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五戒 • 菩薩戒 • 密乘戒

達真堪布

我們平時做供養時,一定要接照儀軌來做,供養儀軌,尤其是其中的雲供咒,能使供養的供品得到清淨,並能遍滿虛空法界,能使供品變成諸佛菩薩所需要的東西,令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感到歡喜滿意。不按儀軌做達不到圓滿。供養時要以清淨心、清淨供品、清淨環境而做供養,要斷除貪瞋癡等不淨心,盡己所能使供品純淨,美觀,悅意。同時要迎請上師三寶,祈請加持,請求安住於供養之處,如能按此儀軌如法供養,可使小小的供養,積累巨大的福德資糧。 一切人天內外勝資具,妙樂飾蔓美食華衣等,

 

諸佛菩薩願力所化現,祈以普賢雲供作莊嚴。

 

壇城內外整個法界中,所有天界人間最殊勝的供品,如美妙的音樂,美麗的飾蔓,美味的食品,華麗的服飾等,都是諸佛菩薩的願力所化現,祈請上師三寶加持,使我所作的普賢雲供無比圓滿莊嚴。

 

云供咒:

 

念誦此咒前,將寶瓶裡的水或大悲水,清淨的水也可,灑在所供的供品上,也可以邊念誦邊灑水。念誦時,自觀為普賢菩薩,自已心間放射出無量不同顏色的光芒,每一束光端化現出一尊普賢菩薩,各自心間放射出與前相同的光芒,每一束光端又幻現出無數不可思議的普賢菩薩,遍滿虛空法界。每一尊普賢菩薩,都以無量的供品供養十方諸佛,如此盡已所能意幻供養,能意幻多少就做多少供養。此意幻供養與真實財物供養無絲毫差別,不必認為無有供養的資具,隨時看見所擁有的任何資具、財物等,心裡首先應觀想供養上師三寶,此觀想可圓滿資糧,因此要如此而修持。

 

一切有情之怙主,降盡魔眾之天尊,

 

萬法如是遍知者,諸佛眷屬祈蒞臨。

 

悲憫我等眾生故,以汝神通幻變力。

 

乃至我作供養間,祈請諸佛常安住。

 

祈請一切有情怙主,降魔天尊,遍知萬法的諸佛菩薩,光臨我的供養場所。在我所作供養期間,祈請上師三寶悲憫我等一切眾生,以不可思議的幻變神通,接受我所作的供養,永遠安住我的供養之處,長久住世,廣利眾生。

 

七支供:

 

佛法中積累資糧的無量法門全部包括在七支供中,修學者可以通過此修法快速積累資糧,無論想即身成就還是想臨終往生,都必須修持七支供。

 

七支供分七支:1、頂禮支;2、供養支;3、懺悔支;4、隨喜支;5、請轉*輪支;6、祈請不入涅槃支;7、回向支。

 

通過七支供修法,可消除業障,圓滿資糧。此供是積累福慧最殊勝的方法,也是即身成就最快捷的方法,更是進入聖者境界的要門。

 

 

居士五戒(殺生)

 

 

居士五戒的第一條是不殺生,這裡主要指的是殺害人的生命。殺害其他眾生也犯戒,也有嚴重的罪過,但是不犯根本戒。人與其它的眾生不一樣,得到了人身才有解脫的機會。你斷滅了他解脫的機會,這個罪過特別嚴重。不僅在佛法中殺人是犯根本戒的,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講,殺人也是很重的罪。

 

犯根本戒要具備四個條件:對境、思想、行動和結果。

 

1、對境:犯殺生根本戒的對境是人。所有的人,老人、少兒、嬰兒、胎兒都包括。

 

2、思想:分為觀念和動機。你想殺害張三,結果誤殺了李四,這是觀念上的錯亂,雖然也犯戒,但是不犯根本戒。然後是動機,要有故意殺害他人生命的動機,才犯根本戒。無意當中把人嚇死了,或者不小心把人打死了,這就不具備殺人的動機,所以不犯根本戒。

 

3、行動:不管是自己動手殺、讓別人殺,還是通過念咒、神通等手段,一切殺人的方法都是行動。

 

4、結果:採取行動以後,他確實死亡了,才犯根本戒。如果他沒有死亡,則不犯根本戒。

 

這四個條件是一個界限,超越了這個界限才犯根本戒,所以,根本戒不是很容易能犯的。犯了根本戒,相續中的戒體就消失了,要重新受戒。如果犯了其它的支分戒或相似戒,也有罪過,但是你相續中的戒體還存在,所以不需要重新受戒。

 

當然,殺害任何眾生的生命都是不應該的。我們行善斷惡,斷十種惡業,首先就是斷殺生。我們受八關齋戒的時候,殺害任何一個生命都犯根本戒,但這裡主要強調的是人的生命。殺害其他生命,比如打蚊子、打蒼蠅,也有罪過,也要感受惡報,但是不犯根本戒。

 

別解脫戒是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受持的戒,最起碼也是為了自己的解脫。比如說我們受持不殺生的戒了,這不一定是別解脫戒。如果在你的相續中沒有出離心,不是為了脫離輪回而受持戒律,而是為了人天福報之類的種種目的,你受持居士五戒、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這就是一般戒律,而不是別解脫戒。

 

在別解脫戒中,任何時候都不允許殺害人的生命。但是,大乘佛法是饒益眾生的,在沒有自私自利的前提下,你如果不殺害他,他就會對眾生造成很大的傷害;你殺害他,對眾生有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殺人。小乘佛法主要強調形式和表面,而大乘佛法完全是看發心和動機。發心、動機是善,一切行為都是善行;發心、動機是惡,一切行為都是惡行,任何時候都一樣。

 

 

居士五戒(偷盜)

 

居士五戒的第二條是不偷盜。犯偷盜的根本戒,也要具足對境、思想、行動和結果這四個條件。

 

1、對境:所有權完全屬於別人,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自己與他人之間沒有任何糾紛的財物(飲食、日常用品等物品也包括在內),並且一次所偷的東西的價值超過兩元。偷兩元以下的東西也有罪過,但是不犯根本戒。國家的、單位的財產也是一樣,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拿走國家、單位的財物,或者亂花、亂用公家的財物,都是偷竊。

 

2、思想:分為觀念和動機。觀念不能有錯亂,想偷的東西和實際偷到的東西要一致。想偷錢,結果拿到的是衣服,這是觀念上的錯亂,不犯根本戒。還要有動機,如果沒有偷盜的動機,也犯戒,但不犯根本戒。

 

3、行動:採取什麼方法都一樣,不管是自己偷還是指使他人偷,是明著搶還是暗地裡偷,是通過念咒還是用神通得到,都是偷盜的行為。

 

4、結果:最終得到這個東西了,心裡也知道已經偷到,在相續中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就犯根本戒了。

 

在現今社會,佔用、浪費、揮霍公家和單位財物的現象非常普遍,其實這個罪過特別嚴重,因為這都是消耗自己的福報。有的人覺得這是別人的、老闆的、國家的,就不知道珍惜,殊不知你有這樣的機會,就是你自己積來的福報。但是眾生愚癡迷惑,沒有智慧,不懂這些道理,以為占了便宜,實際上是損害了自己。

 

珍惜財物,節約資源,就算是一個普通的好人也能做到,更不用說我們這些學佛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應該亂花亂用,比如在壇城,這些水電等等,你認為是別人的,實際上這都是十方眾生供養上師三寶的財產。浪費壇城的財物,福報消耗得特別快。

 

福報是積累來的,我們要積福,不能消福。如果福報消盡了,以後必定要感受痛苦。我們都是相信因果,相信輪回的人,別那麼隨隨便便、糊裡糊塗的,不擇手段地追求享樂,根本不顧及因果,也不考慮來世將要為此付出的代價。因果沒有虛妄的時候,輪回也是實實在在的。

 

能夠得到人身,這是一種福報。在人天以下,還有地獄、餓鬼、傍生道呢,托生人是最難的,下地獄是最容易的。我有時候說,“不能這樣啊,這樣會下地獄的!”都不相信,“哪有啊?大家都這樣就都下地獄了?那誰也不能托生人了?”是這樣的!下地獄的眾生特別多,托生人的特別少。地獄的痛苦我們講過,那是無法忍受的,而當果報現前之時,又只能去忍受。

 

“我有機會拿國家的、單位的財物了,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多拿一些。”這都是造業呀!如果你這麼做能得到幸福快樂也可以,但是根本不可能,自己的福報很快就會消盡。現在的富有只是幾年、幾十年的事,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與無始無終的輪回比起來,這幾年的時間算什麼?只是一瞬間。現在我們偶爾餓了一天、凍了一宿都覺得很難熬,這與地獄、餓鬼的痛苦比起來又算什麼呢?

