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地藏經講義》

  【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

  此地的善男子、善女人,跟前面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標準不相同,這是我們讀這個經文,每一段經文裏頭的意思它標準不一樣,這個地方的標準最低;在佛法當中種少善根,極少的善根。底下是比喻,「一毛」,毛是我們汗毛,正報裏頭最小,「一塵」,依報裏頭一粒微塵,一粒沙,「一渧」是一滴水,都是形容少。也就是說即使是在佛法當中,種這麼少的善根,你也不能夠遺棄他們,這是佛囑咐地藏菩薩,我們深深相信地藏菩薩,決定是依教奉行,決定不會背棄世尊的付囑。於是我們得大安慰,我們雖然善根不多,但是此地說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我們有,這一點都不假。我們在道場一稱佛名,低頭一拜,那就是種善根,地藏菩薩哪有不照顧的道理?地藏菩薩沒有辦法照顧,那就是我們遇惡緣又念念增長,這就沒有法子;這是地藏菩薩無法照顧,地藏菩薩也會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聽教誨。如果我們從這一點點善根能夠念念增長,一定得菩薩護念,一定得菩薩加持,我們讀誦研經會開悟,我們念佛功夫會得力,我們斷惡不會感覺得很困難,都是佛菩薩加持我們。我們修善能生歡喜心,這些我們細細想想,何嘗不是世尊在天宮對地藏菩薩的囑咐?

  佛滅度之後,地藏是代佛,佛滅度之後正法、像法、末法,在這三個法運時期他是代理佛,將來世尊法運在世間消失,一萬二千年過去之後消失了,一直到彌勒菩薩下生示現成佛之前,這個時間很長,以我們世間來計算五十多億年,眾生很苦世間沒有佛法,都要仰賴地藏菩薩來幫助,要靠地藏菩薩來教化,這是世尊在這個法會上對地藏菩薩的付託。地藏菩薩承擔這個使命,一切諸佛菩薩都來協助地藏菩薩,都來幫助他,成就度眾生這一樁好事,為什麼諸佛如來、諸大菩薩都來協助地藏菩薩?因為諸佛菩薩對度化眾生是共同的弘願,任何一個人來主導,他們都非常樂意的來配合,決定沒有嫉妒障礙,只有全心全力來成就,世法裏頭還常說成人之美,何況這樁事情就是諸佛菩薩本分的事情,哪有不盡心盡力去協助的道理?

  凡夫知見不一樣,凡夫是『這是他做的,與我不相干』,這凡夫知見。我們要問他做這樁事情,是不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我們今天要做的是不是也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如果目的既然相同,那有什麼分別?何必在這裏分自分他,分自分他障礙事業。如果要曉得這樁事情是共同的願望、共同的事業,自他就不二,他做跟自己做是一樣,實在說他做,我們自己更應當歡喜,有人在做我們自己省心省力,我們從旁全心全力協助,就是圓滿功德。所以諸佛菩薩的想法,跟凡夫的想法不一樣,凡夫的想法:這個事情一定要屬於我的,才肯認真去做,不是屬於我的,那種熱誠就減退。雖然佛教導我們隨喜功德,隨喜總不是圓滿,這是凡夫錯誤的思想、錯誤觀念,障礙了自己積功累德的機緣;不知道他的成就,就是自己圓滿的成就,所以總是不能夠盡心盡力去隨喜。

  歸結到根源還是智慧不開,沒有瞭解事實真相,所以還有分自分他,分自分他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沒有能放下,這是造成積功累德修學上的重大障礙。正因為如此,所以諸佛菩薩極力的勸導我們要讀誦大乘,道理在此地,教導我們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在哪里?大乘經教就是善知識,古來祖師大德這些注解就是善知識,我們常常讀誦,時時體會,依教奉行,這是真正親近佛菩薩,親近善知識。現前知識之中,這個知識正如古德在注解裏面所講,『知』是我們知道有這個人,聞名,聞名還沒有見面叫知;『識』是我認識他,曾經見過面,這叫識。凡是知與識,當然都是我們自己對他很羡慕、很尊敬的這些人,他有值得我們尊敬羡慕之處;在佛法裏面這屬於道業,他的道德學問,決不是他的財富、他的地位,不是這些,我們所羡慕的是道德學問。現前知識當中,他的德學與佛法相應,我們可以跟他學,如果他的德學跟經典所講的不相應,我們對他應當是敬而遠之。『敬而遠之』是我們尊敬他,遠是不向他學習,不跟他學習,這叫遠;不是有意躲得遠遠的,那就錯了,那就沒有敬意;不跟他學習,這是我們正確做人求學的態度。

相關文章:
賢劫第五佛~彌勒佛 佛教大日網 緣氣:(6449)
601~彌勒佛千供 經續法林 緣氣:(6896)
三劫出現時人類近滅絕,後彌勒佛出世 索達吉堪布 緣氣:(7399)
彌勒佛,五大菩薩之一,梵名:Maitreya 陳俊吉 緣氣:(1867)

上一篇(中國四大菩薩是代表修學的) 回目錄 下一篇(如何供養地藏菩薩能得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