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導讀

黃勝常

佛 典 導 讀《法 音》 1999 年 第 2 期 ( 總第 174 期 ) 第 25 頁
  《 地 藏 菩 薩 本 願 經 》 在 漢 地 佛 教 的 傳 統 中 , 向 來 是 流 傳 最 廣 的 經 典 之 一 , 人 們 對 它的 熟 悉 , 不 下 于 《 阿 彌 陀 經 》 、 《 藥 師 經 》 、 《 金 剛 經 》 。 特 別 遇 上 生 孩 子 、 死 人 的 場 合 ,更 少 不 了 它 , 連 不 學 佛 的 人 , 也 逃 不 過 它 。
  作 七 安 心 ?
  人 講 究 孝 道 , 受 孔 孟 之 道 的 影 響 深 , 可 是 孔 老 夫 子 又 偏 不 肯 談 “ 生 前 死 後 ” 的 事 , 遇 上 了 生 死 大 事 , 全 幫不 上 忙 。 尤 其 是 碰 到 父 母 或 近 親 逝 世 的 時 候 , 除 了 “ 依 禮 ” 辦 事 , 似 乎 對 生 者 死 者 的 痛 苦 、 哀 慟 、 恐 怖 、 迷 惘 , 全 起 不 了 作 用 ,只 好 請 老 道 來 驅 鬼 辟 邪 。 但 光 這 樣 搞 , 似 乎 又 現 出 生 者 的 自 私 自 利 , 以 及 對 死 者 的 不 敬 , 這時 候 非 請 和 尚 來 “ 作 七 ” 不 可 。 要 “ 作 七 ” , 不 能 只 作 “ 頭 七 ” , 要 從 頭 作 到 尾 , 再 寒 磣 , 也 得 作 個 “ 頭 七 ” 和 “ 尾七 ” , 才 算 有 交 代 。
  “ 作 七 ” 幹 什 麼 ? 超 度 亡 魂。 因 不 知 死 者 生 前 幹 過 什 麼 惡 事 , 怕 他 死 後 下 地 獄 , 或 變 畜 生 、 餓 鬼 , 這 一 “ 作 七 ” 就 超 度 了 , 就 安 心 了 。
  在 台 灣 , 許 多 平 日 不 信 佛 的 死 者 親 屬 也 都 照 “ 作 七 ” 不 誤 , 不 作 , 面 子 過 不 去 , 怕 別 人 指 責 “ 不孝 ” ; 作 了 , 多 買 個 保 險 也 不 算 吃 虧 。
  這 “ 作 七 ” 的 傳 統 , 就 和 《地 藏 菩 薩 本 願 經 》 的 內 容 大 有 關 系 。 而 通 過 “ 作 七 ” 的 機 緣 , 使 許 多 平 日 與 佛 教 毫 不 相 幹 的 人 , 有 機 會 進 到 廟 宇 , 並 和 佛教 的 出 家 人 打 交 道 。 這 本 經 的 影 響 力 真 不 小 。
  盡 管 這 部 經 在 中 國 人 之 間 , 長 期 地 起 著 如 此 廣 泛 的 作 用 , 但 多 數 與 它 接 觸 過 的 人 ,都 不 解 經 義 , 也 不 想 真 的 去 了 解 , 最 多 只 是 抓 住 經 中 幾 句 文 字 , 根 據 自 己 的 意 思 去 解 讀 , 聊以 自 慰 罷 了 。
  算 是 何 經 ?
  但 是 對 於 另 一 部 分 人 而 言 , 這 部 經 卻 帶 給 他 們 不 少 的 疑 慮 和 困 惑 。
  這 一 部 分 人 , 都 是 曾 正 式 學 習 研 究 過 佛 教 經 典 的 , 還 有 一 些 愛 深 心 思 惟 、 關 心 佛 門正 法 的 護 法 者 , 如 法 修 行 的 人 , 當 然 也 在 其 中 。
  他 們 的 疑 惑 是 什 麼 呢 ?
  首 先 , 此 經 不 提 真 常 、 真 樂 、 真 我 、 真 淨 , 自 不 屬 於 “ 涅盤 經 典 ” ; 又 絕 不 提 智 慧 覺 悟 , 也 不 算 是 “ 般若 經 典 ” ; 也 不 講 六 波 羅 蜜 、 四 無 量 心 及 一 切 菩 薩 修 行 法 式 , 當然 也 不 能 算 是 “ 方 等 經 典 ” 。
  本 經 甚 至 連 戒 定 慧 三 學 、 三 法 印 、 四 念 處 、 四 諦 、 四 倒 , 乃 至 “ 世 間 皆 苦 ” 等 最 基 本 的 三 乘 共 法 — — 佛 教 的 基 本 概 念 , 全 部 不 提 , 還 算 得 上 是 “ 佛 經 ” 嗎 ?
  不 只 上 述 的 一 概 不 提 , 反 而 大 講 鬼 神 之 道 以 及 人 天 五 欲 之 樂 , 不 簡 直 是 一 部 邪 魔 外道 的 宣 傳 嗎 ?
