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雲上、江睿智/報導】
前言
面對區域經濟整合加速的衝擊,政府已訂下三大突圍之道,分別是發展「自由經濟示範區」、推動自由貿易協定(FTA)及完成兩岸經濟協議(ECFA),建構兩岸經貿自由區。既是突圍,本就不易,三大政策更各有各的困境,亟待尋求解困之策。
高雄市小港區最近熱鬧了一點,因為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建設工程五月時動土了,馬英九總統還親赴現場鏟土以示重視,隨著工程的啟動,大家都忙了起來,為一個願景打拚。馬總統當時說,工程完成後可以增加六萬個工作機會,高雄港更將成為「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試點,由此發展台灣成為自由經濟示範島。
自由經濟區 關鍵策略
這已不是馬總統第一次提及「自由經濟示範區」,它也列在「黃金十年」的施政重點中,是實現2020年加入「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願景的關鍵策略,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區的形式示範「自由經濟」,然後再推向全島;為此,陳冲在二月升任行政院長時,還慎重其事地把此一政策規劃任務,由經濟部移給經建會,因為要拉大自由化的層面,需要經建會跨部會的整合企劃能力。
「無論台灣要推動FTA或加入TPP,除了談判功力,最根本的還是經濟自由化程度,」經建會主委尹啟銘說,「但自由化、國際化是無法一步到位的」,因而在配合制度、法令修改過程中,先以「特區」做試點,據以作日後全面開放的基礎。因此,「自由經濟示範區」可說是政府突圍的關鍵政策之一。
未來怎麼走 還在構思
既是「特區」,自然須具備「特別」及「特定」兩大意涵,它會示範最敏感的「農業」或「金融」自由化嗎?目前沒有一個政府官員講得出來,因為經建會還沒有完成規劃,至今仍處於抽象定義階段,尚無操作規範。
尹啟銘坦承,「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方向還在構思中;初步有三大思考方向,包括:一、自由經濟下,提升生產力、競爭力;二、融入國際組織體系內,達成區域經濟整合目標;三、增加企業經營效率,發揮自主潛力。依據進度,整個規劃要等到明年才出爐。
不過,尹啟銘認為,除了規劃方案,更重要、更根本的是產業的相應發展。他說,李國鼎時期,台灣成功打造了加工出口區及科學園區,但事實上,科學園區在設立初期並不成功;園區第一家公司聯電打造的全台第一顆IC晶片,當時只是做為空飄氣球落地計時器內的一個小晶片,如今,園區半導體、IC設計、封裝測試等周邊產業大串連,「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完整,才是科學園區成功的最大因素」。
優勢在那裡 先搞清楚
因此,在討論「自由經濟示範區」之前,要先搞清楚台灣現有的產業優勢及台灣還能「特」什麼。尹啟銘說,一個產業的培養形成至少要六到八年,目前政府推出的新興產業,不論是六大新興產業、四大智慧型產業,還是十大重點產業,都要靠時間培養。「最快的改變,可以傳統產業經營模式的維新見到成效,」尹啟銘由此下了結論,台灣的鼎泰豐、王品等服務業近年將資訊科技及節能等新觀念融入營運模式,就是一種維新,更是台灣產業的「核心價值」。
規範的鬆綁 更加重要
「自由經濟示範區雖然還未規劃出來,但從正面思考,代表還有很大想像空間,」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說,無論是雙邊的FTA或高品質的TPP,都已是全方位自由化,不只是市場開放,更包括很多規範的鬆綁,都是「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時要考慮的。
仁川經濟自由區域廳投資戰略企劃課處長金連河也擁有在大陸做特區規劃的經驗,她的建議是,「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有什麼優勢,尤其是在國際交流或產業發展上,盲目指定特區是沒有用的」。