 

已經到末法時期了,哪有相信因果,相信輪回的人?真的相信了,解脫、成佛就容易了。現在的人為什麼對自己沒有信心?原因就是不肯相信因果和輪回。我經常說,“好好學、好好修,解脫容易,成佛也容易。”但是都不相信,總是懷疑,“我行嗎?我罪孽深重,我煩惱多、習氣重。”這算什麼呢?只要真正去修行,無論多麼深重的業障、煩惱和習氣,都可以立即消盡,就像再濃重、再長久的黑暗,都會刹那消失在陽光的照耀中。

 

持不殺生、不偷盜的戒律,實際上一點點也不難。我們都是修大乘佛法的,只需要發一個好心,為了眾生怎麼都行,為了自己怎麼都不行,連吃飯、穿衣服、休息都不行,都是貪吃、貪穿、貪睡!

 

 

修心與守戒

 

很多人都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實往生是大乘裡講的,小乘裡沒有提到,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把淨土法當成小乘法了。“我要往生!”根本不考慮眾生,不想為度化眾生而成佛,也沒有發願行菩提心。如果是為了自己往生而受持居士五戒,這完全是小乘法的別解脫戒。持小乘的戒律,修大乘的法門,想往生是不可能的。

 

如果沒有出離心的話,你受持這些戒律——不僅僅是居士五戒,還有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受持得再清淨也沒有用,你根本得不到別解脫戒的戒體,當然也不可能解脫。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受持居士五戒才是小乘的別解脫戒,在有菩提心的基礎上受持居士五戒才是大乘的別解脫戒,密宗裡受持別解脫戒的特殊方法是密乘的別解脫戒。

 

什麼是小乘法?什麼是大乘法?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這些都要弄明白。為了自己的解脫,無論修什麼都是小乘法;為了眾生的解脫,無論修什麼都是大乘法。為今生的名利福祿,為來世的人天福報,無論修什麼都是世間法,哪怕你修大圓滿法也是世間法;為了解脫、為了超出六道輪回的痛苦,你無論修什麼都是出世間法。

 

小乘是為了自己解脫的,最終還是有自私心,所以表面上、形式上的要求也高,不完全看發心,同時也強調行為。但是大乘裡完全看心,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你的語言和行為也許是善的,但是如果你的發心動機是惡的,那麼你表面上善的語言和行為實際上也是惡的。

 

別解脫戒主要是小乘裡講的,形式上、表面上的要求比較高。小乘裡任何時候都不允許殺生、飲酒、偷盜、邪淫和妄語,但是大乘裡就不一樣。發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在沒有自私自利的前提下再看具體的情況。如果你殺害他了,對他的傷害小,但是對眾生的利益大,這樣就允許。偷盜也是一樣,完全是為他積福,為了上師三寶的事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偷他的東西,雖然對他有一定的傷害,但是利大於弊。那諾巴依止帝洛巴上師的過程中,帝洛巴經常讓他到外面偷別人的東西,以至那諾巴被人捉住挨打(這些苦行成為了他清淨業障的方便)。在對他人的利益大、傷害小的情況下,佛允許偷竊。這麼一說也不難,因為我們是修大乘佛法的人,我們的菩提心要發出來,這樣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善事,為眾生怎麼都行,不要害怕這個,害怕那個。

 

一講戒律都害怕,“我做不到怎麼辦?”因而不敢受戒,甚至不敢學佛。你受戒也好,不受戒也好,只要造了惡業就要感受惡報,後果是一樣的。比如,殺生了就肯定要感受下地獄的惡報,下地獄以後很難出來,出來了還要托生為餓鬼、傍生,然後慢慢才有機會托生人。也有直接托生人的,但是也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果報,欠一條命,要還五百條命。

 

受戒是為了讓你增加功德,不是佛要求你什麼,不是讓你受苦受累。你受戒了就有功德,有功德了就有福報,有福報了就有智慧。守戒是為了嚴格的要求自己,這樣你的進步就快了,這些煩惱和習氣才能斷除。

 

“我的煩惱有時候很少,但是一遇到對境就不行,我的習氣還是改不了。”你能改得了麼?你也沒有受戒,對自己要求也不嚴格,總是那麼馬馬虎虎的。那麼多劫積累起來的煩惱和習氣,平時都藏在阿賴耶識中,該出來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出來。你要對付它呀!什麼時候才能對付煩惱呢?你要有正知正見,要有智慧。有正知正見才能對付邪知邪見,沒有邪知邪見才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才沒有習氣。

 

先斷煩惱障,再斷所知障,然後才是斷習氣障。“我的習氣什麼時候才能斷掉……”你連煩惱障都沒有斷,能斷所知障嗎?習氣障就更不用說了。現在有的人對法的執著特別強,因為你的煩惱障沒有斷,那你的所知障肯定斷不了。斷掉是不是不能修行了?不是,斷執著是一種修行,斷除執著了才有修行。有的人又想,“對法也不能有執著啊?”然後就不修了,這就是把放棄當放下了。

 

放棄和放下是兩碼事,執著和認真是兩碼事。佛菩薩、上師不可能不認真吧?但是他們沒有執著心。認真是解脫,執著是罪過,現在你認為你認真了,實際上那是執著,你真正認真了就解脫了。“我認真了,怎麼還不好呢?”那麼在乎,總活在別人的眼光下,總看別人的臉色,人家的臉一黑心就動了,臉一白心就樂了。這叫什麼?這就叫執著!哪有這樣的修行人?別的人臉黑臉白與你有什麼關係?這不都是分別心嗎?別人臉色好了你就解脫了?不可能對你都是白臉,也不可能對你都是黑臉,你不執著白臉就沒有黑臉,不執著黑臉就沒有白臉,你不執著就都不會傷害你。

 

“我對家人、對孩子、對親朋好友真是好啊!”實際上這就是執著,而不是認真,你不執著了才有認真。我說的認真是一種緣起的作用,是完全的解脫;你說的認真是一種執著,是輪回的因,完全是痛苦的。你的“認真” 給你帶來了煩惱和痛苦,這不也是一種罪過嗎?

 

放下和放棄也是一樣,“我家也放下了,孩子也放下了,怎麼我還不好?”不用問,這是放棄,放棄是罪過,放棄了就肯定有煩惱,肯定有痛苦,當你沒有痛苦和煩惱的時候才是真正放下了。不要放棄任何人,不要放棄任何事,這才是圓滿。大乘佛法能圓融一切,容納一切,所以大乘佛法裡的解脫是究竟的解脫,大乘佛法裡的成就是圓滿的成就。

 

大乘佛法特別的方便,解脫成佛不難,但是人都沒有智慧,不會分辨。尤其是一些老居士,見多識廣,很有些理論知識,但並沒有搞清楚真正的含義。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有了義的、不了義的,大乘的、小乘的,顯宗的、密宗的,如果你覺得其間有矛盾和衝突,這是你對佛法的理解有偏差,你自己的智慧不夠。

 

如果你學佛修行有其他的目的我就不說了,沒有辦法給你說這些道理。如果你是真心想解脫、成佛的人,你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學,老老實實地修,如理如法地做,不要造業。真有修行了,不造業很容易。現在一講這些戒都認為很難,其實沒有難的,完全是你自己的錯覺。真正領會了,守戒完全是一種享受。

 

在佛法的修行上,你現在是個小孩子,不太懂事,但是沒有關係,你好好聽父母的,跟父母學。父母是什麼?父母是上師和壇城。壇城是我們的法身母親,上師是我們的法身父親,我們通過壇城母親和法身父親才能修成法身。

 

現在是末法時期,尤其是在漢地,很多人有點文化基礎,看看光碟看看書,也懂得了一些簡單的道理,就認為都懂了,還到處亂講,不要聽這些人的。按佛的要求去做,依照上師的指點去修行,這叫依教奉行,這叫依止上師。至於那些出家人、法師,我們也沒有觀察過,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法師,所以沒有必要誹謗,但是在沒有觀察好的情況下也不應該輕易聽信他們。末法時期魔化現的上師、出家人特別多。大圓滿法網站有一篇《依止上師的重要性及如何選擇 依止上師——當生解脫必修之法》,可以看看。

 

人都一樣,希望家庭美滿,期望孩子有好的前途,可是只靠想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要從心裡放下,但不要放棄,好好地修行,積累福報,增加智慧。你的福報上來了,他們自然而然會幸福;你的智慧上來了,他們也自然而然會走運。雖說各有各的因、各遇各的緣、各受各的果,但是你們之間有特殊的緣分,很容易相互影響。他們如果不好,必然會成為你的障礙;你自己修行好了,把障礙去除了,他們也能受到你的影響。所以,如果真心為親人著想,你就要好好地修行,這是唯一的選擇,其餘一切努力都是徒勞。

 

現在很多人都受過戒,在你的相續中已經有了戒體,但是這個戒體不是別解脫戒體,你也不能解脫。為什麼?因為沒有出離心。什麼時候有了出離心,在你相續中存在的那個戒自然而然就變成別解脫戒了,不用重新受戒。現在很多人都還沒有受戒,你也可以先把出離心修出來,然後再受戒。

 

“我也想發出離心,但是為什麼發不出來呢?”那是當然的,因為你沒有正確的方法。想修出離心,必須通過四外加行的修法。你真正懂得了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這四個道理,才能生起真正的出離心,無緣無故、隨隨便便是不可能發出來的,你要認真。你是真想解脫、真想成佛的人嗎?我還給你們打個問號。

 