  到 底 是 佛 說 還 是 魔 說 呢 ?
  疑 惑 居 然 是 這 樣 嚴 重 , 已 到 了 不 願 提 , 也 不 敢 再 提 的 地 步 。 為 什 麼 呢 ?
  只 要 是 略 通 佛 法 的 人 , 都 知 道 “ 誹 謗 大 乘 經 典 ” 的 罪 過 和 果 報 , 萬 一 疑 錯 了 或 判 差 了 , 就 要 變 “ 一 闡 提 ” , 比 下 阿 鼻 地 獄 還 慘 !
  若 不 疑 , 又 怕 被 邪 魔 外 道 牽 著 鼻 子 走 ; 疑 了 , 又 怕 變 成 “ 一闡 提 ” ; 真 是 伸 頭 一 刀 , 縮 頭 一 刀 。
  正 因 為 如 此 , 我 覺 得 有 必 要 好 好 地 , 重 新 依 正 法 來 檢 視 這 部 經 , 揭 開 捂 住 的 蓋 子 ,還 它 一 個 本 來 面 目 。
  為 誰 而 說 ?
  首 先 , 我 們 應 當 搞 清 楚 , 這 本 經 到 底 為 誰 而 說 ?
  我 以 為 , 這 部 經 可 分 為 五 個 層 次 來 認 識 , 因 為 它 是 為 五 種 不 同 的 人 說 的 。
  哪 五 種 人 ?
  一 、 菩 薩 , 二 、 尊 貴 之 人 , 如 國 王 、 大 婆 羅 門 、 大 長 者 等 , 三 、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四 、 鬼 神 , 五 、 作 惡 之 人 。
  這 五 種 人 從 本 經 所 覺 悟 到 的 各 自 不 同 , 正 是 : “ 佛 以 一音 演 說 法 , 眾 生 隨 類 各 得 解 。 ” ( 《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第 一 品 》 )
  為 什 麼 是 為 菩 薩 說 的 ?
  菩 薩 本 願
  這 要 從 地 藏 菩 薩 的 本 願 說 起 。 根 據 本 經 文 , 地 藏 於 前 昔 往 世 , 曾 四 次 發 大 願 度 眾 :
  第 一 次 , 是 在 師 子 奮 迅 如 來 座 下 , 因 睹 如 來 相 好 千 福 莊 嚴 , 為 欲 成 就 佛 身 及 佛 道 ,才 發 願 度 眾 。 亦 是 初 發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心 。 ( 第 一 品 )
  另 一 次 , 是 當 小 國 王 時 , 不 願 成 佛 , 而 願 永 度 罪 苦 眾 生 。 ( 第 四 品 )
  其 它 兩 次 , 都 示 現 女 人 身 , 因 母 罪 重 當 入 惡 趣 , 為 救 母 故 發 度 眾 大 願 。 ( 第 一 及 第四 品 )
  是 知 地 藏 菩 薩 的 本 願 , 是 要 度 盡 南 閻 浮 提 罪 苦 作 惡 眾 生 。
  《 華 嚴 經 · 十 住 品 》 說 到 菩 薩 最 初 發 心 的 動 因 時 , 提 到: “ 此 菩 薩 見 佛 世 尊 形 貌 端 嚴 , 色 相 圓 滿 , 人 所 樂 見 , 難 可 值 遇, 有 大 威 力 , … … 或 見 眾 生 受 諸 劇 苦 , … … 發菩 提 心 , 求 一 切 智 。 ” 地 藏 初 發 心 願 , 與 此 情 節 完 全 相 符 。
  由 地 藏 菩 薩 的 故 事 , 也 可 看 出 , 若 值 佛 世 , 易 因 見 佛 相 好 而 先 發 無 上 菩 提 心 , 再 發度 眾 大 乘 願 ; 不 值 佛 世 時 , 則 多 數 人 會 因 “ 見 眾 生 受 諸 劇 苦 ” , 而 先 發 大 乘 願 , 再 發 無 上 菩 提 心 。
  這 是 因 為 末 世 眾 生 福 薄 善 淺 , 惡 業 罪 行 深 重 , 其 果 報 自 然 是 “ 受 諸 劇 苦 ” 。
  本 經 上 也 兩 次 提 到 : “ 南 閻 浮 提 眾 生 , 舉 止 動 念 , 無 不是 業 , 無 不 是 罪 。 ” ( 第 六 及 第 七 品 )
  在 本 經 第 九 品 中 , 佛 陀 把 度 後 世 罪 苦 惡 業 眾 生 的 責 任 , 交 給 地 藏 時 說 : “ 吾 即 涅 盤 , 使 汝 早 畢 是 願 , 吾 亦 無 憂 現 在 未 來 一 切 眾 生 。 ”
  地 藏 菩 薩 也 再 三 向 佛 陀 保 證 : “ 唯 願 世 尊 不 以 後 世 罪 業眾 生 為 慮 。 ” ( 第 二 及 第 十 二 品 )
  依 根 而 度
  這 一 下 , 本 經 的 宗 趣 要 旨 就 突 顯 出 來 了 。
  原 來 這 部 經 , 是 以 度 化 釋 尊 示 滅 以 後 的 南 閻 浮 提 眾 生 為 目 的 , 而 示 導 菩 薩 當 行 何 等方 便 的 經 典 。
  既 是 教 導 菩 薩 的 經 典 , 當 然 是 為 菩 薩 說 的 , 當 然 算 得 上 是 大 乘 經 典 了 。 所 以 , 這 部經 應 列 入 大 乘 方 等 經 典 。
  那 為 什 麼 又 是 為 其 他 四 種 人 說 的 呢 ?
