地充滿野獸的地方。你若行走此種地方,必須依靠勇敢的護送者,否則,將會遇到生命危險。同樣,若你進入菩提道而積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前往一切智城、涅槃佛國的過程中,就必須要依靠上師善知識。否則,如盜賊般的煩心妄念之妖魔乘虛而入,因其誘惑而引入歧途,從而斷送善根。若依靠上師善知識之護送,則能順利、安全抵達目的地——一切智堡。所以,修行者必須要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護送。塔波拉傑還引用了《不動優婆夷本事品》中的一段話說:“善知識是引導我們到達一切智階位的護送者。” [12] 說明,依止上師善知識是我們修行到達一切智階位的根本保障。

 

  第三個譬喻說,上師善知識如渡河時的舵手,《解脫莊嚴寶論》中說:“在橫越一條大河之時,河中雖有一條渡船,可是假如沒有船師,此時如果自己逕自行舟就有沉沒陷溺的危險,若有船師就可以毫不費力抵達彼岸。橫越生死大海亦複如是,若無善知識作導引,雖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仍有沉沒於生死巨流的危險。”[13] 這裡說,當你乘船橫越一條大河時,若無舵手而獨自穿越,就有沉沒或被大浪卷走的危險。若有懂得水性且勇敢的舵手在側掌舵,則能順利到達河彼岸。對修行佛法者而言,修行者雖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但若沒有舵手般的上師善知識作導引,仍會有墮入生死巨流的危險。這樣,永遠流轉於生死輪回,無法得到解脫。所以,願獲得一切智的修行者,必須要依靠舵手般的上師善知識。唯有如此,才能達到輪回苦海之彼岸——涅槃之境地。最後頌曰:“若無救護歸依處,有舟亦難至彼岸,雖具圓滿諸功德,若無上師難解脫。”[14]

 

  綜上所講,噶舉派在論述必須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和根據時,提出了經典、正理、譬喻的框架概念。而在我們所見到的寧瑪派和薩迦派的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論述中,尚未見到如此體制化、概念化、理性化的體系支撐,只是一般的論述而已。更需要令人關注的是噶舉派在這個體系框架中引進了因明宗、因、喻三支比量的邏輯論證系統。用佛家之邏輯推理的方式,論證了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然理由。此似可作為噶舉派論證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理由的一個創新之處。

 

  ()上師善知識的類別

 

  塔波拉傑把上師善知識分為四類,《解脫莊嚴寶論》中雲:“善知識之種類,概說有四:屬於普通眾生一類的善知識;屬於地上菩薩一類的善知識;屬於化身佛一類的善知識;屬於報身佛一類的善知識。”[15] 塔波拉傑這個歸納法也和寧瑪派、薩迦派的說法不同,是噶舉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思想的一大特點。那麼,剛剛投入佛門、皈依三寶的善男信女如何區別四類上師善知識,又怎樣選擇適合於自己的上師善知識呢?《解脫莊嚴寶論》中說:“對這四類善知識,每個人要按自己的情況來審斷。如果自己是一個初道修業人,當然就很難去依止佛陀或地上階位的大菩薩們。因此就必須去依止普通眾生類善知識了。在自己的業障大部淨除以後,那時就可以依止地上階位的大菩薩;如果自己已經證得資糧道以上的果位,才能依止化身佛的善知識;等到自己證得地上的果位時就要依止報身佛之善知識了。”[16] 關於考察、選擇哪類上師善知識,這個主要是根據修行者自己的情況來決定。若以一個初修佛法的人來說,由於自己的聽聞不廣、思維不深、修證不高,很難直接依止佛陀或地上階位的大菩薩們。因此,初修者應依止普通眾生類上師善知識為適。投入佛門者經過聽聞、思維、修行佛法,淨除自己相續中的業障後,方可依止地上階位的大菩薩上師善知識。若菩薩摩訶薩已經證得資糧道以上的果位,則可以依止化身佛的上師善知識。若菩薩摩訶薩已獲得登地以上的果位時,就已具備了依止報身佛之上師善知識的條件。總之,修行者根據自己的佛學水準、性格取向、修證境界,在不同的階段可以選擇、依止不同類型的上師善知識。

 