從小乘佛法的角度來看,出離心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切修法的基礎,沒有出離心就不能修任何法。四外加行修好了,出離心自然而然就有了,然後菩提心也自然而然就能發出來。四外加行怎麼修?我們過幾天就開始修四外加行,你們要好好地聽聞、思維,然後再修,才能修出來,如果你真想解脫、真想成佛的話就不要虛偽。現在很多學佛修行的人特別虛偽,所以成就的人特別少。

 

受別解脫戒,最起碼是受居士戒。我們學習了居士五戒中的不殺生和不偷盜,雖然說,犯每條戒的根本戒都需要具足對境、思想、行動和結果這四個條件,但是其實上,我們不應該殺害任何眾生的生命,也不應該偷竊任何財物,如果殺了、偷了都有罪過,儘管不犯根本戒。如果犯了根本戒,在你的相續中存在的戒體就消失了,所以既要懺悔,又要重新受戒。如果犯的是其他相關的支分戒,也有罪過,但是戒體並沒有從相續中消失,所以不用重新受戒,只要通過懺悔來清淨罪業就行了。

 

 

居士五戒(邪淫)

 

大概地說,邪淫就是與夫妻以外的人發生不淨行為,但是詳細地講起來有很多。

 

1、非人。與家族七代之內的親屬有不淨行為都是邪淫;與父母兄弟姐妹、僧尼有不淨的行為屬於邪淫;與別人已經支付了錢財的人,或未成年的少男少女有不淨的行為也是邪淫。這是在對境上的要求。

 

2、非處。在密處以外的地方,比如在口腔、肛門有不淨的行為(包括用手)也是邪淫。

 

3、非境。在父母、老師、上師、僧眾附近(能聽見、能看見的地方),在佛像、佛塔、佛經等三寶物所在的地方有不淨的行為都是邪淫;身上戴著佛像(包括在佩戴系解脫、加持品)做不淨的行為也是邪淫;在人群當中(眾人聚集處),或在有光線的地方有不淨的行為也是邪淫。這都是在環境上的要求。

 

4、非時。在白天、受持齋戒日(包括佛菩薩的聖誕、成道、涅槃日)、哺乳期、妊娠期、月經期、患病期間、產婦尚未完全康復期間和傷心憂愁之時有不淨的行為也是邪淫。

 

5、非法。通過毆打、強暴等手段發生不淨的行為也屬於邪淫。

 

6、非量。一夜之內做超過五次以上的不淨行為也是邪淫。

 

以前我們可能不是很清楚,現在知道了,以後要多注意,不要隨便地犯這些戒。如果在實在不方便的情況下,也可以懺悔。

 

犯邪淫的根本戒,要具足四個條件:對境上、思想上、行為上、結果上都有要求,沒有結果不會犯根本戒。邪淫戒跟其它戒不一樣,其它的戒主要是思想、觀念上不能有錯亂,動機也得有,但是這條戒裡就沒有要求了。觀念錯沒錯都一樣,動機有沒有都一樣,只要有結果就犯戒了。

 

在漢地,如果要求你們按照這些要求來做,肯定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夫妻之間一方信佛、一方不信佛的情況特別多,有些人不僅不信還反對、誹謗。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以隨他的意,這並不是你自己想造這些惡業,所以不會有罪過,不會犯戒。我們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大乘裡只講心,不講行為和形式,沒有表面上的善惡,如果你的發心動機是善的,一切都是善的。小乘裡講發心動機,但是也講行為,也講表面和形式上的善惡。小乘佛法強調不傷害眾生,但是不強調饒益眾生,它最終是為自己解脫。大乘佛法不但不傷害眾生,而且要饒益眾生,最終是為了眾生解脫。所以,大乘和小乘的修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我們是修持大乘佛法的,完全看發心,這有什麼可難的?不懂佛理的人,學佛難、修行難、解脫難、成佛難,真難,怎麼都不行!如果你把念頭轉過來了,怎麼都行!有智慧有方便的人,怎麼做都是行的,什麼都是好的;沒有智慧沒有方便的人,怎麼都是不行的,什麼都是不好的。你自己認為是好的,實際上都是不好的,對你有很大的傷害。在知道應該怎樣做的前提下調整好心態,只要沒有自私自利心,完全是恒順眾生,不會有任何的罪過,不會犯戒。如果有自私自利的想法肯定有罪過,肯定犯戒。

 

我為什麼在這裡講戒律?就是為了讓大家懂得這些詳細的內容,懂了以後再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就儘量去做,做錯了最起碼也要會懺悔。如果不懂這些道理,你連懺悔的方法都沒有,那樣造起業來就更嚴重了。只要你會調整心,就不會犯戒。如果你沒有做到,犯戒了,但是懺悔就行了,懺悔沒有什麼可難的。佛說過,有兩種人可以成就,一種是不犯戒的人,一種是犯戒以後會懺悔的人。如果犯戒了還不懺悔,那你是相信因果的人嗎?是相信輪回的人嗎?是想解脫的人嗎?

 

我們一定要對戒律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如果理解錯了,受戒持戒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正確地理解了,然後要認真地取捨。有時候你受了這個戒,但同時可能又犯了那個戒,因為你受的是別解脫戒,這上面還有菩薩戒,菩薩戒裡主要講的是饒益眾生、恒順眾生。如果你受戒持戒、學佛修行太自私了,就會犯菩薩戒,要承擔更嚴重的後果。

 

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自私自利,包括學佛修行、包括受戒持戒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他人,不能傷害他人,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才能受戒持戒。現在很多修行人為了自己持戒,總是傷害周圍的人,傷害與自己最有緣份的眾生,讓他們起煩惱,讓他們造業,這樣持戒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你為了自己持戒而傷害對方,這對自己的修行是一種障礙,對他人也是一種障礙。

 

如果我們的學佛修行、守戒持戒都變成一種痛苦了,那我們就不是真正的學佛修行、守戒持戒了。真正的學佛修行是一種解脫,真正的守戒持戒是一種放鬆。守戒持戒了,自己的身口意才能完全放鬆下來。要饒益眾生、恒順眾生,你這麼做,不會有罪過,也不會犯戒。我們現在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自私自利怎麼都不行,為了眾生、為了他人,怎麼都行。把自私自利的心去掉,真心地善待周圍的人,善待一切眾生;用一顆真誠心、慈悲心來感化周圍的人、感化一切眾生。想改變他人,先改變自己。自己改變了,他人自然而然就會改變。連自己都改變不了,能改變別人嗎?

 

 

 

居士五戒(妄語)

 

居士五戒的第四條是不妄語。妄語可分為普通妄語、大妄語、聖人妄語(上人法妄語)。聖人妄語不屬於一般凡夫人的境界,比如說“我看見天堂了”“我去地獄了”“我看見佛了”“我看見魔了”這些,超越了凡夫人的思想境界,打這樣的妄語才是犯根本戒。一般的妄語也有罪過,但是不犯根本戒。

 

妄語的根本戒在對境、思想、行為、結果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妄語的對境一定是人,其它的非人或者動物都不算。如果這個人的精神有問題的話也不犯根本戒。精神正常的人,你跟他說謊話,他能聽懂你的意思,這算犯根本戒。

 

然後是思想,分為動機和觀念。動機是為了欺騙他人而說的,沒有神通說有神通,沒有看見佛說看見佛了,沒有看見魔說看見魔了,就犯戒。自己真正有神通了,無意當中說了這些不犯戒。然後是觀念,你想說的是“我看見佛了”,但說出來的是“我看見魔了”,這是觀念上的錯亂,也犯戒,但是不犯根本戒。

 

行動是採取某種方法讓他人知道。是親自說、通過別人說,還是打電話、發資訊說,都一樣犯戒。

 

結果是對方聽到了、聽懂了。對方相不相信都沒有關係,只要對方聽見了而且聽懂了你的意思,就犯根本戒。如果對方沒有聽見或沒有聽懂,也犯戒,但不犯根本戒。其實打任何的妄語都有罪過,都會犯戒,但是犯根本戒必須具足這四個條件。

 

 

 

 

居士五戒(酒)

 

第五條是不飲酒。在對境上,任何酒都一樣(只要具備能使人喝醉的能力的飲品就是酒),只要喝了就犯戒。在思想上,動機、觀念都要有。在行為和結果上,喝了並且咽下去了,就犯根本戒。如果只是漱漱口、消消毒,這不犯根本戒。

 

人喝酒以後很容易喪失意志,很容易放逸,通過飲酒還會犯其它的戒,所以佛對酒的要求特別嚴。作為佛弟子,任何時候都不允許飲酒。但是我們是修大乘佛法的人,要看發心,只要是為了眾生、為了三寶,怎麼做都行。

 

我們這裡有很多做生意的人,出於業務上的需要,經常會有應酬,這就要觀察自己的發心動機。你是為了什麼做生意賺錢的?如果發心動機完全是善,是為了宏揚佛法、救度眾生,是為了對社會做貢獻而做生意賺錢的,這就是大乘修行者、大菩薩的行為,你喝酒不會有罪過,不會犯戒。如果完全是自私自利,不可能有允許飲酒的時候。

 

心胸一定要打開,心量要大,目光要放遠,不能太短淺。搞那麼大的企業,做那麼大的生意,自己能吃多少,能穿多少?最後還是別人的。“我想給兒女積點財”,兒孫自有兒孫福,你這樣做也不一定能幫到他們。如果他們有這個福報的話,你不用給他們積福,他們自然而然就能得到;如果他們沒有這個福報,你給他積多少都沒有用,該失敗的時候肯定會失敗,該有困難的時候肯定有困難。

 

巨集揚佛法就是説明眾生,把佛法宏揚起來了,社會自然而然就安定,眾生自然而然就快樂。如果我們有錢財,就可以通過財力把佛法宏揚起來;如果我們有智慧,就可以通過智慧把佛法宏揚起來;如果我們有其他的能力,就可以通過其他的能力把佛法宏揚起來。只要我們盡心盡力。

 

有些學佛人太自私了,只顧自己學,一點點也不考慮他人。我們學佛是為了解脫,那些眾生要不要解脫呢?你一定要多考慮一些。對自己的父母和兒女,你要感化他們,為他們好好地表法,不要跟他們吵。“我自己修成了就行了,他們也不學,我不管他們了。”不能那麼想。他們是與你最有緣份的眾生,你明明知道只有通過學佛修行才能解脫,你卻不告訴他們學佛的方法,不帶著他們一起修行,你這樣太對不起眾生了!