  既 然 選 定 了 佛 陀 示 滅 後 南 閻 浮 提 眾 生 為 度 化 對 象 , 就 先 得 “ 分別 一 切 眾 生 根 ” 。 《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第三 品 》 中 說 : “ 當 了 眾 生 根 有 利 鈍 , … … 我觀 小 乘 智 慧 微 淺 , 猶 如 盲 人 , 不 能 分 別 一 切 眾 生 根 之 利 鈍 … … 我念 聲 聞 不 觀 人 根 , 不 應 說 法 。 ”
  此 土 眾 生 根 , 大 致 可 分 四 種 : 最 上 根 者 為 大 福 報 者 , 如 國 王 、 大 婆 羅 門 、 大 長 者 、大 鬼 王 等 ; 其 次 為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 這 在 末 世 不 易 找 到 , 而 且 愈 來 愈 少 ; 再 其 次 為 一 般 鬼 神; 最 下 根 者 , 就 是 惡 業 罪 苦 深 重 者 。
  雖 說 廣 分 為 四 , 但 因 同 值 此 時 此 地 , 他 們 都 還 有 一 些 共 同 的 特 性 :
  首 先 , 就 是 前 面 提 過 的 “ 舉 止 動 念 , 無 不 是 業 , 無 不 是罪 。 ”
  第 二 , “ 脫 獲 善 利 , 多 退 初 心 , 若 遇 惡 緣 , 念 念 增 益 。 ” ( 第 七 品 )
  第 三 , “ 然 諸 眾 生 , 獲 脫 罪 報 , 未 久 之 間 , 又 墮 惡 道 … … 其 性 剛 強 , 難 調 難 伏 … … 自 是 閻 浮 提 眾生 , 結 惡 習 重 , 旋 出 旋 入 … … 使 令 解 脫 , 生 人 天 中 , 旋 又 再 入 。若 業 結 重 , 永 處 地 獄 , 無 解 脫 時 。 ” ( 第 八 品 ) 這 樣 看 來 , 即 使是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得 生 人 天 也 不 保 險 , 光 這 “ 旋 出 旋 入 ” 四 個 字 就 夠 嚇 人 了 。
  這 樣 看 來 , 在 這 五 濁 惡 世 、 末 法 時 期 , 多 數 此 土 眾 生 , 在 起 跑 點 上 是 很 吃 虧 的 , 根本 談 不 上 發 菩 提 心 及 大 乘 願 , 就 連 發 小 乘 願 了 脫 生 死 、 修 須 陀 洹 果 的 福 報 資 糧 都 不 具 足 。
  因 此 , 本 經 既 不 談 發 無 上 菩 提 心 , 修 無 上 佛 道 , 甚 至 也 不 提 厭 離 三 界 火 宅 、 生 死 苦海 的 最 低 要 求 。
  地 藏 方 便 法 門
  本 經 的 重 點 , 只 是 提 出 一 個 慈 悲 善 巧 的 “ 地 藏 方 便 法 門 ” 。
  這 個 法 門 就 是 一 方 面 詳 盡 描 述 地 獄 惡 趣 中 , 種 種 殘 酷 、 悲 慘 、 苦 痛 , 令 作 惡 眾 生 大起 怖 畏 之 心 , 以 思 急 速 止 惡 出 離 ; 另 一 方 面 , 又 大 講 人 天 種 種 勝 妙 之 樂 , 以 誘 導 之 , 令 其 奔向 光 明 , 開 始 動 心 起 念 , 要 求 行 善 。
  這 和 我 平 日 所 說 的 一 樣 : 載 重 爬 坡 上 山 的 列 車 , 光 靠 一 節 車 頭 拉 , 是 上 不 去 的 , 得至 少 兩 節 車 頭 , 一 個 在 上 面 拉 — — 向 往 奔 向 光 明 ; 一 個 在 後 面 推 — — 怖 畏 出 離 黑 暗 。
  說 到 此 , 有 些 研 究 佛 法 的 朋 友 可 能 會 問 : 就 算 地 獄 之 苦 不 虛 , 但 人 天 受 樂 本 是 外 道所 求 , 在 佛 法 中 把 升 天 列 為 “ 八 難 ” (八 種 災 難 — — 地 獄 難 、 畜 生 難 、 餓 鬼 難 、 盲 聾 喑 啞 難 、 世 智 辯 聰難 、 邊 遠 地 難 、 長 壽 天 難 、 值 佛 前 佛 後 難 ) 之 一 , 這 樣 講 , 如 法 嗎 ?
  不 用 擔 心 , 保 證 如 法 !