  對於剛剛投入佛門的初學者而言,選擇、依止哪一類上師善知識最適合呢?《解脫莊嚴寶論》中講:“因為我們這些初學佛的人都是困在業障和煩惱的暗室當中,根本沒有能力見到佛菩薩一面,遑論依止!因為遇見了眾生類的善知識,依於他們的指示明燈才能知道學佛之道,逐漸親近諸佛菩薩。所以說在所有的善知識中要以普通眾生類的善知識們恩德為最大了!”[17] 那些剛剛接觸、投入佛法的初學者,皆困在業障及煩惱的暗室中,尚無修證智慧之光。因此,根本就不具備見到佛陀或大菩薩上師善知識一面的能力,何談依止上師善知識!那些初學者遇見眾生類上師善知識,並借助眾生類上師善知識之指示明燈,方能了悟學佛之道,才能夠逐漸親近諸佛及菩薩上師善知識。所以,對於初學者而言,在四類上師善知識當中普通眾生類上師善知識的恩德最大。也就是說,我們初學者應當親近、依止普通眾生類上師善知識。

 

  ()諸善知識之性相

 

  塔布拉傑大師還闡明了四類上師善知識的界別或不同特點。

 

  首先,關於佛陀上師善知識,在《解脫莊嚴寶論》中雲:“佛陀善知識的定義是具足斷、證二種圓滿勝士。”[18] 佛陀上師善知識應具足斷、證功德,斷是指完全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證是指完全圓滿了二種智慧。這裡,屬於報身佛一類的上師善知識與屬於化身佛一類的上師善知識皆稱為佛陀善知識,一同解釋。

 

  其次,關於地上菩薩類上師善知識,在《解脫莊嚴寶論》中雲:“地上菩薩類的善知識是指初地到十地之間各地不同斷、證諸功德。此中又第八地以上之菩薩具足攝受眾生十力功德自在:于壽得自在,于心得自在,于資財得自在,于業得自在,於生處得自在,於所欲得自在,于願得自在,于神通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法得自在。”[19]屬於地上菩薩一類的上師善知識,指的是從初地到十地之間各地的不同的斷、證諸功德。從初地到十地的諸菩薩當中,住於八地以上的菩薩已具足攝受眾生之十力自在功德,一為于壽得自在,即能隨意住世,壽命長短,隨己所樂;二為于心得自在者,即隨己所樂,能出入任何三昧禪定;三為于資財得自在者,即能隨意變現無量寶珠,如降大雨利濟有情;四為于業得自在者,即能於地、界、眾生、生處及轉變他受用得自在;五為于生處得自在者,即能住於禪定而生欲界中,其禪定力亦不壞失,生欲界已亦不為欲界所染汙;六為于欣樂得自在者,即能隨自意之所欣樂轉變地大或水大等神通;七為于願求得自在者,即隨己意之願樂能圓滿成辦自他之種種願求;八為于神通得自在者,即隨眾生之愛樂能變現無量無邊之神通;九為于智慧得自在者,即于法、于義、於決定語、於辯才等得究竟通達智;十為于法得自在者,即能以一音聲同時為一切眾生說法。如契經說,各個眾生種性萬別千差,名、句、文辭各個不同皆悉明瞭,其心皆得滿足。

 

  對我們初學者貢獻最大的普通眾生類上師善知識應該具備那些條件呢?塔波拉傑在《解脫莊嚴寶論》中講:“其條件可由八種、四種或二種來說明之”[20]。這裡說,屬於普通眾生類之上師善知識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八種、四種或二種等說法。說八個條件者,在《解脫莊嚴寶論》中引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的話說:“菩薩善知識若具八相是為圓滿。何者為八?持守菩薩戒律,多聞大乘經典,具足修行證悟,悲心濟眾,無有畏懼,忍耐謙和,心離悔戚,善於言辭。”[21]此段話在漢譯本《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是這樣譯的:“雲何名善友性,謂八因緣故,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湣,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憂怖畏,語具圓滿。”[22]上師善知識具足八相,方可算為合格的、圓滿的上師善知識,八相分別是多聞大乘經典,持守菩薩戒律,具足修行證悟,悲心濟眾,無有畏懼,忍耐謙和,心離悔戚,善於言辭。

 