 

慢慢來,你給他們種善根,與他們結善緣,替他們消業,幫他們積福,同時也別讓他們起煩惱,別讓他們痛苦,恒順他們,慢慢地讓他們轉變過來,這樣才對。你應該慈悲他們,善待他們,不要生他們的氣,更不能恨他們。你看他們多可憐、多愚癡、多顛倒啊!難道你連這點慈悲心都沒有嗎?你這樣還談得上是佛,還談得上是菩薩嗎?

 

要用一顆真誠心、慈悲心來對待所有的眾生。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在他們面前好好地表法,他們不可能不感動,那個時候他們會從內心裡佩服你。之前你勸也勸不動,因為自己都沒有做到,別人能聽你的勸麼?如果現在不行,就慢慢來,他們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就給他們講幾句,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就隨他們的意,不要太較勁。這樣你才能慢慢感化他們、轉變他們、救度他們。

 

佛要求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喝酒。讓大家這麼做肯定有一定的困難,那我們就發心,這樣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善事。如果不發心,連吃飯都有罪過;如果發心了,連吃飯都有功德。發什麼心?發慈悲心,發菩提心!我們現在所說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一般的人也能發。勝義菩提心剛開始肯定發不出來,這是佛菩薩的境界。為什麼叫世俗菩提心?就是世間的凡夫人也能做到的。所有的煩惱痛苦都是從自私自利和我執我愛裡來的,多多地發慈悲心、菩提心,我們的自私自利和我執我愛才會慢慢地斬除。沒有人讓你煩惱,煩惱是自找的;沒有人讓你痛苦,痛苦是自找的。這兩句話說起來簡單容易,但是真要明白真要做到就難了。逐漸去弄明白這個道理,這就是修行;真正弄明白了,真正能做到了,你就成就了。

 

都好好地學一學,學明白了,考慮好了再來受戒。受戒的時候,受一條戒也行,因為你是居士啊,不受戒怎麼當居士?當居士就應該受持居士戒。酒戒是所有戒的基礎,在不飲酒的基礎上受一條叫一戒居士,受二、三、條戒叫二戒居士、三戒居士,這都是多戒居士。能受五條戒是最好的,這是圓滿居士。你們根據自己的條件和修行程度受這些戒。

 

我們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一切功夫都下在心地上。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但是小乘佛法不完全這麼講。很多人將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混在一起,沒有分清楚。小乘佛法講的道理拿到大乘佛法裡去了,大乘佛法講的道理拿到小乘佛法裡去了,這樣就永遠有矛盾和衝突。

 

一定要分清楚,什麼叫大乘佛法,什麼叫小乘佛法;什麼叫世間法,什麼叫出世間法;什麼叫顯宗,什麼叫密宗。這些都分清楚了才能真正地修行,才不會有任何的矛盾與衝突。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救度眾生的方法,如果你認為有矛盾、有衝突、有懷疑的話,那你還是沒有精通,還需要好好地學一學,好好地修一修,好好地調整自己的心。

 

出離心是別解脫戒的基礎;四外加行是出離心的基礎

 

戒律有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在別解脫戒裡我們講了居士五戒。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受持居士五戒、沙彌十戒、二百五十三條比丘戒和三百六十四條比丘尼戒,才是真正的別解脫戒。如果沒有出離心,受持這些戒就只是一般的戒律,不是別解脫戒,持戒持得再好,修得再精進也不能解脫。

 

出離心不是想發就能發出來的,必須要通過四外加行的修法。戒律講完以後,加行班正式開始修四外加行,如果你已經有了出離心,繼續培養就行了;如果還沒有出離心,就要好好地學修四外加行。我經常說,只有通過認真的聞、思、修才能成就,不認真的話什麼也得不到。學佛修行要全力以赴。有時間了,沒事幹了才念一念,一有事立刻就忘了,平時根本提不起來正念,以這樣的修法想解脫、想成佛是做夢!

 

為什麼現在我們修得這麼難?有時候精進,有時候懈怠,反反復複,斷斷續續的呢?就是因為沒有真正的出離心。我講過,出離心不是逃避心,出離心是一種敢面對、敢承擔的勇敢的心。現在我們不敢面對、不敢承擔,怕起煩惱、怕受苦受累,然後就“不管了、不要了……”這都是逃避心。對輪回、對世間法沒有絲毫的貪戀,這叫放下;認真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叫不放棄。

 

學佛不難,修行不難。難在哪裡?難在把握不住,不會學、不會修。現在很多學佛修行人剛開始的時候還行,時間長了,越學越糊塗,越修越痛苦,都變成壓力了。有真正的善知識的指點,依照他的要求去做,這叫會學;有正確的方法,按照正確的方法去修,這叫會修。這樣學佛是一種享受,修行是一種快樂,不會有任何的難處。越修越自在、越學越清醒、越修越勤奮,這樣才有修行。現在都是越修越傻,變成傻子了——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什麼也想不起來。哪有那樣學佛的?把自己弄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這樣學佛修行,還不如不學不修好。

 

很多學佛的人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別人看不起你那是肯定的,因為你沒有好好表法。如果你表法好了,別人自然而然就會崇拜你,讚歎你。現在他們看不起你,誹謗你,就是自己的原因,你沒有做好,你越修越懶,都成了懶鬼了。天天在佛堂裡坐著,嘴裡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叫念佛嗎?這不叫念佛!哪有這樣的佛?哪有這樣的菩薩?你跟哪個佛菩薩學的?

 

西方三聖的佛像裡,阿彌陀佛是坐著的,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站著的,這都是表法。阿彌陀佛坐著不動,表示一切法的本性是不動不變,不來不去,不生不滅。兩位菩薩站著,表示佛菩薩為了眾生一刹那也沒有休息,利益眾生的事業一刹那也沒有停止。哪有那麼傻、那麼懶惰的菩薩?

 

真的有修行了,幹活都不會覺得累,積福消業嗎!打掃衛生的時候是抹業障,擦煩惱。不乾淨是你的心,心不乾淨才有不乾淨,你把不乾淨的弄乾淨了,這就是修行。你看你現在,家里弄得亂七八糟的,自己搞得髒兮兮的,一個人看見,一百個人傷心,哪有這樣的學佛人?哪有這樣的修行者?像傻子一樣,糊裡糊塗地學,什麼時候能解脫,什麼時候能成佛?所有的三界眾生包括天人、天王和梵輪王都讚歎、恭敬、供養佛菩薩。我們不是要學佛麼?可是你連周圍幾個人的讚歎和恭敬都沒有得到。

 

你要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和真理,知道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知道生死的來源和去處。把這些道理弄明白,這叫學佛修行。“明心見性”說起來很神,實際上沒有什麼可神的。什麼叫明心見性?實實在在地說,就是讓你找到你自己。你到現在還沒有找到你自己,沒有弄明白自己的心到底在哪裡,總是這樣糊裡糊塗地過日子,難道這還不愚癡嗎?