  如 來 示 現 解 脫 心 路 , 於 太 子 未 出 家 時 , 未 提 一 切 解 脫 之 道 , 即 以 “ 出 四 門 ” ( 見 生 老 病 死 等 苦 及 出 家 樂 ) 因緣 而 興 歎 曰 : “ 雲 何 眾 生 不 知 怖 畏 ? ”
  可 見 , “ 知 怖 畏 ” 是 解 脫 最原 始 的 動 力 。
  至 於 “ 升 天 受 樂 ” 一 節 , 《大 乘 大 般 涅 盤 經 · 嬰 兒 行 品 》 中 說 : “ 若有 眾 生 , 欲 造 眾 惡 , 如 來 為 說 三 十 三 天 常 樂 我 淨 , 端 正 自 恣 , 於 妙 宮 殿 受 五 欲 樂 , 六 根 所 對, 無 非 是 樂 。 眾 生 聞 有 如 是 樂 故 , 止 不 為 惡 , 勤 作 三 十 三 天 善 業 。 實 是 生 死 , 無 常 、 無 樂 、無 我 、 無 淨 , 為 度 眾 生 , 方 便 說 言 常 樂 我 淨 。 ”
  豈 止 “ 升 天 之 樂 ” , 就 算 聲聞 、 緣 覺 二 乘 之 法 , 也 只 不 過 是 “ 方 便 法 門 ” 而 已 。 同 經 同 品 又 說 : “ 若 有 眾 生 厭 生 死 時 , 如 來 則 為說 於 二 乘 。 然 實 無 有 二 乘 之 實 。 以 二 乘 故 , 知 生 死 過 , 見 涅 盤 樂 。 ”
  這 個 道 理 在 《 妙 法 蓮 華 經 》 的 第 二 、 三 、 四 、 五 品 中 講 得 更 詳 細 清 楚 , 此 處 就 不 再贅 述 。
  其 實 , 就 連 大 乘 菩 薩 道 的 度 眾 , 也 還 是 “ 方 便 法 門 ” 而 已 。 《 金 剛 經 》 說 , 先 要 發 願 滅 度 一 切 眾 生 , 等 “ 滅 度 無 量 、 無 數 、 無 邊 眾 生 ” 以 後 , 才 見到 “ 實 無 眾 生 得 滅 度 者 ” 。
  佛 陀 這 麼 作 , 難 道 不 算 欺 誆 、 妄 語 嗎 ?
  不 算 。 為 什 麼 呢 ?
  次 第 接 引   勿 墮 惡 道
  譬 如 在 樓 上 樓 下 之 間 搭 蓋 樓 梯 , 為 的 是 讓 人 方 便 上 樓 , 雖 然 每 一 階 樓 梯 , 連 最 後 一階 在 內 , 都 不 是 樓 上 , 但 沒 有 樓 梯 , 誰 也 別 想 上 樓 。
  這 樓 梯 好 比 修 行 的 次 第 , 腿 力 強 的 , 少 蓋 幾 階 也 上 得 去 ; 腿 腳 有 問 題 的 , 就 得 多 搭許 多 階 。 階 數 多 了 的 樓 梯 , 就 非 得 打 拐 彎 不 行 了 。
  佛 陀 悉 知 一 切 眾 生 心 行 障 礙 , 又 悉 知 一 切 歸 途 次 第 , 為 下 劣 眾 生 搭 蓋 的 樓 梯 台 階 ,不 能 不 多 幾 階 , 因 此 , 有 時 會 轉 折 幾 次 , 否 則 誰 也 爬 不 上 來 。
  這 一 些 方 便 設 施 , 只 為 讓 眾 生 速 登 “ 一 真 地 ” — — 唯 一 真 實 境 地 ( 覺 悟 最 高 真 理 ) 。 故 無 顛 倒 虛 妄 , 亦 無 欺 誆 錯 謬, 唯 屬 真 實 慈 悲 !