  說四種條件者,在《解脫莊嚴寶論》中引用《大乘莊嚴經論》中的話說:“多聞離諸疑,能持諸善法,二門說真如,是為菩薩相,為圓滿法師。”[23]塔布拉傑大師引用《大乘莊嚴經論》中的一段話來闡明上師善知識應具備的四個條件:一為多聞廣學,由於多聞廣學的緣故,能開示廣大法要;二為斷除疑慮,因為智慧廣大的緣故,能除眾生的疑惑;三為能持,由於持守善士之作業的緣故,堪受讚揚; 四為善說真如二門,即能說由煩惱染汙門和清淨寂滅門之實相道理。

 

  這段話在漢譯《大乘莊嚴經論》中似難找到完全對應的偈頌,但其意思是有的,如說:“調靜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覺真善說法,悲深離退減。釋曰,此偈顯示第一依親近,若善知識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一者調伏,二者寂靜,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者覺真,八者善說,九者悲深,十者離退。調伏者,與戒相應由根調故。寂靜者,與定相應有內攝故。惑除者,信念與慧相應煩惱斷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減故。有勇者,利益他時不疲倦故。經富者,得多聞故。覺真者,了實義故。善說者,不顛倒故。悲深者,絕希望故。離退者,于一切時恭敬說故。”[24]這裡說的是上師善知識應具備的十種功德。

 

  說二條件者,在《解脫莊嚴寶論》中講:“真善知識者,深通大乘教,持菩薩勝律,雖逢命難緣,不舍菩薩戒。”[25] 塔波拉傑引用《菩薩行論》中的論述來說明二種條件者,也就是說善知識既要深通大乘教,又要守持菩薩戒。此即是所謂的二種條件。

 

  ()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或方便

 

  在《解脫莊嚴寶論》中,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分為三,即恭敬與供養;愛敬並承事;修行及努力。

 

  首先,恭敬與供養。在《解脫莊嚴寶論》中恭敬與供養分段解釋:“恭敬是說要對善知識常行禮拜和周圍繞行;他行近的時候要速即起立,近他的身旁時要躬屈身體;以誠摯的心情在適當的時候講話;以無厭足的心情時常瞻仰其慈顏。”[26] 這些皆為敬重上師善知識的具體表現,學佛者應如此時常敬禮上師善知識。塔波拉傑大師還引用了《華嚴經》中的一段話說: “以無厭足心,頻視善知識。這是什麼理由呢?因為善知識實在是難見、難出、難遇的緣故!” [27]在漢譯本《華嚴經》中似難找到完全對應的話,但有這個意思,“於善知識心無厭足。……何以故?善知識者難見難遇。”這說明,真正的上師善知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當你遇到品德與修學雙馨的上師善知識時,就應以無厭足心瞻仰其慈顏,並對上師善知識行禮、敬重。《解脫莊嚴寶論》中講:“供養是說要以與法不相違的食物、衣著、墊褥、醫藥、珍寶等財物象常啼菩薩一樣的不計身命去承事供養善知識。"[28] 這裡說,弟子們用合法管道獲取的、並與佛法不相違的財富,如食物、衣著、墊褥、醫藥、珍寶等來供養上師善知識。供養時不應生起吝惜心,像常啼菩薩一樣的不計身命去供養、承事上師善知識。學佛的弟子,毫無吝嗇地恭敬、供養上師善知識,方能獲證佛菩提。

 

  其次,愛敬並承事。《解脫莊嚴寶論》中講:“愛敬是說要視善知識如佛,凡有所訓皆不違越,對善知識要仰慕、敬重和敬信,就像那諾巴大師依止(諦洛巴)上師時一樣。”[29]這裡說,學佛者要視上師善知識為真佛,從而對上師善知識的一切語旨皆接受,不能違越。而且,對上師善知識要有仰慕、敬重和敬信之心,猶如印度修行師那諾巴依止(諦洛巴)上師一樣。塔波拉傑還引用了《般若經》中一段話來論證:“《般若經》雲:‘你應該對善知識竭盡全力的去敬重、愛惜和淨信!’[30]這也是說,應當把上師善知識視為真佛,對上師要敬重、愛惜、淨信,並且付諸行動。

 