 

一定要好好地修,把出離心修出來,在此基礎上受居士五戒。你連五條戒都受持不了,就更不要提二百五十三條比丘戒或者三百六十四條比丘尼戒了。如果沙彌(尼)或比丘(尼)犯了根本戒,並且對所犯的戒有隱瞞心,就不能重新受戒了;如果沒有隱瞞心,還是可以重新受的,但是在數目上有限制。按照藏傳佛教的規矩來說,只有三次重新受的機會,超過了三次,就再也不能重新受了。在居士戒裡就沒有這樣的要求,犯了居士戒的根本戒以後,即便有隱瞞心,也可以重新受。在數量上也沒有什麼限制,一百次、一千次、甚至一萬次都可以。佛多慈悲啊,對你們已經夠寬大的了,還有什麼可難的?儘管這樣,你也儘量不要犯戒。犯戒(尤其是犯根本戒)犯得越少,你成就越快;犯戒犯得越多,你成就越慢。現在很多人都自稱為居士,實際上沒有受過居士戒的人是不應該稱為居士的。如果你想解脫、想成佛的話,受五條戒沒什麼可難的。

 

 

 

 

 

菩薩戒

 

接下來我們講菩薩戒。相續中有了菩提心以後,才能得到菩薩戒的戒體,才算進了大乘法門,才能成佛。受別解脫戒只能解脫,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不能成佛。阿羅漢沒有佛那樣大的功德,也不能獲得徹底永久的解脫;佛是徹底永久的解脫,沒有任何的障礙。阿羅漢還有障礙——所知障、習氣障都沒有斷;佛是所知障、習氣障都斷了。佛的功德圓滿、智慧圓滿、福報圓滿;阿羅漢功德、智慧、福報都沒有圓滿,只是超越了三界輪回,斷證還沒有圓滿。斷,是斷除罪障;證,是證得菩提。 這裡的菩提心不是指勝義菩提心,而是指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有兩個,一個是願菩提心,一個是行菩提心,發了願行菩提心,就是受了菩薩戒。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必須要有方法,這裡的方法指的就是儀軌。

 

在藏傳佛教裡,發心的儀軌有兩個大的傳承,一個是深觀派的,是龍樹菩薩的傳承;一個是廣行派的,是無著菩薩的傳承。龍樹菩薩的傳承是從文殊菩薩那裡傳下來的,無著菩薩的傳承是從彌勒菩薩那裡傳下來的。我們現在所用的儀軌是龍樹菩薩的傳承,我們每天都是通過這個儀軌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初次受菩薩戒,應該在善知識的面前受,以後自己在佛像前受就可以了。

 

菩薩戒也有根本戒和支分戒。支分戒的內容講起來就多了,可以自己看書學習,我們在這裡主要講根本戒。菩薩戒的根本戒有一條的、四條的、十八條的,最起碼受一條,中等的受四條,最好受十八條。

 

一條的菩薩戒根本戒: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放棄願菩提心。這也就是不放棄眾生。什麼叫放棄眾生?你從心裡想:他需要我的説明,我也能幫助他的時候,我也不幫助他;他需要我的救度,我也能救度他的時候,我也不救度他。這就叫放棄。對一個眾生也是一樣,對一切眾生也是一樣,如果你心裡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你就犯戒了——這是犯菩薩戒最根本的一條戒。

 

然後是四條的菩薩戒根本戒,下面詳細講述。

 

1、貪利養與恭敬而讚歎自己,誹謗他人。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人就是菩薩,在沒有什麼意義的情況下不能自贊毀他。犯這一條根本戒有一定的要求。在動機上,完全是出於貪心,目的完全是為了獲得他人的利養與恭敬而去讚歎自己。讚歎的方式無論是當面說的、打電話說的還是發資訊說的都一樣。在結果上,對方聽到了並且聽懂了你的意思,就犯根本戒了。誹謗他人也有這樣的前提,怕他人得到了利養與恭敬而自己得不到,出於這樣一種貪心和嫉妒,通過某種方式誹謗他人,對方聽到了,並且聽懂了你的意思的時候,就犯根本戒了。如果沒有這樣的前提也犯戒,但是不犯根本戒。

 

2、吝嗇財物而不施捨。這裡的財物不僅指錢財,也包括能力和智慧。在有意義的情況下你可以不施捨,但如果完全是出於貪心與吝嗇而不施捨,就有罪過。對方特別需要你的説明,你也明明知道只有你能幫他,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捨不得自己的財富、能力或智慧,就犯根本戒了。比如在對方需要佛法的情況下,你懂得佛法卻不宣講,就犯根本戒,因為這樣就失去了慈悲心和菩提心。

 

3、不放棄對他人的傷害之心。你與他人發生矛盾以後想傷害他,上師、善友們都知道了你的心,勸說你放棄這種念頭並懺悔,你表面上懺悔了,但是心裡還是不放棄,繼續留著想傷害他的痕跡,這樣你就犯根本戒了。這就是對眾生的傷害心特別重,不聽勸阻,不如法懺悔,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是犯根本戒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傷害他人的念頭,有念頭就有罪過。但是沒有經過懺悔或沒有上師、善友的勸說,也不犯根本戒。

 

4、誹謗大乘經典的內容。其實只要誹謗佛法就有罪過,尤其是大乘佛法。大乘的經典有很多種,有的強調方便的修法,有的強調甚深智慧的修法,有的方便智慧二者兼有。經典是全面的。什麼叫誹謗?你明明知道這是佛法,但是你卻說這不是佛法,學這樣的法不能解脫成佛。只要這樣誹謗大乘經典的內容就犯根本戒了。

 

在菩薩戒的根本戒中,受持這四條戒是中等的。還有十八條的,其中五條是國王容易犯的戒,五條是大臣容易犯的戒,八條是普通百姓容易犯的戒。

 

國王容易犯的五條戒律:

 

1、自己或教唆他人搶劫或偷盜三寶的財產。

 

2、說三乘法不是佛陀的教言,還說它不是解脫的方法,使自己或他人遠離佛法。

 

3、搶劫出家眾的衣物,打罵、禁錮、傷害他們,強迫出家眾還俗。

 

4、犯五無間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團)。

 

5、持有邪見,說善惡的因不會有苦樂的果報。

 

大臣容易犯的五條戒律:

 

1、自己或教唆他人搶劫或偷盜三寶的財產。

 

2、說三乘法不是佛陀的教言,還說它不是解脫的方法,使自己或他人遠離佛法。

 

3、搶劫出家眾的衣物,打罵、禁錮、傷害他們,強迫出家眾還俗。

 

4、犯五無間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團)。

 

5、在沒有什麼特殊意義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權勢毀滅城鎮、村莊。

 

一般人容易犯的八條戒律:

 

1、對沒有聽過因果迴圈及世間無常的人,和不確定他是不是小乘根器的人,為他們演說深奧的空性,使他們退失信心而捨棄菩提心。

 

2、對大乘根器的人說“修大乘法不能解脫”,使他放棄大乘法門而進入小乘。

 

3、向小乘根器的人說“小乘狹隘不如大乘廣闊”,勉強他放棄小乘而進入大乘法門。

 

4、不僅自己這樣認為,而且也對他人說:“小乘的法沒有用,不能斷除煩惱,修小乘的法也不會解脫不能成佛。”讓他人失去信心而放棄小乘法門。

 

5、為了得到世間的財利名聞而讚歎自己,譭謗他人。

 

6、為了得到世間的財利名聞而偽裝自己的德行,欺誑他人,譬如對人說“我已經證悟了”等等。

 

7、挑撥離間,破和合僧。在僧團和僧團之間做挑撥離間,而破壞僧團和僧團之間的團結。

 

8、(1)偷竊、奪取、佔有參禪苦修者的財物,來供養不是苦修的,而是為人誦經的法師。

 

(2)為人誦經的法師,知道供養品來自偷竊、奪取、佔有參禪苦修者的財物卻接受,如果他受了菩薩戒的話,他也破戒。

 

以上就是十八條的菩薩戒根本戒。

 

其實,所有的菩薩的戒體,菩薩的學處都包含在這兩條戒裡:斷除對眾生的損害和損害因,修持對眾生的饒益和饒益因。“對眾生的損害”是指損害眾生的行為,“損害因”是我執和我愛;“對眾生的饒益”是指饒益眾生的行為,“饒益因”是慈悲心和菩提心。菩薩所做的都是饒益眾生的事,不能有任何傷害眾生的行為。這兩條戒,已經把所有的菩薩戒,願行菩提心的學處都包含進去了,能認真做到這兩條,就一切都包括了。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這就看自己了。

 

解脫成佛是大事,是生生世世永久的的事,而那些小事只是眼前的事。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太短淺;心胸要打開一些,不要太狹窄。目光太短淺,心胸太狹窄,你肯定會因之受苦。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一切快樂的來源是饒益眾生,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只為自己就行了,我還要為他人?這不是沒事找事嗎?”那你就繼續為自己吧,你永遠也解脫不了。裝得好好的,心裡有沒有痛苦自己最清楚。來源是什麼?你無始劫以來一直為自己,一直自私!你還繼續這樣,就要繼續感受痛苦。

 

佛和上師讓你饒益眾生,你能做到的就要去做。為什麼讓你發慈悲心、菩提心?為什麼讓你饒益眾生?說是為眾生發的、為眾生做的,實際上都是給自己發的,沒有給別人發;都是給自己做的,沒有給別人做!發心也是給自己發的,修行也是給自己修的。有智慧的人,為自己的時候去為眾生;沒有智慧的人,為自己的時候直接去為自己。沒有智慧的人永遠都得不到解脫,有智慧的人在為他人的時候,使自己得到解脫。

 

我們發慈悲心,發菩提心,要幫助眾生,饒益眾生,實際上誰得到了?自己得到了;誰解脫了?自己解脫了。增加福報了,增加的是自己的福報;增加智慧了,增加的是自己的智慧。修佛就是修成“自己佛”麼!修行是修自己,修成佛的也是自己,不是他人,不是眾生。