  對 於 世 間 豪 貴 者 , 如 國 王 等 , 本 已 具 初 地 或 地 前 菩 薩 位 , 則 要 求 他 們 : 一 、 於 “ 最 貧 賤 輩 , 及 不 完 具 者 ” , “ 具 大 慈 悲 , 下 心 含 笑 , 親 手 遍 布 施 ” ; 二、 恭 敬 供 養 三 寶 及 佛 像 塔 廟 ; 三 、 所 受 福 德 用 以 “ 布 施 福 利 , 回向 法 界 ” ; 四 、 勸 人 同 事 ; 五 、 以 大 慈 心 布 施 福 利 老 病 產 婦 ; 最後 發 回 向 心 , 成 佛 道 。 ( 第 十 品 )
  對 於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 本 經 除 了 誘 之 以 人 天 福 報 , 更 懼 之 以 福 盡 還 墮 、 旋 出 旋 入 , 以為 警 惕 , 再 要 求 他 們 造 像 建 塔 , 廣 宣 地 藏 菩 薩 功 德 , 以 增 善 根 , 以 度 惡 人 。 最 後 要 求 依 經 修行 , “ 畢 竟 出 離 苦 海 , 證 涅 盤 樂 。 ” (第 十 一 品 ) 另 外 在 第 十 二 品 中 , 也 要 求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要 : “ 漸 修無 上 , 勿 令 退 失 。 ”
  對 於 鬼 神 , 由 於 閻 羅 天 子 及 諸 鬼 王 , 早 已 列 入 菩 薩 之 階 位 , 本 經 中 只 向 他 們 解 釋 ,為 何 以 地 藏 之 大 願 力 及 大 威 神 力 , 至 今 猶 未 能 滅 度 惡 業 眾 生 。 其 理 由 即 是 前 所 提 及 : “ 結 惡 習 重 , 旋 出 旋 入 , 勞 斯 菩 薩 久 經 劫 數 , 而 作 度 脫 。 ” ( 第 八 品 )
  佛 陀 對 一 切 菩 薩 於 度 眾 時 的 第 一 條 要 求 就 是 : “ 無 令 是諸 眾 生 墮 惡 趣 中 。 ” ( 本 經 第 十 三 品 ) , 這 個 觀 點 在 《 華 嚴 經 》也 再 三 強 調 。
  如 《 華 嚴 經 · 淨 行 品 》 中 說 : “ 當願 眾 生 永 得 舍 離 三 惡 道 苦 。 ”
  同 經 《 世 主 妙 嚴 品 》 中 道 : “ 得 令 一 切 眾 生 , 離 惡 道 解脫 門 。 ”
  同 經 《 十 回 向 品 》 有 : “ 不 令 眾 生 墮 於 地 獄 。 ”
  可 見 本 經 的 基 本 精 神 和 大 乘 菩 薩 道 “ 自 覺 覺 人 、 自 度 度他 ” 的 道 理 , 是 完 全 一 致 的 。
  至 於 一 般 鬼 神 , 則 敕 教 他 們 聽 命 於 天 王 鬼 王 , 對 各 種 眾 生 各 依 其 善 惡 之 業 , 或 護 或傷 , 或 佑 或 懲 。
  心 外 並 無 一 法 可 得 , 若 論 究 竟 , 鬼 神 不 外 是 我 們 “ 虛 妄心 ” 的 外 現 ( 對 外 投 影 ) 而 已 , 故 《 法 寶 壇 經 · 第 三 品 》 雲 : “ 虛 妄 是 鬼 神 ” 。 因 此 可 見 , 此 經 的 深 意 , 是 在 虛 妄 心 未 曾 徹 底 降 伏 之 前 , 亦 可 利 用眾 生 的 虛 妄 , 來 護 持 善 根 , 訶 責 惡 念 罪 行 。 這 對 大 乘 修 行 人 而 言 , 又 是 一 個 “ 自 覺 覺 人 、 自 度 度 他 ” 的 方 便 法 門 。
  對 於 作 惡 之 人 , 其 罪 業 果 報 必 下 惡 趣 , 乃 至 無 間 , 若 能 一 時 觀 佛 相 好 , 即 使 觀 佛 泥塑 木 雕 之 像 , 或 臨 命 終 前 , 因 大 怖 畏 而 念 佛 名 號 , 乃 至 聞 本 經 一 偈 一 句 , 皆 有 息 止 惡 念 、 回一 念 善 之 助 力 , 由 此 重 罪 轉 輕 。 何 以 故 ? 《 法 寶 壇 經 · 第 六 品 》上 說 : “ 自 性 起 一 念 善 , 得 恒 沙 惡 盡 。 … … 思量 善 事 化 為 天 堂 。 ”
  由 於 作 惡 之 人 , 盡 是 福 薄 善 淺 之 輩 , 此 一 輩 人 以 淺 薄 故 , 必 定 心 量 狹 劣 , 以 狹 劣 故, 總 在 逼 迫 無 暇 之 中 。
  逼 迫 無 暇 者 , 哪 有 心 思 去 看 長 遠 的 因 緣 果 報 , 更 不 可 能 發 什 麼 菩 提 大 願 。 除 了 隨 順其 傷 毀 心 、 猜 疑 心 , 為 說 地 獄 之 苦 來 使 他 們 怖 畏 , 而 思 舍 離 黑 暗 罪 惡 , 另 外 只 能 以 眼 前 可 見的 光 明 , 即 使 是 泥 塑 木 雕 的 偶 像 以 及 有 字 無 義 的 佛 號 或 經 句 , 也 能 幫 助 他 們 在 危 急 逼 迫 中 ,松 開 油 門 , 緊 踩 刹 車 , 調 轉 奔 向 地 獄 的 車 頭 。
  境 由 心 生
  依 佛 法 “ 自 心 本 自 具 足 萬 法 ” 的觀 點 , 地 獄 是 眾 生 心 中 本 有 之 法 , 業 緣 成 熟 時 便 被 調 發 出 來 , 因 此 它 是 自 心 邪 惡 的 對 外 投 影( 外 現 、 外 化 ) 。 故 知 天 堂 地 獄 皆 是 “ 業 感 所 成 所 化 ” 。 第 三 品 中 , 地 藏 菩 薩 為 摩 耶 夫 人 介 紹 有 關 “ 無間 地 獄 ” 的 情 況 時 說 : “ 一 人 亦 滿 ,多 人 亦 滿 , 故 稱 無 間 ” 。