  最後,關於修行及努力。在《解脫莊嚴寶論》中講:“修行及努力是說從善知識而得聽聞、思惟和修持佛法,由聞、思、修三門努力的去行持乃能使善知識歡喜。”[31] 修行及努力是指弟子們對上師善知識的教言要洗耳恭聽,深入思惟,如理修持。通過聞、思、修三門努力的去修持佛法及上師善知識的教言,方能使上師善知識歡喜。惟其如此,弟子方能得到加持,獲證真法,趨入佛道,獲得一切種智。塔布拉傑又引用了《入法界品》及《大乘莊嚴經論》中的話來印證努力修行上師善知識的教言的重要性,如《入法界品》雲:若令善知識歡喜則能獲得一切佛菩提。”[32]也就是說,通過修持佛法及上師善知識的教言,使上師善知識歡喜,就是獲得一切佛菩提的重要方法或途徑。《大乘莊嚴經論》雲:“為離於貪著,為求隨順行,隨順如所教,以此令彼喜。”[33]並解釋說:“此偈上半顯示回向親近,下半顯示因親近回向親近者,不為貪著利養故,但為隨順修行故,因親近者,菩薩如所教授隨順修行,為親近善知識,何以故,菩薩以此隨順令彼善知識心生歡喜故。”[34]

 

  從上師善知識求得佛法亦有三個步驟,如《解脫莊嚴寶論》雲:“向善知識求法,第一步要有適當的準備,那就是首先要具足菩提心。第二步是要把自己作為病人想,把佛法作為藥物想,把上師作為醫生想,知道自己如果努力去修持佛法,就能夠治療宿疾。最後應該設想自己是一個孔口朝下的器皿或無底之瓦罐,所有的毒液都流光了!”[35]這裡說,誠心修法的善男信女向上師善知識求法時,首先應具足菩提心,這是入大乘佛法的不可或缺的條件。其次,要正確對待上師善知識、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間的關係,即弟子應視自己為無明煩惱之疾病患者,視上師所講之佛法是救治無明煩惱疾病之妙藥,視上師善知識是救治無明煩惱疾病之醫師。上師善知識、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同醫師、妙藥和患者的關係。最後,弟子聽聞佛法時應克服“三過”,即耳不注如覆器之過、意不持如漏器之過、雜煩惱如毒器之過。

 

  求法之弟子應具足出離心而發菩提心,要視上師善知識為真佛,聽聞佛法時捨棄“三過”等,而仔細認真地聽聞上師善知識所講之法,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地研修彼妙法,方能獲得解脫,實現佛教之斷證功德。

 

  ()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利益或功德

 

  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在《解脫莊嚴寶論》中引用《華嚴經·入法界品》和《般若經》中的話說:“《入法界品》雲:‘菩薩若為善知識所攝,則不墮惡道,若為善知識所護則不為惡友所誘。若為善知識所佑則於大乘法中不予退轉,善知識善護念諸菩薩必能速疾超離異生位。’般若經雲:‘善知識護念諸菩薩摩訶薩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6]在這裡,塔布拉傑引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話來印證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利益或功德。在《華嚴經》漢譯本中這樣譯的:“善男子,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墮惡趣,由善知識攝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識護念不毀犯菩薩戒,由善知識守護不隨逐惡知識,由善知識養育不缺減菩薩法,由善知識攝取超越凡夫地。”[37]也就是說,由上師善知識所攝,從而得到開示、加持的菩薩,不會墮入地獄、餓鬼、畜牲等三惡趣;由上師善知識所護佑的諸菩薩,將不會於大乘法中退轉;由上師善知識所護念的諸菩薩,必能速疾超離異生位,必能迅速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涅槃。

 

  通過以上論述,《解脫莊嚴寶論》中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內容和寧瑪派、薩迦派相比較,其特點是顯而易見的,書中將如來藏佛性說、暇滿人身說、依止上師善知識說作為內因與外緣,融為一體來論述,這種論述維度和取向具有新穎、獨特之處。用因明學的維度來論述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這也是噶舉派論證上師善知識的一大特色。寧瑪派、薩迦派論述上師善知識時,不但示人如何為徒,且亦示人如何為師。也就是說,從師徒雙方的互相選擇、彼此辨識的互動中來考量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問題。而噶舉派則從上師善知識的類型及其特性的分析中,闡明每個人以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上師善知識。在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態度與方法上,噶舉派只強調了恭敬、供養、愛敬、修行及努力等幾個方面,而沒有提出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具體要求。也就是說,噶舉派更多地從上師善知識的維度,談了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問題。而少有從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條件方面進行探討。總之,噶舉派對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思想更趨理性化、邏輯化、體系化。