 

 

 

 

準備或已經接受密法灌頂者,一定要學習這篇《密乘十四條根本戒》

 

不曾且不打算接受密法灌頂者,請不要閱讀下文

密乘戒(上)

 

守戒、持戒都特別重要,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有智慧才不起煩惱,沒有煩惱才沒有痛苦。我們在別解脫戒裡講了居士五戒,真正受持了這些戒,才可以受菩薩戒。菩薩戒有兩個要點,一是斷除對眾生的損害和損害之因,二是修持對眾生的饒益和饒益之因,所有的菩薩戒、所有的菩薩學處都包含在這兩條戒裡。我執我愛和自私自利是傷害眾生的根源,由此而生的行為都要斷除;慈悲心和菩提心是饒益眾生的根源,由此而生的行為都要修持。

 

修持密法的人還要受持密乘戒。密宗分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無上瑜伽部分瑪哈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密法有藏傳的、東傳的和南傳的,密乘戒也有共同的與不共同的,但是十四條根本戒是密乘的共同戒,修密法的人都要受持。密乘戒還有很多支分戒,這次主要講的是十四條根本戒。

 

1、詆毀上師。與其他的學問不同,修持佛法必須要通過上師的竅訣才能開智慧,才能領悟,才能證得。

 

顯宗裡也講依止善知識。阿難尊者曾對佛陀說,我才知道在修行的過程中大部份成就都要依靠善知識。然而佛說,不是大部份,而是全部成就都要依靠善知識。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指點和攝受,不可能有任何成就。密宗裡更是強調依止上師。佛經裡講,一切賢劫千佛都是通過上師的竅訣而成佛的,沒有上師之前沒有佛。

 

密宗裡有六種上師:一是引你進入佛門的上師,也可以說是皈依上師;二是領你懺悔業障的上師;三是一般的結緣上師;四是給你傳授密宗續部經典的上師;五是給你傳授竅訣的上師;六是給你灌頂的上師。對這些上師都不能有不恭敬的行為,更不能誹謗。

 

犯這條戒的根本戒也有一定的要求。犯根本戒的對境是三恩上師——給你灌頂,給你傳承,給你竅訣的上師,叫具足三恩的上師,三恩上師可以是幾位也可以是一位。對三恩上師誹謗詆毀,從世間法的角度說上師人品不好、沒有學問等等,從佛法的角度說上師戒律不清淨、沒有智慧、沒有禪定等等,都是誹謗;當面說、背後說都一樣。另外,違背上師的教言,對上師有嗔恨心,有邪見,這些也犯根本戒。

 

佛都是一體的,修一尊佛等於修一切佛;上師都是一體的,依止一位上師等於依止所有的上師。半信半疑地依止上師,是修行最大的障礙。每個上師都有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不會完全一樣。修本尊依止上師要看緣份,修法要看根基,你看看自己的緣份、根基在哪裡?釋迦牟尼佛當時傳法的時候,傳的是相應法,相應的法才能度化眾生。再殊勝的法,與你的心不相應也無法使你解脫。

 

修法的時候要選擇一個相應的法,依止上師要選擇一位有緣份的上師。你喜歡的,不一定是有緣份的。有緣份是指他能給你一條解脫的路,並且你隨時能親近他,隨時能與他溝通。你的上師功德再大,德性再高,如果你親近不了他,無法修持他的意行,這樣的依止對你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如果他們這些功德能直接使你成就,那依止佛菩薩就行了,佛的功德是最最圓滿的,菩薩的慈悲是最深廣的,就沒有必要依止上師了。

 

佛法廣大奧妙,如果沒有上師的指點和竅訣,你再聰明、再精進也不可能領悟。如果你依止上師了,但是見次面都困難,這樣的依止也沒有什麼意義。要在上師的引導下聞思修。在彼此瞭解的情況下,你有什麼問題,他能給你解決。你需要灌頂的時候,他知道該給你灌頂了;你需要傳承的時候,他知道該給你傳承了;你需要竅決的時候,他知道該給你竅決了,然後給你竅決讓你證悟。他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向解脫,這樣的依止才是有意義的,這樣的上師才是你真正的上師。

 

現在都是糊裡糊塗地依止上師,先依止、後觀察,然後就發生了很多到處誹謗上師的事情。這樣就犯根本戒了!犯根本戒就要下金剛地獄!密宗裡講的金剛地獄比顯宗裡講的無間地獄還慘烈。為什麼叫金剛地獄?幾乎不能出來。

 

依止上師的過程中,要一心一意地依教奉行,如果依止上師以後卻違背上師的教言,會有很嚴重的罪過,會犯根本戒。所以依止上師以後,任何時候都不能誹謗上師,甚至你明明知道他有缺點、有過失也不可以說,因為你已經依止他了。如果不依止上師,雖然談不上受戒、犯戒,但是你誹謗這些大德、成就者,罪過也是一樣的。

 

2、違背佛的教言。我們學佛人,尤其是學密法的人不能違反佛的教言,但是犯根本戒也有一定的條件。第一,違背的教言必須是三戒以內的,也就是違背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的內容。第二,你明明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犯別解脫戒、菩薩戒或密乘戒的。第三,以輕視的態度做違背佛教言的事,並且對別人說了,別人也聽見了、聽懂了。滿足了這三個條件,就犯根本戒了。比如說你明明知道喝酒是犯戒的,卻以輕視的態度說,“喝酒有那麼大的罪過嗎?”這樣就犯根本戒了。再比如說,犯戒了有罪過,要下地獄的,但是你心裡有點不相信,不以為然地說,“犯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下地獄又有什麼大不了的?”這也是犯根本戒。如果違背了佛的教言,卻不具備以上這三個條件,也有罪過,但是不犯根本戒。

 

3、仇恨金剛兄弟。不管是顯宗還是密宗,所有的佛弟子都是我們的道友,不應該相互仇恨、誹謗或傷害。金剛兄弟(金剛道友)分三種,有遠的——所有的佛教徒,有近的——修持密法的道友,有最親近的——在一個壇城、一個上師門下接受灌頂、戒律和竅決的道友。如果對境是最近的金剛兄弟,跟他們發生矛盾,怨恨他們以致於打罵、誹謗,就犯根本戒了。如果僅僅是怨恨,但是沒有打罵、誹謗,也不犯根本戒。

 

上師是父親,壇城是母親,金剛兄弟之間是生生世世的緣分,生生世世的兄弟姐妹,成佛以後還要在一起,所以一定要搞好關係,不能有矛盾,不能有怨恨,更不能傷害、誹謗。我們很多人畢竟還是凡夫,天天在一起難免會發生矛盾,但是立即要統統地懺悔,心裡不能留痕跡。心裡如果繼續留有痕跡就會犯根本戒,要下金剛地獄。如果金剛兄弟之間都是相互尊重、照顧、幫助,這樣成就也快;如果發生矛盾了,障礙也會特別大,這是生生世世的障礙,所以一定要注意。

 

4、捨棄慈心。對某一個眾生或對所有眾生捨棄慈心都包括在內。我們在菩薩戒中講過,對某一個眾生或者所有眾生發願,“我能利益他的時候我也不利益他,能救度他的時候我也不救度他,願所有的快樂、利益都離開他,所有的痛苦、惱損都降臨到他身上”,心裡有這樣想法的時候就會犯菩薩戒,也會犯密乘戒。有時候我們會對不喜歡的人產生這樣的想法,所以這條戒也容易犯。

 

5、捨棄菩提心。這裡講的菩提心不是勝義菩提心,而是世俗菩提心,也就是心裡所發的願。本來發過菩提心了,要為眾生成佛,後來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障礙和磨難,轉而生起後悔心,“度眾生太難了,我實在是做不到,還是修小乘,為自己修解脫吧。”像這樣捨棄過去所發的菩提心,就犯根本戒了。

 

6、誹謗正法。密宗(自宗)、顯宗(他宗)所有的正法都包括在內,只要誹謗了,就犯這條戒。

 

 

 

 

 

密乘戒(下)

 

11、以分別心揣度遠離名言的聖法。遠離名言的聖法,就是遠離一切戲論,不可言不可思的大空性,是真正的真相真理。自己不如理如法地修持和依止它,反而通過普通的邏輯,通過一般的因明去理解,結果沒有真正地理解,或者錯誤地理解成顯宗尤其是小乘裡講的無我,或者中觀自成派裡的單空,這就是一種誹謗。

 

不能理解的原因,一是理解的能力差,二是採取的方法有限。他以凡夫的觀念,通過有限的邏輯思維來理解,根本理解不了。他以為,“哦,原來跟顯宗、跟小乘裡講的無我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人無我。”這種輕視的態度屬於是誹謗。懂得一些理論知識的人愛說這些,容易犯這個戒。

 

大乘佛法,尤其是密宗裡講的這些道理特別深奧,自己學一學、研究研究是不可能理解的,只有通過如法地修行,才能證得。所以不要隨隨便便去評論,隨便亂說這個對,那個不對;這個講得好,那個講得不好;這個書裡寫得如法,那個書裡寫得不如法,我們現在很難分辨出來,所以沒有必要說這些。如果輕易那麼做的話,很容易犯戒,下金剛地獄。自己修自己的,管好自己的身口意就行了。