  我 們 的 心 不 正 是 這 樣 嗎 ? 只 關 心 系 念 個 人 私 事 ( 己 身 及 己 身 所 需 ) , 就 能 塵 勞 不 已, 把 這 顆 心 搞 到 一 點 容 人 的 空 間 也 沒 有 。 只 要 把 個 人 自 私 的 小 算 盤 多 打 打 , 愈 打 愈 細 , 就 會很 容 易 出 現 這 種 “ 一 人 亦 滿 ” 的 現 象。 反 之 , 心 量 大 事 , 不 行 小 道 , 多 關 心 眾 生 , 如 是 把 三 世 十 法 界 承 擔 起 來 的 , 也 仍 舊 是 這 顆心 , 叫 做 “ 多 人 亦 滿 。 ”
  是 知 , 這 不 只 是 無 間 地 獄 獨 有 的 現 象 , 心 地 光 明 時 , 天 上 人 間 也 都 一 樣 “ 一 人 亦 滿 , 多 人 亦 滿 。 ”
  同 經 同 品 中 形 容 這 個 無 間 地 獄 時 , 又 說 : “ 在 大 鐵 圍 山之 內 , 其 大 地 獄 , 有 一 十 八 所 。 次 有 五 百 名 號 各 別 , 次 有 千 百 名 字 亦 別 。 ” 是 知 , 這 個 “ 大 鐵 圍 山 ” , 就 是 我 們 這 顆 剛 強 難 化 的 心 , “ 一 十 八所 ” 指 的 是 “ 十 八 界 ” — — 六 識 、 六 根 、 六 塵 。 須 知 一 切 “ 客 觀世 界 ” 的 出 現 , 都 只 不 過 是 眾 生 心 中 十 八 界 互 動 的 結 果 而 已 。
  當 我 們 的 心 變 得 黑 暗 邪 惡 , 它 就 是 “ 大 鐵 圍 山 ” , “ 十 八 界 ” 就成 了 一 十 八 所 “ 大 地 獄 ” , 又 依 各 別眾 生 的 業 感 不 同 , 而 形 成 了 百 千 不 同 的 地 獄 景 象 。
  如 果 我 們 能 接 受 這 樣 一 個 前 提 : 自 心 能 造 善 , 也 能 造 惡 ; 自 心 能 受 樂 , 也 能 受 苦 。思 量 善 事 , 化 為 天 堂 ; 思 量 惡 事 , 化 為 地 獄 。 自 性 起 一 念 善 , 得 恒 沙 惡 盡 ; 自 性 起 一 念 惡 ,滅 累 劫 善 因 。
  那 麼 這 部 經 文 有 許 多 地 方 , 乍 聽 起 來 似 乎 很 難 相 信 , 甚 至 跡 近 “ 迷 信 ” 的 說 法 , 都 有 了 智 慧 的 解 讀 。
  出 離 地 獄
  前 面 說 了 , 我 們 以 黑 暗 邪 惡 的 “ 地 獄 心 ” , 造 作 諸 罪 行 惡 業 , 就 會 出 現 地 獄 。 反 之 , 我 們 也 有 光 明 、 善 良 、 智慧 、 慈 悲 的 “ 地 藏 心 ” , 以 此 心 造 作善 業 , 就 會 出 現 天 堂 。
  所 以 經 上 說 一 呼 地 藏 名 號 , 或 見 其 形 像 就 會 得 救 。
  我 們 的 放 逸 心 , 令 我 們 耽 湎 沉 醉 在 某 一 境 界 中 , 完 全 不 知 有 “ 厭 舍 出 離 ” 的 可 能 性 存 在 。 這 在 佛 法 中 又 叫 做 “ 有 所 住 心 ” 或 執 著 。
  此 心 若 耽 湎 沉 迷 於 地 獄 境 界 , 亦 會 失 念 於 “ 厭 舍 出 離 ” 的 可 能 , 這 就 是 地 獄 難 出 的 奧 秘 。
  一 呼 地 藏 菩 薩 名 號 , 就 把 我 們 本 有 的 “ 地 藏 心 ” 給 呼 喚 出 來 , 地 藏 心 , 就 是 那 個 厭 離 地 獄 、 奔 往 光 明 的 力 量 。
  一 見 地 藏 菩 薩 的 形 像 , 就 能 提 醒 我 們 還 有 另 一 個 選 擇 的 存 在 , 並 不 是 非 呆 在 黑 暗 中不 可 。
  這 就 是 為 什 麼 , 諸 佛 菩 薩 的 名 號 及 形 像 , 有 如 是 神 通 法 力 的 原 因 。 其 實 “ 神 通 ” 即 是 心 通 , 心 若 不 通 , 萬 法 不 通 。
  上 述 有 關 “ 自 他 不 二 , 內 外 一 如 ” 的 道 理 , 實 在 是 佛 教 中 甚 深 難 信 難 解 之 法 。 要 想 於 此 能 生 實 信 , 恐 怕 非 得 開 啟 一 些 般若 智 慧 不 行 。
  盡 管 如 此 , 作 為 佛 子 , 我 們 還 是 要 堅 持 於 相 離 相 , 以 智 慧 心 與 本 經 經 義 相 應 。 在 這裏 , 佛 陀 為 我 們 提 出 了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原 則 , 叫 做 “ 依 義 不 依 語 ” ( 見 《 涅 盤 經 》 及 《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 。
  若 不 能 通 達 這 一 番 道 理 , 則 不 能 以 慈 悲 心 、 智 慧 心 與 此 經 文 相 應 。 若 不 正 確 相 應 ,被 人 罵 一 句 : “ 搞 迷 信 、 搞 偶 像 崇 拜 ” ,也 不 冤 。
  誰 來 接 引 ?