 

 

  【注 釋】

 

  [1] 塔波拉傑·索南仁青:《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簡稱《解脫莊嚴寶論》),本書是塔波噶舉派顯密佛法之基礎讀本。要修學噶舉派顯密宗佛法,首先要掌握本書的內容,方能系統、全面地驗修噶舉派的教法。本書第三章“明善知識”中,系統地論述了噶舉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其作者塔波拉傑·索南仁青,是塔波噶舉的創始人,生於1093年,圓寂於1153年。《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藏文版)一書寫於12世紀中期。我們所見到的文本,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於1990年出版,共371頁。漢文版由張澄基先生翻譯,民族出版社2001年出版。本文所引的漢文譯文均引自張澄基先生的譯本,對其中的某些所引用的譯文,筆者對照藏文原文,作了一些改動。特此說明。

 

  [2] 《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藏文版第5頁,漢文版第3頁。

 

  [3] 同上,藏文版第30頁,漢文版第22頁。

 

  [4] 同上,藏文版第30頁,漢文版第22頁。

 

  [5] 同上,藏文版第30頁,漢文版第23頁。

 

  [6] 同上,藏文版第31頁,漢文版第23頁。

 

  [7] 三藏法師玄奘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51,第四分覺魔事品第212。載《大正藏》第7冊,第839頁。

 

  [8] 《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藏文版第31頁,漢文版第23頁。

 

  [9]同上,藏文版第32,漢文版第23頁。

 

  [10] 同上,藏文版第32頁,漢文版第23頁。

 

  [11] 同上,藏文版第33頁,漢文版第23頁。

 

  [12] 同上,藏文版第33頁,漢文版第24頁。

 

  [13] 同上,藏文版第34頁,漢文版第24頁。

 

  [14] 同上,藏文版第34頁,漢文版第24頁。

 

  [15] 同上,藏文版第35頁,漢文版24頁。

 

  [16] 同上,藏文版第35頁,漢文版24頁。

 

  [17] 同上,藏文版第35-36頁,漢文版第24頁。

 

  [18] 同上,藏文版第36頁,漢文版第25頁。

 

  [19] 同上,藏文版第36頁,漢文版第25頁。

 

  [20] 同上,藏文版第38頁,漢文版第26頁。

 

  [21] 同上,藏文版第38頁,漢文版第27頁。

 

  [22]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卷25,第138頁。載《頻伽藏》,大乘宗經論,來三。

 

  [23] 《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藏文版第38頁,漢文版第27頁。

 

  [24] 《大乘莊嚴經論》卷9,親近品,第19。載《頻伽藏》,大乘宗經論,暑四。

 

  [25] 《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藏文版第38頁,漢文版第27頁。

 

  [26] 同上,藏文版第39頁,漢文版第27-28頁。

 

  [27] 同上,藏文版第39頁,漢文版第28頁。

 

  [28] 同上,藏文版第40頁,漢文版第28頁。

 

  [29] 同上,藏文版第40頁,漢文版第28頁。

 

  [30] 同上,藏文版第40頁,漢文版第28頁。

 

  [31] 同上,藏文版第40-41頁,漢文版第28頁。

 

  [32] 同上,藏文版第41頁,漢文版第28頁。

 

  [33] 《大乘莊嚴經論》卷9,親近品,第19。載《頻伽藏》,大乘宗經論,暑四。

 

  [34] 《大乘莊嚴經論》卷9,親近品,第19。載《頻伽藏》,大乘宗經論,暑四。

 

  [35] 《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藏文版第41頁,漢文版第29頁。

 

  [36] 同上,藏文版第41-42頁,漢文版第29頁。

 

  [37]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

相關文章: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一) 班班多傑 周拉 緣氣:(7946)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 (二) 班班多傑 周拉 緣氣:(8538)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四) 班班多傑 周 拉 緣氣:(8145)

上一篇(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 回目錄 下一篇(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