 

密宗裡也講大空性,自空、他空。自空是單空,他空是雙運的。密宗裡講的是本淨光明,一切法本來就是清淨,本來就是圓滿,都是壇城,都是佛,這個道理就是本淨光明。本淨光明也是我們的自身,也是佛性,也是我們的自性,這是從顯相的角度來講的;遠離一切戲論,不可思不可言的大空性,這是從本性的角度講的。這兩個是雙運的,是無二無別的。雖然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很難徹底明白這些道理——五種圓滿,自性如來,自身壇城,但是你要相信,只要相信就不犯戒。如果上師給你講了,你也修持了,但是還不相信,那樣就會犯戒。

 

12、破滅信眾的信心。對境是對上師三寶有信心、對佛法有信心,尤其是對密法有信心的人,你故意去阻礙他的信仰,想退失他的信心,然後採取各種方法去障礙他,結果使他的信心退了,這個時候就犯根本戒了。

 

國家講信仰自由,佛家也講信仰自由。每個人的信心不一樣,你對這個宗派有信心,但是別人不一定同你一樣,他的信心是他自己修來的。有的人信仰其他的宗派,對其它的法、對其他的上師有信心,然後去勸說他、打罵他,用這些方法去阻礙他的信仰,讓他退失信心,也會犯這條戒。

 

13、不接受誓言物。密宗有很多不共同的修法,有時候會用到一些特殊的法器,這些法器從世間的角度來講是不乾淨的東西,比如用人的頭蓋骨、人皮、頭髮做的,這時你不能對這些東西有反感,有不恭敬的心,該接受的時候一定要接受。在有些修法中,有些供品和加持品也是比較特殊的,比如我們做火供的時候,用酒肉做供品。

 

我們平時不用接觸這些,但是有時候在修法中也會用到這些誓言物。為什麼用人的頭蓋、頭髮、皮膚做法器?那些特殊的法器也好,這些修法也好,都是一種表法,它有特殊的用處和甚深的含義,這些道理現在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我們對這些法不能沒有信心,不能誹謗,不能有不恭敬的看法,連懷疑的念頭都不能有。我們要對這些有信心,要恭敬,到時候一定要接受。你知道密宗裡有這些特殊的修法,但是還覺得骯髒,心生反感而不接受,這樣就會犯戒。

 

一切一切都是表法。比如說密宗裡有雙身佛像,這也是表法。真正的佛是顯空無二、明空無二、樂空無二,不是單空。密宗裡講樂空和明空,無上瑜珈以下的講明空無二,無上瑜珈以上的講樂空無二。顯宗裡尤其是中觀派講大空性,但是最後講的空性也不是單空。顯空無二才是真相和真理,這是一切法的本性,是真正的佛。

 

《心經》裡講的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就是這個道理。相不離開空,空不離開相;相本身是空,空本身是相。你單獨找相,這是著相,這不是真相和真理;你單獨找空,這叫單空,這也不是真相和真理。那什麼是真相和真理?什麼是真正的佛?顯空無二、明空無二、樂空無二才是真正的佛,才是我們的本性。雙身佛代表我們的本性、佛性是顯空無二,是雙運——樂空雙運、明空雙運。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到處誹謗,造了很多的業。

 

密宗裡講的這些特殊的修法、供品、加持品和法器,凡夫人一看,“怎麼供這些呢?”“怎麼用這些呢?”一接觸就有一種恐懼感、骯髒感,不敢接受。一切法本來是清淨圓滿的,都有佛性,這都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心。這些法物都有特殊的用處和甚深的含義,你不理解的時候,就相信佛和上師說的話,不要自己輕易評論、分別,這樣的話會犯根本戒。

 

14、辱駡智慧女性。佛法裡講平等,尤其是密宗裡強調男女是平等的,男性代表方便,女性代表智慧,很多大成就者都是通過智慧空行母才得到圓滿的,所以要恭敬女性,不能詆毀女性。

 

但是在顯宗裡尤其是小乘裡,男女相比的時候,女性的層次比較低。小乘裡講女性煩惱多、習氣重,所以佛對女眾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比丘具足戒有二百五十三條,而比丘尼戒是三百六十四條;受具足戒的比丘尼,也要給沙彌磕頭,坐在後面。男女不是那麼平等。

 

犯這條根本戒的界限是什麼?第一,對境是所有的女性。第二,說的時候是以一種輕視的態度。第三,說所有女性的壞話、缺點和過失,辱駡所有的女性。如果對境是單獨的一個女性,罵她、說她的缺點不犯根本戒。第四,結果是對方聽到了、聽懂了。只要具足了以上這四個條件,就犯根本戒了。佛菩薩化現為女性的特別多,尤其是末法時期。所以如果說所有女性的過失,容易誹謗到佛菩薩。“女人都這樣,貪心重、嫉妒心重”,像這樣說所有女性的過失,就犯這一條戒了。

 

這就是十四條密乘戒。雖然我在這裡講得不是那麼細緻,但大概就是這樣,能做到這些就行了。你們也可以看看書,《慧燈之光(一)》(慈誠羅珠堪布的開示)裡講得比較詳細,其他的書裡也有這些內容,多學一學。接觸密法、灌頂、修持密法的人都要受持這十四條戒,這是密宗共同的戒,也是基本的戒。如果修其他的密法,比如修普巴金剛、修大圓滿的時候,也有不共同的戒條,以後慢慢再說這些,先學這十四條就行了。

 

別解脫戒、菩薩戒,尤其是密乘戒,犯了根本戒很容易墮落地獄。為什麼每天都念百字明,最少念21遍,最好念108遍?我們很多人都是凡夫,一定會犯戒。佛說過,有兩種人可以解脫,可以成佛,一種是不犯戒的人,一種是犯了戒會懺悔的人。懺悔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殊勝的、最有力量的是金剛薩垛除障法,此法可以剷除一切罪過。最好不犯戒,犯戒了就要立即懺悔,不能往後拖。懺悔得越早,罪過越容易清淨,拖得時間越長越不容易清淨,如果超過了三年就無法懺悔清淨了。

 

 

 

戒律的總結

 

我們講了很多戒,首先是別解脫戒。別解脫戒主要是顯宗裡講,都是小乘的觀點。有些小乘的觀點大乘不承認,但是別解脫戒中這些小乘觀點大乘是承認的。然後是菩薩戒,主要是大乘、菩薩乘、波羅蜜乘裡講的,密乘裡也承認這些。有些顯宗裡的觀點密宗不承認,但是顯密共同承認的這些都要受持。

 

小乘裡講形式和行為,而大乘裡講的是發心,尤其是密宗裡,一切圓滿清淨平等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當中,除此以外沒有什麼可學可修的了。學,學這些法的真相和真理;修,修這些法的清淨和圓滿。除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以外修什麼呢?我們把整個生活變成圓滿,才有法喜充滿;把一切工作變成修行,才有心想事成。

 

在大乘佛法尤其是密宗裡講,自心就是究竟如來;自身就是圓滿的壇城。可以吃好的,可以穿好的,可以住舒適的,這都是供養壇城。對自己要有信心,信心不是傲慢,這要分清。信心是一種正知正見,信心是對自己的認識,對自己的法喜充滿。傲慢是一種無明愚癡,一種邪知邪見,完全是煩惱。

 

學佛是最大的享受,修行是無比的快樂。如果學佛修行增加了自己的煩惱、壓力和痛苦,那你就學偏了、修偏了,不用問別人,你最清楚自己。現在很多人學佛修行是一種勉強,是一種壓力,這完全是修偏了,我知道很多人是這樣的。如果你還這樣糊裡糊塗地學,不會有好的結果,不會達到目的,不可能有法喜充滿、心想事成的時候!

 

天天糊裡糊塗地坐著,把自己控制起來,什麼也不想,有一天會失敗、會痛苦,身體會得病,精神也很容易出問題。一定要按佛和上師的要求如理如法地去做,如果你沒有做好,最後變成懶惰的人,變成傻子、瘋子,那個時候不要怪我,不要找我算帳,我現在已經跟你們講明白了。

 

雖然佛經裡也講過,修行要在寂靜處靜靜地修,這都是剛開始的時候,實在對付不了那些煩惱和習氣,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暫時地逃避,這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面對,在對境當中修。現在,我們用正知正見來對治邪知邪見,無始劫以來的煩惱和習氣肯定會上來,畢竟我們的修行還不是那麼好,功夫還不到位,肯定有失敗的時候。沒有對境修一百年,不如有對境修一刹那。如果有修行的話,在山洞裡修一百年,不如在皇宮裡修一刹那。在皇宮裡事情多,在對境當中修才能知道自己的功夫,之前你怎麼能知道呢?自己覺得挺好的,遇到境界第一個動心的就是你!