  順 著 這 些 道 理 , 本 經 還 有 些 很 現 實 的 提 醒 , 如 臨 終 的 人 , 往 往 見 到 死 去 的 祖 宗 父 母親 友 前 來 接 引 , 千 萬 別 跟 著 他 們 走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 有 千 百 惡 道 鬼 神 或 變 作 父 母 乃 至 諸 眷 屬 , 引 接 亡人 , 令 墮 惡 道 。 ” ( 第 八 品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不 只 這 些 親 友 眷 屬 是 惡 道 鬼 神 的 化 身 , 而 這 些 惡 道 鬼 神 , 卻 又 正 是 我 們 自 己 欺誤 覆 藏 心 的 化 身 , 和 無 慚 無 愧 心 的 化 身 。
  想 想 , 當 我 們 面 對 死 亡 時 , 是 帶 著 百 劫 千 生 乃 至 今 世 的 惡 業 去 轉 世 , 竟 無 有 一 法 可以 消 業 除 障 , 見 到 的 應 是 自 己 一 步 踏 入 無 邊 黑 暗 才 對 , 怎 麼 竟 會 見 到 死 去 的 親 友 接 引 自 己 “ 回 老 家 ” 呢 ? 分 明 是 對 自 己 的 惡 業 罪 行 無慚 無 愧 , 還 想 進 一 步 去 欺 誤 覆 藏 , 這 豈 不 正 是 把 臨 終 的 自 己 , 更 加 速 推 入 惡 鬼 的 懷 抱 ?
  慶 生 吊 死
  另 一 則 很 現 實 的 勸 告 是 , 慶 生 吊 死 時 , 不 要 殺 生 取 鮮 , 大 酒 大 肉 。 為 什 麼 呢 ?
  因 “ 有 無 數 惡 鬼 及 魍 魎 精 魅 , 欲 食 腥 血 ” , 前 來 加 害 。 ( 第 八 品 )
  其 實 , 這 些 惡 鬼 及 魍 魎 精 魅 , 也 不 外 是 我 們 的 放 逸 心 、 貪 婪 心 、 冷 漠 心 的 化 身 ( 對外 投 影 ) 而 已 。
  於 慶 生 吊 死 之 際 , 須 知 “ 生 死 事 大 , 無 常 迅 速 ” 。 正 宜 深 自 莊 嚴 警 惕 , 豈 能 容 得 半 點 冷 漠 、 貪 婪 與 放 逸 ?
  總 之 , 這 部 經 對 末 法 時 期 的 眾 生 , 特 別 是 未 曾 親 近 三 寶 的 眾 生 , 或 只 辦 過 形 式 皈 依而 不 識 正 法 的 人 , 在 處 理 生 死 大 事 , 有 較 強 的 針 對 性 。
  更 重 要 的 是 , 對 那 些 在 末 法 時 期 , 發 了 無 上 菩 提 心 追 求 真 理 , 發 了 大 乘 願 荷 擔 眾 生的 佛 子 , 本 經 提 供 了 不 可 忽 視 的 方 便 法 門 。
  於 慶 生 吊 死 之 際 , 將 這 部 經 , 向 當 事 人 或 當 事 人 眷 屬 親 友 , 讀 誦 宣 講 , 或 帶 領 當 事人 及 眷 屬 親 友 , 讀 誦 思 惟 此 經 , 自 有 無 量 方 便 善 巧 惠 利 。
  或 許 有 人 要 問 , 為 已 死 的 人 讀 誦 宣 講 此 經 , 乃 至 為 死 人 布 施 供 養 佛 僧 , 真 的 會 有 那麼 大 的 功 德 法 力 嗎 ?
  經 上 分 明 言 道 : “ 命 終 之 後 , 眷 屬 大 小 為 造 福 利 , 一 切聖 事 七 分 之 中 , 而 乃 獲 一 。 六 分 功 德 生 者 自 利 。 ” ( 第 七 品 )
  生 者 因 讀 誦 此 經 , 怖 畏 黑 暗 , 向 往 光 明 , 與 地 藏 菩 薩 功 德 結 緣 , 再 加 上 布 施 供 養 ,心 向 由 惡 轉 善 , 自 獲 多 利 , 又 以 其 心 向 轉 故 , 停 止 與 死 者 在 眾 生 緣 、 餓 鬼 愛 上 的 惡 性 糾 纏 互動 。 死 者 既 失 惡 性 互 動 對 象 之 相 應 力 及 反 作 為 , 其 惡 頓 減 , 又 受 到 生 者 善 良 光 明 之 感 染 , 或起 攀 緣 , 若 能 起 一 念 善 , 則 不 斷 增 長 自 心 光 明 , 終 令 恒 沙 惡 盡 , 故 能 得 “ 七 分 之 一 ” 的 惠 利 。
  如 何 領 受 ?