 

修行也是一場戰爭,有勝利的時候,也有失敗的時候,要想獲得最終的勝利就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們有我們的修法,我們有我們的傳承,我們有我們的根本上師,我們按照上師的教導和要求去做,不會有錯。

 

有的人說,女人不能修,女人修行了今生也不能解脫;又有人說了,在家人不能修,在家人修行了今生也不能解脫。大乘佛法尤其是密宗裡講,在家也可以修,出家也可以修,男人也可以修,女人也可以修,如果修行的話都能成就,如果不修行的話都不能成就,都是平等的。有什麼不平等的,不都是一樣嗎?密宗裡講的是真相和真理,這才是究竟的。女性代表智慧,她們的定力不如男性,但智慧比男性高,修得更快,成就也容易。男性代表方便,比較穩定但是智慧差,不容易成就。所以男女一樣可以修,不要聽那些人亂說。

 

我們不要說這個對、那個不對,這個是正法、那個是邪法。昨天我們講了“詆毀宗派”,這麼做就是詆毀宗派!我們是寧瑪派,如果我們贊同寧瑪派,詆毀格魯派,犯根本戒了!贊同密宗,誹謗顯宗,犯根本戒了!這都不允許,也沒有必要這麼做。上師說,“不能擾亂其他眾生的心,但是也不能動搖自己的決心。”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動搖自己的決心,不會放棄自己的目標,不會改變自己的決定,我也不會惱害其他眾生,擾亂其他眾生的心。上師的教言我任何時候都不會忘,我希望你們也不要忘。

 

選擇法門不是分別心。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脫離痛苦的方法,目標都是一個,但是採取的方法有點不同,有的是坐飛機,有的是坐火車,有的是坐汽車,還有的是走路,你自己看看,你能坐什麼就坐什麼,如果實在不行就走路吧。學法、修法看根基,佛講法的時候講的是相應法,所修的法與自己的根基相應才能解脫。根據自己的根基和緣分依止上師,真正的具足法相的上師都能給你指出解脫之道,都能令你證悟真理,但是你依止的時候要看自己的緣分在哪。與自己有緣分的上師就是自己的上師,適合自己的法就是自己相應的法。

 

大圓滿法房間是清淨的道場,你們這些壇主、管理員和修法的人,都一定要保持清淨,清淨的力量是無邊無際的。保持UC房間的清淨,我們到這裡來修,對修行有特殊的幫助。到壇城來沒事找事、搗亂的,這就是魔啊!什麼叫壇城?大圓滿法UC房間也是我們的壇城,各地的居士們修行的地方也是壇城。壇城就是佛國,就是淨土;到淨土,做佛國人,當菩薩、當佛。都當菩薩、都當佛的時候你當魔,這是多大的罪過呀!這個後果的嚴重性是難以想像的,你要自己承擔啊,那個時候後悔也晚了。

 

每個壇城都有護持壇城的護法,如果到這個壇城不好好學、不好好修還搗亂的人,護法不會饒你,一定會懲罰你的。我今天說了,一切善神護法都聽著:到這個壇城來,不好好學、不好好修,還搗亂、給大家製造障礙和違緣的人,不能饒!一定要懲罰!一切善神護法現在都在聽著呢,我今天是當面說的。

 

壇城是學佛、修行的地方,如果到壇城來不學佛、不修行還搗亂,你肯定會受到懲罰——這是你自己要承擔的,誰也替代不了。我們的房間特別清淨,我歡迎你們都來,一定有加持,一定有幫助。現在,各個壇城修行的人,包括在UC房間裡修行的人都很精進,很清淨,我希望都能夠堅持下去。我有兩個要求,一個是認真,一個是堅持。我們現在修的都是正法,你如理如法地認真堅持下去,根基好、福報大而且精進的人,今生可以成佛;根基、福報沒有那麼大,修行也不是太精進的人,也能保證臨終往生。這都是自己的事,是生生世世的事,是最大的事,沒有什麼事比修行還重要。

 

我們有三個念念不忘:念念不忘上師三寶的功德,念念不忘父母眾生的痛苦和恩德,念念不忘如理如法地修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耽誤學佛修行,不要耽誤解脫成就。這些都特別重要,一定要高度重視!今生你的財富再多,你的權利再大,也解決不了問題,煩惱照樣有,痛苦照樣有,到時候一樣老,到時候一樣死,有什麼用?現在都年輕,很多人想不到,但是過幾年就老了!老的時候要感受老苦,還要感受病苦!現在身體挺好的,要知道珍惜,沒有病是最大的福報;什麼時候有病了,才知道健康是真正的福,當時卻沒有珍惜。但是人就是這樣,沒有滿足的時候,有欲望麼!有欲望就有失望,有失望就有痛苦。

 

要珍惜,不要浪費!不要浪費時間,不要浪費生命;一定要珍惜健康,一定要珍惜生命,一定要珍惜解脫的機會!否則到時候你會後悔的。我天天說的這些話,到時候你也會想起來,也能體會到,但是事到臨頭還有什麼用?

 

現在人都特別羡慕明星,但是如果你沒有修行,當明星是最累最苦的了!因為這些明星都活在大眾的目光下,沒有自由,特別煩惱痛苦。我們現在不是明星,沒有當過明星,所以體會不到。那些當官的、當老闆的、企業家也都一樣,看起來很風光,實際上內心最空虛,最痛苦。

 

你真正的幸福快樂只能從學佛修行裡得到,但是人都不相信,都愛找事、找煩惱、找痛苦、找累。人生就是累,累得還不夠嗎?還繼續造業,還繼續追求這些,能追得到嗎?真正追到了世間上的名譽、地位、財富、權利,那個時候你才體會到,哦,這些也不能給我幸福快樂,反而使我更痛苦、更煩惱了。很多大官、大款,真正求到了世間的這些,但是卻沒有得到快樂,他們知道這些不能帶給自己真正的快樂。現在我們沒有追到,還正在追求的過程中,說也不相信。如果你相信的話,就會知道:快樂不是追來的,你不要快樂的時候,快樂自然而然會到來;痛苦不是逃避得了的,你不怕痛苦的時候,痛苦就會自然而然離開你。

 

這都是佛法裡講的道理,佛法的奧妙也正在這裡。看見人在天上飛,都說神通奧妙,這不是什麼奧妙的事,鳥之類的動物也會飛,那些餓鬼、惡魔都會飛,這不是什麼奧妙。真正的奧妙是什麼?放下才能得到,隨緣才能順利。這是出世間的,不是世間的,不是我們的思維所能達到的境界。聽起來很熟悉,說起來很容易,真正理解、真正做到很難!

 

解脫成佛沒有那麼簡單容易。很多人認為,幾個月、一年兩年就都能解脫了、成佛了,這要看自己的根基。對一個真正有根基有修行的人來說,解脫成佛很容易。但是對根基差、修行差的人來說很難。“我念了那麼多,修了那麼長時間,我怎麼還不解脫、還不成佛呢?”你為自己的解脫、成佛付出過多少?你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付出了多少?你比一比!天天奔波忙碌,你是為了修行忙的,還是為了世間的瑣事忙的?一天兩個小時做早晚課都費勁,今天來明天不來,今天願意做明天不願意做,這樣能解脫、能成佛嗎?但這是末法時期,也沒有別的辦法,慢慢來吧。

 

我說話的對境是真正想解脫、想成佛的人,如果你有其他的目的,那麼你不是我說話的對境。真正想解脫、想成佛的人,你們一定要認真堅持,不要退轉。在修行的過程中肯定有各種各樣好的、壞的感受、境界和征相,不要執著這些,堅持下去,一定能成功。好也好、壞也好,如果你執著了就會障礙你,這是你自找的,沒辦法。“我修得挺好,我看見佛了,看見光了,那個感覺特別好。”認為自己成就了似的,不要高興得太早,這不算什麼,都只是一種感覺,一種徵象,一種境界。在修行的過程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別執著,都沒有真相,都是如幻如夢的,都會變。遇到好的境界了不要高興,別動心;遇到不好的境界了也別害怕,別動心。但人總是擔心害怕,越害怕越有事,越擔心越有事。我經常說這些,但是都不聽話,沒辦法。

 

什麼是解脫?任何時候都不會起煩惱,心裡不會生氣(不是說表面上的,表面上也許有表法的時候),煩惱越來越少,惡的習氣都沒有了,連夢中也沒有那些壞的念頭,這個時候才成佛。

 

不要小看前行的修法,四外加行、五內加行,這都特別的重要!要反復聽、反復想、反復修才能學會,才能修成。“我看過、我聽過!”看過一次兩次就行了?你看得越多,你理解得越深;你修得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一定要按照上師的要求去做。上師已經給你安排好了,已經把飯菜給你做好了,你直接吃就行了,吃一口得一口,吃飽了就成佛了。那個時候你自己就沒有煩惱痛苦了,還可以去度化眾生,多好啊。不用自己去找材料,自己去做,多麻煩啊!

 

戒律是佛法的基礎,非常重要。我們把學習戒律的功德、福德和善根都毫無保留地回向給一切有情父母眾生,願一切父母眾生都早日得到人身,早日遇到佛法,早日離苦得樂,早日修持大圓滿,早日證得大圓滿法的境界!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相關文章:
居士五戒 緣氣:(4109)

上一篇(想發出離心卻發不出來 怎) 回目錄 下一篇(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