  雖 然 此 經 有 如 是 方 便 惠 利 , 但 對 待 此 經 必 須 小 心 , 一 定 要 以 誠 直 心 、 智 慧 心 、 慈 悲心 與 之 相 應 。
  若 以 諂 曲 心 、 邪 迷 心 與 本 經 相 應 , 則 必 造 大 惡 業 , 果 報 無 數 !
  這 部 經 曆 來 流 傳 最 廣 , 但 以 錯 誤 對 待 故 , 各 受 其 殃 。
  由 於 錯 誤 對 待 這 部 經 : ( 一 ) 助 長 民 間 迷 信 。 ( 二 ) 使 漢 地 佛 教 幾 乎 淪 喪 成 為 “ 葬 儀 的 宗 教 ” ( 星 雲 法 師 語 ) , 制 造 了 大量 貪 著 利 養 的 凡 愚 僧 。 ( 三 ) 正 好 為 外 道 所 趁 。 凡 夫 不 識 因 果 , 而 好 問 凶 吉 , 外 道 好 妄 說 禍福 , 特 別 喜 歡 利 用 這 部 經 , 以 本 經 所 述 地 獄 之 苦 , 嚇 唬 老 百 姓 , 複 誘 之 以 人 天 五 欲 之 樂 , 並借 此 大 肆 邪 說 因 緣 果 報 , 以 圖 名 聞 利 養 。
  因 此 , 一 切 大 乘 人 欲 以 此 經 度 人 , 必 須 小 心 正 確 對 待 此 經 。 應 先 發 願 , 以 此 經 為 眾生 先 方 便 開 啟 佛 緣 , 先 令 其 免 墮 地 獄 , 再 一 直 導 引 提 升 , 直 至 令 彼 發 無 上 菩 提 心 , 出 於 生 死苦 海 , 入 於 究 竟 安 隱 快 樂 之 地 , 並 以 此 功 德 回 向 法 界 一 切 有 情 , 此 願 方 休 。
  不 然 , 縱 使 善 心 以 此 經 度 眾 , 尚 難 與 迷 信 、 外 道 及 名 聞 利 養 劃 清 界 限 。
  菩 薩 慈 悲 智 慧 功 德
  最 後 , 我 們 要 了 解 , 地 藏 菩 薩 是 已 登 佛 位 — — 能 作 佛 而不 作 的 大 菩 薩 , 他 又 對 此 時 此 地 — — 娑 婆 世 界 、 南 閻 浮 提 、 五 濁惡 世 、 末 法 時 期 的 我 們 , 負 有 特 別 的 使 命 , 本 經 只 是 他 開 示 的 方 便 法 門 , 至 於 他 的 慈 悲 智 慧的 示 現 , 則 遠 遠 不 是 此 經 所 能 涵 蓋 詳 盡 的 。
  其 它 有 關 示 現 地 藏 的 經 典 必 定 很 多 , 就 以 翻 譯 成 漢 文 並 被 保 留 至 今 的 還 有 九 部 之 多, 都 列 入 大 藏 經 中 。 我 們 要 想 更 深 廣 地 認 識 地 藏 菩 薩 , 就 應 參 研 這 些 經 典 。
  有 關 示 現 地 藏 慈 悲 、 智 慧 、 功 德 最 重 要 的 經 典 , 是 玄 奘 大 師 所 翻 譯 的 《 大 乘 大 集 地藏 十 輪 經 》 , 此 經 以 弘 揚 大 乘 戒 定 慧 三 學 及 菩 薩 法 式 為 主 要 內 容 , 其 中 有 關 禪 定 部 分 — — “ 修 定 業 輪 ” , 有 特 別 全 面 而 精 細 微 妙的 開 示 , 一 切 大 乘 修 行 人 不 可 輕 易 錯 過 。

 

相關文章:
誦《地藏經》之原理及注意事項 緣氣:(6428)
《地藏菩薩本願經》正解導讀 :黃勝常 緣氣:(6164)
《地藏本願經》中的“易行道”思想解析 緣氣:(6449)
在家裏能不能讀《地藏菩薩本願經》? 仁炟法師 緣氣:(6409)
念地藏菩薩、《地藏經》、《金剛經》,念咒等,算不算助念? 淨宗法師 緣氣:(7738)
一位佛友讀《地藏經》的感應 緣氣:(4683)
夢參老和尚:為什麼我提倡念《地藏經》,效果大在哪? 夢參老和尚 緣氣:(7156)

上一篇( 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 回目錄 下一篇(地藏王菩薩住哪兒?度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